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宗庙
✍ dations ◷ 2025-02-23 00:13:09 #宗庙
宗庙是汉字文化圈国家君主、贵族供奉祖先灵位的祠庙。“宗,尊也;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之说。宗庙在中国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明清时期宗庙被称为太庙。位于河南安阳境内的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是迄今发掘出来的最早的宗庙遗迹。上古至中古时期只有皇室和贵族才可以有宗庙,数目也有严格规定,不能僭越,《礼记·王制》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当时平民没有设置宗庙的权利,《荀子·礼论》载:“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所以别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在古代,宗庙被视为国家的象征,常与“社稷”并称,毁坏宗庙往往会受到重罚。如《唐律疏议》把毁坏宗庙视为“谋大逆”之罪。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是中国商朝京畿附近的一个殷商帝王宗庙,原宗庙距今约3300余年,出土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小屯村,原址为盘庚迁殷后中国商朝的首都附近。有大量殷商同时期的文献与器具在此宗庙遗址中被发现,著名的如司母辛鼎。殷墟2006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太庙位于北京天安门东侧,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的宗庙。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50年5月1日改名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北京太庙已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代帝王庙是中国明代、清代皇家祭祀三皇五帝和历代帝王的场所,初设于应天府(今南京),嘉靖年间移祀顺天府(今北京),现坐落在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宗庙制度在朝鲜半岛最早由新罗从中国引进。韩国首尔的宗庙1394年由朝鲜太祖李成桂下令修建,是世界最古老的皇家儒教祠庙。1995年韩国首尔宗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韩国首尔宗庙每年在5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天举行祭祀朝鲜王朝君主和王妃的儒教仪式——宗庙祭礼。宗庙祭礼的音乐是朝鲜宫廷音乐的一种,被称为宗庙祭礼乐。宗庙祭礼和宗庙祭礼乐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伊势神宫和石清水八幡宫合称“二所之宗庙”。琉球第二尚氏王朝时期,以圆觉寺为供奉先王的宗庙。天王寺、天界寺供奉被追尊的君主,龙福寺供奉第一尚氏王朝国王的牌位。顺化皇城中的世庙是越南阮朝时期帝王的宗庙。
相关
- 奶酪
- 自由基自由基(英语:Free Radical),又称游离基,是指化合物的分子在光热等外界条件下,共价键发生均裂而形成的具有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基团。在书写时,一般在原子符号或者原子团符号旁边加上
- 格拉纳达参数所指定的目标页面不存在,建议更正成存在页面或直接建立下列一个页面(建立前请先搜寻是否有合适的存在页面可以取代):注意如果条目名称是繁体字要使用繁体的“消歧義”,简体字
- FOXP22A07, 2AS5· chromatin binding · double-stranded DNA binding · sequence-specific DNA 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activity · sequence-specific enhancer bi
- 适应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波斯湾战争联军介入海上行动空战(英语:Gulf War air campaign)解放科威特(英语:Liberation of Kuwait campaign)停火后海湾战争(英语:Gulf War;阿拉伯语:حرب الخليج الثانية)是
- 过滤过滤是指分离悬浮在气体或液体中固体物质颗粒的一种单元操作,用一种多孔的材料(过滤介质)使悬浮液(滤浆)中的气体或液体通过(滤液),截留下来的固体颗粒(滤渣)存留在过滤介质上形成滤饼
- 印第安纳印第安纳州(英语:State of Indiana)是美国的一个州,它的首府是印第安纳波利斯。印第安纳原意是印第安人的土地的意思。它的缩写是IN。在美国,一个来自印第安纳州的人不被称为印第
- 玻璃碳玻璃碳(glassy carbon),是结合了玻璃和陶瓷的属性的非石墨化碳。特点是耐高温,高硬度(莫氏硬度7),低密度,低电阻,低摩擦,低导热性,高耐化学侵蚀性,不被气体和液体渗透。 玻璃碳作为电极
- 椭圆嗜蓝孢孔菌椭圆嗜蓝孢孔菌(学名:Phellinus ellipsoideus)是属于锈革孔菌科木层孔菌属的多孔菌。椭圆嗜蓝孢孔菌是北京林业大学的崔宝凯与戴玉成于2006年在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发现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