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吴郡
✍ dations ◷ 2025-08-10 16:16:54 #吴郡
吴郡是从东汉至唐朝的郡,治所吴县。辖区在今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境。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年),阳羡人周嘉等人因会稽郡辖境广大,属县偏远,上书求分郡而治。于是分会稽郡钱塘江以西置吴郡,治所在吴县(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市区),属扬州刺史部。吴大帝黄武四年(225年),分富春县立建德、桐庐、新昌、新城四县,以此五县立东安郡。黄武七年(228年),省并东安郡。后并新城县入桐庐县。黄龙三年(231年),改由拳县为嘉兴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新昌县为寿昌县。太康四年(283年),分吴县之虞乡立海虞县。太康中,吴郡领十一县:吴、嘉兴、海盐、盐官、钱唐、富春、桐庐、建德、寿昌、海虞、娄。太康十年(289年),封皇子司马晏为吴王,以丹杨、吴兴、吴三郡为国。晋成帝咸和元年(326年),封司马岳为吴王。咸和二年(327年),徙封琅邪王司马昱为会稽王,吴王司马岳为琅邪王,吴国成为琅邪国的支郡。咸和九年(334年),析桐庐县复置新城县。晋孝武帝时,改富春县为富阳县。桓玄永始元年(403年),降琅邪王司马德文为石阳县开国公,改吴国为吴郡。元兴三年(404年),晋室匡复,改吴郡为吴国。义熙十四年(418年),琅邪王司马德文即皇帝位,国除,改吴国为吴郡。宋孝武帝大明七年(463年),改隶南徐州。次年复归扬州。南梁太清三年(549年),侯景叛乱,攻占吴县,改吴郡为吴州。大宝元年(550年)二月,复改吴州为吴郡。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年),析扬州地置吴州,治吴县,吴郡隶属吴州。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废吴郡,改吴州为苏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苏州为吴郡。吴郡领五县:吴、昆山、常熟、乌程、长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李子通,改吴郡为苏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苏州为吴郡。吴郡领六县:吴、嘉兴、昆山、常熟、长洲、海盐。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吴郡为苏州。#invoke:navbox
相关
- 科尔萨科夫综合征科尔萨科夫氏症候群(Korsakoff's syndrome),又称健忘综合征,为一种大脑缺乏硫胺(维生素B1)而引起的精神障碍。其疾病由俄国神经学家谢尔盖·科尔萨科夫最先发现而命名。科尔萨科夫
-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英语: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缩写UNIDO)是联合国下15个专门机构。总部位于奥地利维也纳。该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和加速发展
- 食物盲从现象食物盲从现象(fad diets)指某些与食物有关的健康(包括节食减肥)资讯,在未受科学证实之下,借由似是而非的伪科学论点在社会中快速传播,有时夹杂玄学宗教论点,导致大量民众盲目跟
- 埃里克·兰德埃里克·斯蒂芬·兰德(英语:Eric Steven Lander,1957年2月3日-),美国生物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怀特黑德研究所成员、麻省理工和哈佛布罗德研究所主席。他是人类基因组医学的参与
-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英语: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又称人工诱导多能干细胞,常简称为iPS细胞(iPSC),是一种由哺乳动物成体细胞经转入转录因子等手段脱分化形成的多能干细胞,最早
- 风向标风向标(wind vane)是测定风来向的仪器。一般安装在四周空旷、离地约10米高的杆子上。在风压作用下,风标箭头指风的来向。一般会分作头部、水平杆和尾翼三个部分。在公元前2世纪
- 司谏院司谏院是朝鲜王朝的一个国家机构,原称郎舍,于太宗元年(1401年)七月正式改名,为正三品衙门,职掌谏诤、论驳等事。与司宪府合称台谏,亦称言官、谏官。渊源为宋朝的谏院。与司宪府,职司
- 李家维李家维(Chia-Wei Li,1953年9月17日-)台湾生物学家,澎湖县人,现任教于国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台湾中文版《科学人》杂志总编辑。李家维于1953年生于澎湖县,初中时迁往台中市。1975年
- 达启达启,钮祜禄氏,清朝开国功臣额亦都次子。达启年少时有材干武艺,努尔哈赤把他养育在宫中。达启长大后,1608年,努尔哈赤把第五女嫁给了他。1613年,帝女去世。达启势宠而骄,遇到诸皇子
- 阿帕拉契山阿巴拉契亚山脉(英语:Appalachian Mountains),又译阿帕拉契山脉,是北美洲东部的一座山系。南起美国的阿拉巴马州,北至加拿大的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最北部余脉则延伸到魁北克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