谛 (印度哲学)

✍ dations ◷ 2025-10-24 14:23:27 #真理理论,印度哲学,梵语词汇

谛(梵语:सत्य,转写:Satya),古印度哲学术语,字面意义是现实、真理、真实。在印度各宗教中,都使用这个术语,用来称呼某个人的思想、言论及行为,是信实可靠、没有虚假的。也被翻译为“绝对真理”、“真实语”、“不妄语”。在瑜珈传统中,谛是印度教戒律(英语:Yamas)(Yamas)五戒大誓(日语:マハーヴラタ)之一,规范瑜伽修行者的行为、语言与内心都必须远离欺骗与扭曲,保持诚实。甘地以此字为字根,创造了真理坚固这个单字,作为印度独立与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号召。

佛教以四圣谛作为基础教义的总结,“谛”也是十波罗密之一,五戒中有不妄语戒(真实语戒)。

相关

  • 发冷发冷,是人体在发烧期间感到寒冷的感觉。在人体体温因发烧而上升的过程中,在体温停止增加前,会使患者感觉到寒冷,同时身体为了增加体温,会产生发抖的现象,称之为冷颤。通常会产生发
  • 美感美学(英语:aesthetics),在欧洲又名感觉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乃哲学其中一个重要分支。欧洲的美学概念的词语来源于希腊语:aisthetiko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
  • 足利尊氏足利尊氏(1305年-1358年),室町幕府的第一代征夷大将军(1338年-1358年)。原名足利高氏,幼名又太郎。镰仓幕府灭亡后,由后醍醐天皇赐名为尊氏。出生于下野国(今栃木县),是足利贞氏的次子,母
  • 司法大厦司法大厦,原称台北高等法院,现今中华民国司法院所在地,是一栋位于中华民国台北市中正区的衙署建筑。司法大厦是一座以“日”字型平面设计的4层高建筑,为台湾总督府营缮课建筑师
  • 《纽约时报》公司诉萨利文案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New York Times Co. v. Sullivan, 376 U.S. 254 (1964)),美国最高法院在此案中确立了要求官员或公众人物在指控媒体报道涉嫌诽谤或侵害名誉时必须遵循的真
  • 艾伦·杜勒斯艾伦·威尔许·杜勒斯(英语:Allen Welsh Dulles 1893年4月7日-1969年1月29日)是首位文人出身且任期最长的美国中央情报总监(美国中央情报局实质领导人),亦是沃伦委员会的一员以及
  • 朱丽安娜女王朱丽安娜女王(Juliana Louise Emma Marie Wilhelmina,1909年4月30日-2004年3月20日),全名朱丽安娜·路易丝·艾玛·玛丽·威廉敏娜,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的母亲。1948年9月登基,任
  • 树 (图论)在图论中,树(英语:Tree)是一种无向图(undirected graph),其中任意两个顶点间存在唯一一条路径。或者说,只要没有回路的连通图就是树。森林是指互相不交并树的集合。树图广泛应用于计
  • 柠檬社会主义柠檬社会主义(英语:Lemon socialism)是一个经济学上的专有名词。其实质是一种半套式的资本主义,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挽救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的普遍政策
  • 齿鼻搭嘴音齿鼻搭嘴音(Dental nasal click)是一种辅音,主要出现于南非的一些口语中。表示此音的国际音标(IPA)是⟨ǀ̃⟩或⟨ᵑǀ⟩,亦有部分语言学家偏好使用已废弃的音标⟨ʇ̃⟩或⟨ᵑ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