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政

✍ dations ◷ 2024-09-20 08:50:45 #暴政
多数人暴政(英语:tyranny of the majority),又称为多数暴力,群体暴政,是民主制度及“少数遵从多数”制度的一个本质上的缺点,用于批评由多数人作完全决定的制度,认为在该制度中将多数人的利益绝对置于少数人之上,使得少数丧失了受尊重权。一个重视人权的政府,会透过宪法作出权力制衡,以便在议会中应用权利法案,从而阻止出现“多数人暴政”,以免出现立法屠杀少数民族或族群之类的法案。多数人暴政是用来质疑或反对民主制度及“少数服从多数”制度的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政治词汇,一些政治学家将此原则与专制主义相提并论。也有论调认为,“多数人暴政”与“少数服从多数”制度还是有区别的。“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制定的规则相同适用于多数人和少数持异见者,但“多数人暴政”则对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规则。在议会民主制度的国家,一般的议会设有“绝对多数制”,只要该政党在议会取得多数(majority),一般控制议会多数的议席,该政党便可以推动及通过一些具争议性法案,甚至强行修改宪法,反对党无法通过参政发挥影响力的时候,这某种程度上也会被少数派说成多数人暴力,如美国白人长期主张奴隶制度来压迫黑人。在议会制中,一般通过宪法和权利法案对议会进行限制,其目的就是减少这一问题。这一概念至少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这一词语出自约翰·亚当斯《为美国政府体制辩护(第三卷)》(1788年),他强烈地表露对“多数暴政”的恐惧,断言“人民易行专横残暴,而且多数人永远并毫无例外地剥夺少数人的权利”。爱尔兰裔英国哲学家埃德蒙·伯克在《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1790年)一书中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其将这种多数对于他们所掌握的最高权力的滥用,叫作“多数人的暴政”。他认为民主的缺陷就是多数人暴政问题:“民主政治的本质,在于多数对政府的统治是绝对的,因为在民主制度下,谁也对抗不了多数”。后经约翰·穆勒在《论自由》(1859年)一书中的引用得以广为人知。《联邦党人文集》特别是第十篇(英语:联邦党人文集第十篇)也频繁提到了这一概念,但换了一个说法,“多数派的暴行”。卢梭的公共意志信条在“多数人暴政”中达到了顶峰。他提出应当放弃个人的权利,无条件地服从公共意志。尼采很欣赏这一概念;他的《人性的,太人性的》(1879年)的第一卷续编的英译本中使用了这一译名。1994年,法学家拉妮·吉尼尔把他的《法律评论》文集命名为“多数人暴政”。公共选择理论独裁判定,在一个自由的地方,最令人关注的应当只允许是,多数人群体不可以“压迫”和“剥削”不同的少数人群体的利益,而少数人群应当享有天赋特权“获得”来自于多数人的利益。曼瑟尔·奥尔森在其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对民主制度理论提出批评,他认为,处于弱势的少数人群体可以通过适当的组织起来,往往能比多数人群体更容易维护自身权益。奥尔森认为,当政治行动(如游说)的利益在少数代理人中传开,会有一个更强大的个人激励来促使他投身这一政治活动。小圈子集团,特别是那些能为符合该集团利益的积极参与者提供奖励的团体,可能因此而有能力主导或扭转政治进程,对这一进程的研究就是公共选择理论。客观主义哲学家艾茵·兰德认为团体是没有权利的。个人的权利可以或应当凌驾于团体,不应为加入或退出某个团体而妥协;个人权利原则是所有团体的唯一道德基础、高于所有的团体利益。她还提出,“个人权利”的说法是累赘的,而“集体权利”的说法则是矛盾的。个人权利不受公众投票的制约;多数人无权借投票的方式否决少数人的权利;权利的作用就是保护少数人免受多数人的压迫,而个人正是“最少的少数人”,其行为不得受到民主制度的迫害。

相关

  • 刺胞动物门刺胞动物门(拉丁学名:Cnidaria;/naɪˈdɛəriə/),旧名腔肠动物门,又名刺丝胞动物门、刺细胞动物门,是一个包含有超过2万多个动物物种的门 ,皆为生活于水中(包括淡、海水或其他咸水
  • 亚他薛西斯一世阿尔塔薛西斯一世,又译亚他薛西斯一世(古波斯楔形文字:
  • 格拉斯考克县坐标:33°14′32″N 82°37′36″W / 33.2422994°N 82.6267345°W / 33.2422994; -82.6267345格拉斯卡克县(英语:Glascock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东部的一个县。面积3
  • 十法界十界(梵语:दस धातवः,转写:dasa-dhātavaḥ),又名十法界或十界为果,佛教术语,将众生分为十种界。分别是指: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界、畜牲界、饿鬼
  • 噌啉噌啉(Cinnoline)是一种杂环化合物,化学式C8H6N2,由一个苯环与一个哒嗪环稠合而成。噌啉的盐酸盐用碱处理得到油状的游离噌啉,其在乙醚中与溶剂按1:1结合形成熔点24-25℃的白色柔
  • 胡什比莎格胡什比莎格(“Hušbišag”或“Hushbishag”)是苏美尔地狱女神。她是纳姆塔尔的妻子,并与他生下了 一位女儿-赫姆第库格(Hemdikug)。
  • 钙调素钙调蛋白(英语:Calmodulin,简称CaM),是一种能与钙离子结合的蛋白质,普遍存在真核生物细胞中。钙调蛋白是一种多功能中介钙结合蛋白。它是第二信使
  • 层孔菌属层孔菌属(学名:Fomes),是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的一属真菌。生于活的或死的阔叶树木材上,木材白色腐朽。截止2017年6月,在册的层孔菌属物种的59个种:
  • 鲤鱼红褐鲤(学名:Cyprinus rubrofuscus)通称为鲤鱼,又名阿穆尔鲤、华南鲤、青鲤等,是鲤科鲤属的一种鱼类,广泛分布于东亚的淡水河流中。本种广泛分布于东亚淡水河系,北起黑龙江、南至红
  • 圣多明尼克圣道明(圣公宗传统译圣道明力;西班牙语:Santo Domingo de Guzmán Garcés O.P.,1170年-1221年8月6日),又称为奥斯马的道明(Dominic of Osma)。他是一个西班牙的教士,西班牙神父及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