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政

✍ dations ◷ 2025-05-13 12:35:28 #暴政
多数人暴政(英语:tyranny of the majority),又称为多数暴力,群体暴政,是民主制度及“少数遵从多数”制度的一个本质上的缺点,用于批评由多数人作完全决定的制度,认为在该制度中将多数人的利益绝对置于少数人之上,使得少数丧失了受尊重权。一个重视人权的政府,会透过宪法作出权力制衡,以便在议会中应用权利法案,从而阻止出现“多数人暴政”,以免出现立法屠杀少数民族或族群之类的法案。多数人暴政是用来质疑或反对民主制度及“少数服从多数”制度的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政治词汇,一些政治学家将此原则与专制主义相提并论。也有论调认为,“多数人暴政”与“少数服从多数”制度还是有区别的。“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制定的规则相同适用于多数人和少数持异见者,但“多数人暴政”则对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规则。在议会民主制度的国家,一般的议会设有“绝对多数制”,只要该政党在议会取得多数(majority),一般控制议会多数的议席,该政党便可以推动及通过一些具争议性法案,甚至强行修改宪法,反对党无法通过参政发挥影响力的时候,这某种程度上也会被少数派说成多数人暴力,如美国白人长期主张奴隶制度来压迫黑人。在议会制中,一般通过宪法和权利法案对议会进行限制,其目的就是减少这一问题。这一概念至少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这一词语出自约翰·亚当斯《为美国政府体制辩护(第三卷)》(1788年),他强烈地表露对“多数暴政”的恐惧,断言“人民易行专横残暴,而且多数人永远并毫无例外地剥夺少数人的权利”。爱尔兰裔英国哲学家埃德蒙·伯克在《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1790年)一书中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其将这种多数对于他们所掌握的最高权力的滥用,叫作“多数人的暴政”。他认为民主的缺陷就是多数人暴政问题:“民主政治的本质,在于多数对政府的统治是绝对的,因为在民主制度下,谁也对抗不了多数”。后经约翰·穆勒在《论自由》(1859年)一书中的引用得以广为人知。《联邦党人文集》特别是第十篇(英语:联邦党人文集第十篇)也频繁提到了这一概念,但换了一个说法,“多数派的暴行”。卢梭的公共意志信条在“多数人暴政”中达到了顶峰。他提出应当放弃个人的权利,无条件地服从公共意志。尼采很欣赏这一概念;他的《人性的,太人性的》(1879年)的第一卷续编的英译本中使用了这一译名。1994年,法学家拉妮·吉尼尔把他的《法律评论》文集命名为“多数人暴政”。公共选择理论独裁判定,在一个自由的地方,最令人关注的应当只允许是,多数人群体不可以“压迫”和“剥削”不同的少数人群体的利益,而少数人群应当享有天赋特权“获得”来自于多数人的利益。曼瑟尔·奥尔森在其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对民主制度理论提出批评,他认为,处于弱势的少数人群体可以通过适当的组织起来,往往能比多数人群体更容易维护自身权益。奥尔森认为,当政治行动(如游说)的利益在少数代理人中传开,会有一个更强大的个人激励来促使他投身这一政治活动。小圈子集团,特别是那些能为符合该集团利益的积极参与者提供奖励的团体,可能因此而有能力主导或扭转政治进程,对这一进程的研究就是公共选择理论。客观主义哲学家艾茵·兰德认为团体是没有权利的。个人的权利可以或应当凌驾于团体,不应为加入或退出某个团体而妥协;个人权利原则是所有团体的唯一道德基础、高于所有的团体利益。她还提出,“个人权利”的说法是累赘的,而“集体权利”的说法则是矛盾的。个人权利不受公众投票的制约;多数人无权借投票的方式否决少数人的权利;权利的作用就是保护少数人免受多数人的压迫,而个人正是“最少的少数人”,其行为不得受到民主制度的迫害。

相关

  • 巴勒斯坦人黎凡特人、迦南人、海上民族与地中海民族。巴勒斯坦人(阿拉伯语:الشعب الفلسطيني‎,ash-shaʼb al-filasTīni)或称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阿拉伯语:الفلسطين
  • 航天器航天器又名太空载具、航天器或航天器,是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中,基本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运动的各种飞行器。航天器与自然天体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可以受控改变其运行轨道或
  • 唐中宗唐中宗李显(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后改名李哲,是唐朝的第四和第六任皇帝,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684年1月3日-684年2月26日,第二次在位时间为705年2月23日-710年7月3日。唐中
  • DNA拓扑异构酶拓扑异构酶(英语:Topoisomerase;type I:EC 5.99.1.2,type II:EC 5.99.1.3)是一种异构酶,能使DNA长链断裂与接合。专门参与DNA拓扑构形(DNA topology)改变的过程,最早的发现者是出身台湾
  • 艾族官方登记 4,841 (1999)艾族(越南语:Người Ngái (
  • 男妓男妓是指从事色情行业,提供性服务的男性,或称“巨牌”、“牛郎”、“鸭”、“兔”,最受顾客欢迎的人,则称为“鸭王”。在古代中国,提供性服务的男妓称为娈童、龙阳等。明代时称为
  • 河内国河内国(日语:河内国〔河內國〕/かわちのくに〔かはちのくに〕 Kawachinokuni */?),日本古代的令制国之一,属京畿区域,为五畿之一,又称河州。河内国的领域大约相当于现在大阪府的东
  •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简称CCMD。现行的分类与诊断标准为《中国精神疾病障碍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由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通过41家精神卫生机构负责对24种精神
  • 关东军东南亚战区:缅甸战区:西南太平洋战区:北美战区:日本土本战区:满洲战区:关东军特种演习(日语:関東軍特種演習,通称“关特演”)是日本帝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实施的一次为对苏联发动战
  • 欧胡岛瓦胡岛 (夏威夷语:Oʻahu,英语:Oahu,/oʊˈɑːhuː/),又译为欧胡岛,或被称为“聚集之岛”,是夏威夷群岛中面积第三大的岛屿,也是群岛中人口最多的岛屿,聚集了夏威夷州总人口的大约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