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邮便局

✍ dations ◷ 2025-08-03 06:21:45 #青岛邮便局

坐标:36°04′26.7″N 120°18′50.6″E / 36.074083°N 120.314056°E / 36.074083; 120.314056

青岛邮便局是青岛第一次日据时期(1914-1922)的邮政管理机构,其办公楼原址位于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堂邑路5号,建于1918年至1919年间,自建成起长期为青岛市最大的邮政机构大楼,俗称“堂邑路邮电局”“大窑沟邮电局”,1984年拆除。

1914年11月日军占领青岛后,日军野战邮便局作为临时邮政机构设于原德国胶澳皇家邮政局址。1917年9月(一说1918年11月),日军野战邮便局改组为青岛邮便局,由青岛守备军民政署递信部管辖。

因青岛日侨人口大幅增加,原邮便局房舍过于狭小且远离新规划的日本商住区“新町”,青岛守备军民政长官秋山雅之介(日语:秋山雅之介)于1917年10月30日向日本陆军次官山田隆一(日语:山田隆一)申请建设新的邮便局大楼。1918年3月1日,青岛守备军司令官本乡房太郎向日本陆军大臣大岛健一再次提交申请,申请预算总额为158000日元至173423日元。同年,日本陆军部批准申请,工程于同年开工,次年竣工。1920年1月30日,青岛守备军司令部正式宣布将青岛邮便局迁往新址。至1922年,青岛邮便局已在青岛市区设立分支机构13处,在胶济铁路沿线设立分支机构16处。

1922年12月北洋政府收回青岛主权,日本青岛邮便局撤销,交通部邮政总局以赎买方式接收原邮便局设施,1914年1月胶州邮界撤销后成立的青岛一等邮局迁入原青岛邮便局大楼办公,对外称为胶澳商埠邮务总局,隶属于济南邮务管理局,下设5个支局。1923年初,胶澳中华电话局成立。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青岛一等邮局改为交通部直属,胶澳中华电话局亦直属交通部,改称交通部青岛电话局,划为二等电话局。至1937年底,青岛一等邮局已下辖二等局2处、三等局1处、支局5处、代办所15处、信柜7处、村镇邮站44处、邮票代售处22处、信筒信箱57处,青岛电话局电话总量已达4800门,在中国大陆仅次于上海。

1937年抗战爆发后,经交通部指示,青岛邮局改由英国籍局长维持业务。1938年1月日军再次占领青岛,日本方面派出首席调查官进驻邮局监视,后改为派驻副局长。日本当局将青岛电话局与青岛电报局合并为青岛电报电话总局,1938年8月1日划归北平华北电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北电电”)。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籍局长及其他英美侨民被捕并关押在集中营,日本方面完全控制青岛邮电业务,将青岛一等邮局划归北平邮政总局(1942年7月改称华北邮政总局)管辖。1945年7月,青岛电报电话总局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改称青岛通信局。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交通部接管青岛一等邮局与青岛通信局,并将邮局划归山东邮政管理局,将原青岛通信局改为青岛电信局,划归交通部第七区电信管理局管辖。1946年1月4日,交通部邮政储金汇业局青岛分局在青岛一等邮局大楼内开办,次年迁至中山路一栋商业楼内。1948年济南战役后,交通部在青岛成立山东邮区第一战区邮务管理段,青岛一等邮局局长兼任管理段主任。

1949年6月2日,解放军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邮政局、通信局和储汇局。同年8月25日,储汇局撤销,并入邮政局。1951年8月1日,邮政局与通信局合并为青岛邮电局,原堂邑路邮局为邮电局所使用,同时运营着邮政、电报、电话三种业务。1955年12月1日,市话部门分出邮电局,分立为青岛市邮电局和青岛市市内电话局。1958年1月1日市话局再次并入邮电局。1970年1月1日青岛市邮电局分设为青岛电信局和青岛邮政局,前者由青岛警备区领导,后者由青岛市革命委员会和山东省交通邮政局双重领导。1973年邮电两局再次合并。

堂邑路邮电局曾是青岛市内最繁忙的邮电业务办理场所。1984年,因楼体老化、不敷使用,原堂邑路邮电局大楼被拆除,原址于1988年新建一栋15层的现代主义风格邮电大厦,由邮电部郑州邮电设计院设计,青岛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施工。新楼现部分为邮政机构所使用,大部分楼层改为酒店。

堂邑路邮局大楼位于中山路、堂邑路、市场三路、济南路、冠县路五条街道交汇口的东北侧,建筑风格为日本近代“集仿主义”。靠近街角的主楼高三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沿路向两侧延伸的侧翼高三层附设坡屋顶,为砖木石混合结构。外墙为淡黄色,主入口位于街角处,处于三座门洞组成的门廊后方。外立面以条石装饰,形成竖直线条,窗户为细长的长方形,檐口处起石雕山花。内部一层为邮政业务大厅,二、三层为办公区域。

相关

  • 亚化石亚化石,亦作半化石或准化石,泛指所有因时间不足或其他未能满足化石化的条件而形成的生物残骸,例如:骨块、巢穴或排泄物。常见于数千年前的生物出土物,存在于岩洞或其他遮蔽物。来
  • 首例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英语:Polio vaccines)又称小儿麻痹疫苗。是一种用来对抗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的疫苗,世界上主要通用类型有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乔纳斯·爱德华·索尔克所研发出来的
  • 戏剧化人格违常戏剧化人格违常是人格违常的一种,又称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常显得、情绪不稳,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人表现欲。他们富敏感而夸张的情感,追求感官刺激,喜欢成为被关注的中心。夸
  • 格伦妮·海德利格伦妮·海德利 (英语:Glenne Aimee Headly, 1955年3月13日-2017年6月8日)是一位美国女演员,主要作品有《骗徒臭事多》、《迪克·特雷西》和《霍兰先生的乐章》。1955年出生在康
  • 四角反棱柱形分子构型方形反棱柱分子构型是描述一种有八个原子、原子基团或配体连接在一个中心原子周围的分子构型,其分子形状类似正四角反棱柱。像八氟合氙(VI)酸亚硝酰(NO)2XeF8中的XeF82−离子
  • 叙尔茨河坐标:50°51′6.69″N 7°12′49.19″E / 50.8518583°N 7.2136639°E / 50.8518583; 7.2136639叙尔茨河(德语:Sülz),是德国的河流,位于该国西部,处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属于阿格
  • 北拉塔巴里北拉塔巴里(Uttar Latabari),是印度西孟加拉邦Jalpaiguri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4447(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4447人,其中男性7399人,女性7048人;0—6岁人口1624人,其中男819人,女8
  • 审稿审稿或称文字加工(copyediting)是指编辑者对文章格式、语法的修订和改善原稿的准确度。手稿或打字稿必须经过这项作业,以便日后的排版、印刷和出版。有时候因为出版商规模较小
  • 算筹算筹或称筭子、算子,是汉字文化圈古代一种十进制计算工具。起源于中国商朝的占卜,占卜用现成的小木棍做计算,就是最早的算筹。古代筹、策、算三字都带竹头,表示用竹制成。策为束
  • 地狱新娘 (1965年电影)《地狱新娘》(英语:)是一部1965年的台语电影,导演辛奇、编剧张渊福、音乐杨三郎,演员有金玫、柯俊雄、柳青、欧威、金涂、杨月帆、周游、王满娇、戴佩珊、小惠。永达影业公司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