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水时代

✍ dations ◷ 2025-04-25 13:06:35 #1650年代,波兰历史,游击战,立陶宛历史,白俄罗斯历史

大北方战争(波兰语:Potop;立陶宛语:Tvanas)是波兰立陶宛联邦17世纪中期的一个历史时代,其中包括一系列战役。广义上讲这个时代以1648年的赫梅利尼茨基起义为始,以1667年的安德鲁索沃休战为终,这样俄波战争与第二次北方战争中的波兰阶段便也处在这一时期。狭义上讲,大洪水时代指的是瑞典帝国对联邦的入侵与占领时的这一阶段,这样便只包括第二次北方战争中的联邦阶段(1655年-1660年),这也被称为“瑞典大洪水时代”(立陶宛语:Švedų tvanas,波兰语:Potop Szwedzki)。

波兰立陶宛联邦在战争中丧失了其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与大国地位。

1648年,鲁塞尼亚血统封建领主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领导了一起人民起义,这次起义由第聂伯河哥萨克与不满波兰权贵统治的乌克兰农民参与。

虽然起义在遭到大力镇压后结束于别列斯特赫科战役(1651年),俄罗斯以此为借口在1654年入侵波兰立陶宛联邦东半部,发动俄波战争。而在波罗的海地区,与波兰在王室关系上存在长期不和与其他方面冲突的瑞典帝国也在1655年投机性地入侵并占领了联邦的剩余部分。

两个波兰立陶宛联邦的贵族亲王亚努什·拉齐维乌和博古斯瓦夫·拉齐维乌随后将波兰内部的不满与不和带到冲突中去,并开始与瑞典国王卡尔十世·古斯塔夫协商,以让联邦与波兰立陶宛联合分裂。他们签署了肯代尼艾条约,设想让立陶宛大公国分裂为两个公国,与瑞典形成仆从关系,分别由亚努什与博古斯瓦夫统治(肯代尼艾联合)。

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约翰二世·卡齐米日因支持专制的奥地利,蔑视贵族的“萨尔马提亚主义”文化,而在贵族中得不到支持。早在1643年,约翰·卡齐米日便成为耶稣会的成员,当上了红衣主教。尽管如此,约翰·卡齐米日在1646年12月回到波兰,并在1647年10月辞去红衣主教的职务,以参选波兰国王。在1648年登基。但是部分贵族认为卡尔·古斯塔夫(瑞典国王约翰·卡齐米日的堂亲)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很多波兰贵族都认为约翰二世·卡齐米日是位软弱的国王(或“耶稣会国王”),这类人包括王室副总理大臣ㄧ谢洛尼姆·拉杰约夫斯基与王室大财务总管ㄧ博古斯瓦夫·莱什琴斯基;因为上述或其他原因,他们支持卡尔·古斯塔夫登上波兰王位。

在瑞军第一次入侵波兰时,波兹南省长克雷什托夫·欧帕灵斯基放弃大波兰,将其让给卡尔·古斯塔夫。而其他地区也接连投降。随着瑞军在1655年8月进入华沙且无人抵抗,约翰·卡齐米日逃往西里西亚,整个国家几乎都被拱手让给了瑞典。但是几个地方依然在反抗,其中最著名(且最具象征性的)便是光明山修道院的反抗。在大修道院院长奥古斯丁·科尔德茨基的指挥下,波兰这座修道院要塞的卫兵在光明山包围战(英语:Siege of Jasna Góra)(1655年11月-1656年1月)中击退了敌军。光明山修道院的这场战役也鼓舞了反抗瑞典的波兰抵抗运动的士气。1655年12月,支持流亡的约翰·卡齐米日的蒂绍夫采联盟成立。

自发的起义运动在整个国家兴起,向散布各地的敌军发起进攻——轮到瑞典遭报应了。这些起义运动随后在波兰军队领导人斯特凡·恰尔涅茨基与立陶宛大指挥官扬·帕维乌·萨佩哈的领导下联合起来,上述二人开始组织清除忠于卡尔·古斯塔夫的人的反攻。最后,1656年,约翰二世·卡齐米日的支持者在利沃夫主教座堂为约翰二世·卡齐米日加冕(利沃夫宣誓)。联邦军队最终在1657年将瑞军赶回去了。

