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北季风
✍ dations ◷ 2025-11-24 14:03:59 #东北季风
东北季风是因为强大的冷高压在北半球的秋冬季节盘据蒙古,顺着高压梯度的空气流动以及科氏力的影响(加强了行星风系的作用)。在中国东岸,北纬30度以南地区,东北风盛行称为东北季风。。在中国华北地区风向是西北,华中地区转为正北,华南以南转为东北,故称东北季风。此季风因为发源于陆地上,因此带来的都是较为干燥寒冷的气候,但是若经过海洋携带水汽,则容易在迎风面地区降雨,如台湾北部、海南东北部、越南东岸等地区。东北季风的气候影响,可及于赤道地区的新加坡一带。东北季风不等同冷锋,西南季风不等同暖锋,虽然两者间有其相关性。。每年秋季后,高压在寒冷的欧亚大陆上发展,寒冷而干燥的空气自中国海洋流出,一直到远离陆地抵达洋面之后,吸收较多的水分。在中国东岸,北纬30度以南地区,东北风盛行(风强而频率高)称为东北季风。冬天,高气压南下,伴随前缘的冷锋面通过东海到达台湾附近海域时,即带来东北季风,其风力常相当强劲。台湾北部及东北部在受东北季风影响的季节里,经常呈现阴霾有小雨的天气。台湾因东北季风造成的有名的气候现象:风飞沙、九降风,影响住民的生活。而北部山区生物的北降现象则是气候造成的生态影响。1. 风吹砂:南台湾的沙岸在东北季风的吹拂之下,海边的砂砾堆积在陆地地区的特殊景象,在恒春地区龙磐草原到佳乐水一带甚为显著。2. 九降风:东北季风在登陆北部地区时,遇到迎风面降雨的情形,到达新竹、苗栗一带的时候,因为先前已有降雨,此时的风就变得又干又冷,强劲的风力直逼台风的程度。新竹有名的米粉就是靠着九降风风干制造的。3. 北降现象:指原本应出现在高纬度(较北,温带)、中高海拔的物种,因地形、气候原因而出现于低海拔的现象。例如台湾北部山区(如阳明山系)普遍分布的野鸭椿、山菊原生于中高海拔或较高纬度的温带地区,但在阳明山区的低海拔即有分布,主要是受到东北季风的影响。又如,阳明山系山顶(海拔约1000米)的箭竹草原,一般只出现在约2500米以上的高山(台湾中央山脉),亦是因东北季风造成的强风及低温所影响。台湾的志书里提到先民观察到的东北季风现象。《诸罗县志》:“南风壮而顺,北风烈而严;南风多闻,北风罕断...”《诸罗县志》:“九月则北风初烈,或至连月,俗称九降风。”《淡水厅志》:“重阳前后忌九庙风,又名九降风。凡飓风多挟雨,九降恒不雨。每望浪色如银,播空叠起,名曰起白马,不可行。”《淡水厅志》:“八九月后,雨少风多,其威愈烈,扫叶卷箨,尘沙蔽天,常经旬不止。”
相关
- 大洋洋即大洋,是地球海洋的主体,为海洋的中心部分。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其水文和盐度
- 高加索人种高加索人种(英语:Caucasian race, Caucasoid),或称欧罗巴人种,是在欧洲、北非、非洲之角、西亚、中亚、南亚、北美、南美和大洋洲的人口中常见的人种。这个术语在体质人类学中用
- 天路历程《天路历程》(英语通称“The Pilgrim's Progress”)是英格兰基督教作家、布道家约翰·班扬的著作,于1678年2月出版,是一首基督教的寓言诗(Allegory),后来也被认为是小说。它被认为
- CD8sup+/supCD8受体(英语:CD8-receptor)是细胞毒性T细胞的膜上标记(surface marker)之一。当病菌入侵人体,有一部分必定会被广布的抗原呈现细胞(此时主要指非B细胞的巨噬细胞及棘状细胞)给吞噬,
- 基督教恶魔学中的性在苏美尔、巴比伦人、亚述人与犹太人的信仰中,恶魔有男女性别之分。犹太人的恶魔大多是男性,不过也有如莉莉丝般的女性恶魔存在。在基督教恶魔学和神学中恶魔的性别与性倾向存
- 元老院古罗马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 罗马帝国前27年–1453年元首制西罗马帝国君主制东罗马帝国王政时代宪政(英语:Constitution of the Roman Kingdom) 共和
- 罗马文化罗马帝国在许多文化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以下可能仅是其中一部分。总的来说,罗马文化继承了诸多希腊化文明,其程度更甚雅典。从西元二世纪起,希腊文化就变成帝国文化,并经罗马人改
- 声音声音是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介质(气体、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声音的频率一般会以赫兹表示,记为Hz,指每秒钟周期性震动的次数。而分贝是用来表
- 三甲双酮三甲双酮(Trimethadione)是
- 乌德勒支乌得勒支(荷兰语:Utrecht)是荷兰第四大城市和市镇,为荷兰乌得勒支省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时也是该省的省会。其为兰斯台德地区最东边的城市,也是荷兰第四大城市,2009年人口超越300,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