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望洋灯塔

✍ dations ◷ 2025-11-12 10:16:12 #澳门文物,澳门历史城区,澳门旅游景点,澳门灯塔,中国工业遗址,澳门纸币上的建筑物

东望洋灯塔(葡萄牙语:Farol da Guia,俗称:松山灯塔),是一座位于澳门东望洋山山顶上的灯塔,是东望洋炮台的一部分,亦是东望洋山三大名胜古迹之一。1992年,东望洋灯塔获评为澳门八景之一,并在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于2019年被列入中国工业遗址名录当中。

自2005年澳门特区政府废止《外港及新填海区都市规划章程》及《南湾重整细则章程》两项对当地世界遗产有保护作用的训令起,东望洋灯塔的景观便一直遭受破坏,澳门在经济高速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炽热下,大量新兴建的楼宇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包括东望洋灯塔在内的文物建筑的环境与景观。现时灯塔已被山下多座高楼包围,且有更多高楼项目将会进一步破坏灯塔的景观,澳门政府的处理手法亦受到市民及学者的批评。美国史丹佛大学教授陈明�和澳门大学教授余永逸评论,东望洋灯塔的案例证明了澳门政府忽视了在城市规划中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东望洋灯塔有白色的外墙,带着黄色的线条点缀。灯塔建筑是一个圆柱形结构,底部直径为7米往上收分为5米,内部共分三层,有一坐回旋梯连接垂直空间。灯塔总高15米,塔顶设置了全球仅有两盏、制造的工厂早已停产的巨型水晶射灯,其射程可达16海里之远。灯塔旁边设有一座具17世纪葡萄牙修院特色的圣母雪地殿教堂。灯塔的所在地面位置之座标值,为澳门于世界地图上之地理定位。

东望洋灯塔始建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由土生葡人加路士·维森特·罗扎所(Carlos Vicente Da Rocha)设计,于1865年9月24日正式开始运作。东望洋灯塔是中国沿海地区最古老的现代灯塔,是澳门的象征。1992年,东望洋灯塔被评选为“澳门八景”之一,并于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灯塔最初以一盏火水灯发光。1874年,灯塔在甲戌风灾中受损,于1894年重修完成,1910年加入光学棱镜为运作,1975年改为电动转动。1992年,东望洋灯塔被评选为“澳门八景”之一。

在雷达还未普及之前,东望洋灯塔是进入珠江的地标。现今灯塔已改由现代化照明系统,仍为航海人士服务。由于地势高,灯塔亦被用作悬挂台风讯号和灯号,向公众发放风暴消息。

澳门在经济高速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炽热下,大量新兴建的楼宇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当地世遗景点的环境与景观。现时松山上的东望洋灯塔已被山下多座高楼包围,若未来各种未建成的高楼项目被完成,其景观将会进一步被破坏。与澳门以外不少采取限制景区建筑物高度,以保育景区的原始景观风貌的景区相比,屡次制造超高楼问题的澳门政府被批评反之而行,违反市民保护世遗景观的期望。美国史丹佛大学教授陈明�和澳门大学教授余永逸评论,东望洋灯塔的案例证明了澳门政府忽视了在城市规划中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2007年,澳门居民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包括中联办大楼在内的相关工程破坏世界遗产东望洋灯塔的景观,教科文组织随后向澳门政府发出警告,前澳门特首何厚铧后来签署第83/2008号行政长官批示(俗称“限高批示”),限制东望洋灯塔周边兴建的楼宇的高度,然而与《外港及新填海区都市规划章程》及《南湾重整细则章程》被特区政府废除前的澳葡时期比较,高度限制实际上在澳门回归后被全面放宽,当局被批评以限高为名,实际上是大幅放宽了灯塔范围内2.8平方公里楼宇的高度。另外,尽管中联办在被抗议后作出让步,将原计划的99.9米降低至88米高,然而客观结果是灯塔的景观一样被严重破坏(根据“限高批示”,中联办大楼所在位置的限高为90米),也导致地产发展商跟随和仿效。

2015年,新澳门学社就世遗景点的保护提出申诉,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报告,他们以位于东望洋山下的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大楼为例子,指出该大楼阻碍了东望洋灯塔的景观。报告被递交一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言人表示他们仍然在等待着中方的回复。

2020年,上述对灯塔景观破坏的行为仍未停止。当年6月份,一幅由全国政协常委廖泽云持有的位于东方拱门旁的土地正计划兴建符合第83/2008号行政长官批示中所规限的海拔90米高的私人住宅。而文化局在回应上述行为时仍是以合符第83/2008号行政长官批示为理据,认为“未预见有必要开展遗产影响评估的工作”。此回应被批评无视灯塔景观已被破坏的现状,以保护灯塔景观为目标的第83/2008号行政长官批示中所限的90米高度限制亦被指无法保护灯塔的视觉完整性和主要景观视廊。

相关

  • 腹膜炎腹膜炎,是指一种发生于腹膜的炎症反应。该反应主要由细菌感染、化学物质、物理性伤害等因素引起,且很可能因没有及时治疗而危及生命。其症状可能包含剧烈疼痛、腹部肿胀、发烧
  • 手术缝合线手术缝合线是一种医疗器材,用来将受伤或外科手术后的人体组织缝合在一起。一般由一根针附上一定长度的丝状物构成。在千年的历史中,曾开发出不同的形状,大小和材料的缝合线。数
  • 博伊西博伊西国家森林(英语:Boise National Forest)是美国的一处国家森林,1908年7月1日建立,位处爱达荷州,占地面积约2,203,703英亩(8,918.07平方千米),最近的城市为博伊西。
  • 正中之变正中之变(日语:しょうちゅうの へん)是镰仓时代后期元亨4年9月(西历1333年9月)发生的一次未遂政变。后醍醐天皇策划的讨幕计划被事先发现,首谋者遭到了幕府的处理。虽然当年12月9
  •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自由式滑雪比赛自由式滑雪自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起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一。1988年冬季奥运会自由式滑雪作为表演项目,分雪上技巧(Moguls)、空中技巧(Aerials)和雪上芭蕾(ballet)三个
  • 阿喀琉斯阿喀琉斯(希腊语:Ἀχιλλεύς,拉丁语:Achilles),也常译作阿基里斯、阿基琉斯等,是古希腊神话和文学中的英雄人物,参与了特洛伊战争,被称为“希腊第一勇士”。他是色萨利国王佩琉
  • 巴利语上座部佛教巴利语(IAST/ISO 15919: Pāḷi、पालि)是古印度语言,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中古印度-雅利安语,与梵语十分相近,是印度西方所用的俗语(普
  • 罗纳德·哈伍德罗纳德·哈伍德(英语:Sir Ronald Harwood,1934年11月9日-),CBE,FRSL,是一位出生于南非的英国作家、剧作家和编剧。他的主要剧本包括 (获得奥斯卡改编剧本奖提名) 、《钢琴家》(赢得
  • 皮埃尔神父亨利·格鲁埃,即皮埃尔神父(法语:abbé Pierre,1912年8月5日-2007年1月22日),天主教神父,慈善家,法国抵抗运动成员,国民议会议员。皮埃尔神父一生致力于救助贫困人群,无家可归者,为其争
  • 国际广播与电视组织国际广播与电视组织,英语全名“The International Radio and Television Organisation”,法语全名“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Radiodiffusion et de Télévision”(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