联邦也击退了特兰西瓦尼亚与勃兰登堡-普鲁士的军队,但普鲁士公国正式得到联邦对其脱离与波兰的藩属关系独立的承认(1657年韦劳条约)。

随着哈迪亚赫条约在1658年9月16日得到签署,波兰王室正式将哥萨克与鲁塞尼亚人在波兰立陶宛联合中,升格到与波兰和立陶宛同等的地位之上,并事实上将波兰立陶宛联邦变为波兰立陶宛鲁塞尼亚联邦(英语:Rzeczpospolita Trojga Narodów)(三国联邦)。这个条约获得了哥萨克酋长伊凡·维赫夫斯基与“长老”的支持,其目的是为了改变东欧的面貌。但是,这个条约未能完全施行:俄罗斯拒绝承认哈迪亚赫条约,并继续宣称拥有对乌克兰的主权。

俄罗斯与联邦在1667年1月13日签署安德鲁索沃条约,这也象征着双方争夺乌克兰的战争的结束。(波兰立陶宛联邦从土耳其人在俄土战争(1676年-1681年)中的参与得到点好处,因为奥斯曼与克里米亚有关系。和约让莫斯科完全占领第聂伯河左岸地区,而联邦保持了对第聂伯河右岸地区的统治。最开始,和约规定俄罗斯要在20年内将第聂伯河左岸地区归还联邦,但是因为1686年永久和约,这条分界线变成了俄罗斯与波兰的永久国界。

大洪水时代结束了波兰的宗教宽容时代,因为入侵者大多数为非天主教徒,而波兰人大多数是天主教徒。1658年对新教的波兰兄弟会的驱逐便是波兰减少宗教宽容的例证。大洪水时代中,成千上万波兰犹太人被哥萨克叛军杀害。

相关

  • 南安普敦大学南安普敦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亦称修咸顿大学,位于英国南部港口城市南安普敦的著名研究型大学。其可追溯自1862年由亨利·罗宾逊·哈特利爵士之遗产所创办之哈
  • 电路学电路学(英语:Circuitry),以克希荷夫定律(Kirchhoff's rules)为基础,探讨电子元件之“电压”与“电流”关系;或是探讨放大,杂音的关系。工程师利用电子元件来设计“电子电路”,并产生电
  • 性精神病态《性精神病态》或译为《性心理疾病》(拉丁语:Psychopathia Sexualis),发表于1886年,其作者理查德·克拉夫特·埃宾(Richard von Krafft-Ebing)采用传统的临床精神病学方法,搜集各种
  • 洛邑雒邑,别称成周,中国古地名,在今洛阳市。西周周成王时,周公建成洛邑(今瀍河两岸),又称成周。西周灭亡后,周平王东迁成周,从此又称王城。周敬王前510年修筑新都(今洛阳白马寺以东),新城沿
  • 中国结中国结,是一种装饰手工艺品,是一种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并影响到周边国家的装饰艺术如日本结、朝鲜结。被用于结绳记事,《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
  • 台湾新北地方法院23652新北市土城区金城路2段249号电话:(02)2261-671424°59′04.15″N 121°27′29.69″E / 24.9844861°N 121.4582472°E / 24.9844861; 121.4582472坐标:24°59′04.15″N
  • 世界艾滋日世界艾滋病日(英语:World AIDS Day)订于每年的12月1日。1987年8月,这个纪念日最早由世界卫生组织的两名官员詹姆士·W·邦恩和托马斯·内特提出,自1988年开始,本日正式被订为世界
  • 贝弗利大教堂贝弗利大教堂(英语:Beverley Minster)是位于英国英格兰东约克郡贝弗利的一座教堂。这座教堂是英国规模最大的教区教堂之一,甚至超过了英格兰三分之一的主教座堂。并且也是一座哥
  • 史蒂夫·桑希Steve Sanghi是微芯片科技的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他也是该公司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总裁。 Sanghi先生于1990年8月被任命为Microchip总裁,1991年10月被任命为首席执行官,1993
  • 亨利·阿福德亨利·阿福德(,1810年10月7日 - 1871年1月12日)是一位英国神职人员、神学家、学者、诗人、圣诗作者和多产的作家。阿福德出生于英国伦敦。他的家庭已经有5代人担任英国圣公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