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贶节

✍ dations ◷ 2025-11-11 09:11:08 #天贶节

天贶节,为华人传统文化节日之一,指的是农历六月六日,相传这天玉皇大帝会这天开天门到人间出巡。部分地区也有将书籍、衣服等拿出来曝晒的习俗,这个习俗又被称为“晒霉”。

相传此日是为玉帝将天门打开以赐福黎民之日,俗称开天门、天门节。《安平县杂记》:“六月初六,俗名是日天门开,人家竞曝衣服,谓不虞霉烂。”也有说法是六月初七。

《宋史》记载,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六月六日(1011年7月9日)因为天书再降,皇帝敕封此日为“天贶节”,“贶”就是赐与的意思。

有一说法称公家在六月初六日祭天,不允许一般百姓祭天,于是民间在六月初七祭祀玉帝、天庭众神。有人则说是六月初六日玉皇称帝,七日大会众仙。

汉族大致上认为此日是上天降福予人的日子,应祭神求福,且阳气极盛,可曝晒书籍、衣服、被褥等,可保长久不发霉。也可以洗浴犬马,避免其得到皮肤病。

其余风俗各异,如旧时北京人有喝绿豆汤、食用肉包、炒韭菜、煎茄子和煎饼等习俗。此外郊游与赏荷花,以解暑气。元、明两朝于六月六为洗象日,近代逐渐演变成在此日为猫、狗等宠物洗澡。华北地区吃馒头,西北地区则吃烙饼。在山东某些地区,还有吃羊肉的习俗,不能确认的解释是羊肉属于生发之物,夏季吃羊肉,起到以毒攻毒的作用。潮州汕头地区以前因为此时西瓜产季过去,六月六以后就较少吃西瓜。江淮一带吃茯苓糕和炒面。

在台湾,善信可在初六日(泉州后裔)或初七日(漳州后裔)祭拜玉帝、天神,祈求补运,各地略有差异。以台北地区为例,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民众自行到寺庙祭拜补运,需购买祭品,一般会有纸人替身,以及一份纸钱、补运钱,一份米糕(上有一颗龙眼干),摆在祭品盘中祭拜,备金纸(大箔寿金、寿金、福金、刈金、金白钱等)、饼干、面线或油面等祭拜,上香祭拜完后,将替身、金纸一起焚化掉。再将龙眼壳剥下,这是将过去的厄运去除的意思,然后食用龙眼,象征福气圆满。这类补运习俗目前在关渡宫、行天宫、松山慈祐宫、板桥慈惠宫、艋舺龙山寺、艋舺青山王馆、艋舺祖师庙、西门町妈祖庙、大稻埕霞海城隍庙、大龙峒保安宫、树林济安宫等知名庙宇都盛行。

相关

  • 达罗毗荼语系达罗毗荼语系(Dravida,又称德拉维达语系)分布在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邦、安得拉邦、喀拉拉邦,印度中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以及巴基斯坦的一个小地区,包括75种语言,其中
  • 梭织梭织(英语:Weaving)指将纱线经纬交错织成布料的方法。(台湾则称平织布或平行织品)织物(英语:Woven fabric),指通过经线与纬线交错织成的材料,如布、丝绸等,又合称为布。在某些场合下,
  • 爱德华·莫雷爱德华·莫雷(英语:Edward Morley,1838年1月29日-1923年2月24日),是一位美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他与阿尔伯特·迈克耳孙合作完成著名的迈克耳孙-莫雷实验。莫雷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纽
  • GW151226GW151226是由先进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aLIGO)于2015年12月26日探测到的引力波现象,是人类继GW150914引力波事件后第二次直接探测到的引力波。相关探测结果是由LIGO与VIRGO团队
  • 独立流行独立流行是一种融合了流行摇滚和DIY ethic(英语:DIY ethic)的音乐类型和次文化。该曲风的形式与基调和主流流行不同。独立流行在20世纪70年代由英式后朋克演变而来,并最终席卷各
  • 大侠梅花鹿《大侠梅花鹿》(英语:)为台湾于1961年制作,依据世界童话故事为基础,再进行改编的台语片,由张英导演。全片于台北市北投区取景,费时一个月,耗资约40万台币(当时)。搭配仿效动物的贴身服
  • 李岳闰李岳闰,又名李岳润,江西吉安永丰县南坊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永乐四年,登进士。后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 现实主义 (消歧义)现实主义(英语:Realism)通常指在艺术领域中用不同的形态写实地描绘同一个事物。现实主义、实在论、Realism还可以指:与现实主义相关的文学艺术运动包括:
  • 挪威广播公司全新闻电台挪威广播公司全新闻电台(挪威语:NRK Alltid Nyheter)是挪威广播公司一条于1997年开播的电台频道,为全球第一条使用数码声音广播方式向外播放的纯新闻电台频道。这条频道会在每天
  • 陶春陶春(1962年3月-),云南普洱人,彝族,无党派人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云南省代表。2018年,陶春被选为云南省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