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F-23隐形战斗机

✍ dations ◷ 2025-10-23 04:31:45 #YF-23隐形战斗机
YF-23(英语:Northrop/McDonnell Douglas YF-23)战斗机是由美国诺斯洛普与麦克唐纳-道格拉斯两家公司共同设计,竞标先进战术战斗机(ATF)合约的机型。美国空军于1991年4月23日宣布YF-22获选优胜。YF-23一共只有生产两架原型机,目前都已经不再飞行。1985年美国空军提出接替F-15的新一代战斗机设计需求案,即是先进战术战斗机计划(英语:Advanced Tactical Fighter,简称ATF),由各家公司提出各自的设计草案。1986年美国空军宣布将挑选最有潜力的两种设计在展示/验证(Demostration/Validation,Dem/Val)阶段进行为期48个月的原型机设计与试飞项目。同年7月,美国空军选出洛克希德与诺斯洛普两家进入下一阶段的竞争,并且建议落选的三家公司与优胜者组成设计团队以分摊设计工作,成本与损失。诺斯洛普选择与麦克唐纳-道格拉斯联合与洛克希德,通用动力以及波音公司的团队分庭抗礼。YF-23的第一架原型机于1990年6月23日出厂,8月27日进行第一次试飞,YF-22第一架要到8月29日才出厂。9月29日进行第一次试飞。YF-23于9月18日第5次试飞时在不使用加力燃烧室下达到1.43马赫的超音速巡航纪录,YF-22则是在11月3日达到1.58马赫。YF-23第二架原型机于9月29日出厂。两架原型机分别使用不同的发动机:一号原型机使用普惠YF-119,二号原型机则是通用电气YF-120,与YF-22刚好颠倒。不过相同发动机用在两架飞机也不尽相通。YF-23原型机设计概念与YF-22有很大的不同,除了采用许多现有的零组件之外,YF-23的试飞计划里面并未包括试射空对空导弹与验证高迎角飞行能力,多是以风洞测试搜集与验证资料。根据测试的结果显示,YF-23没有迎角限制,飞机能够自任何尾旋(Spin)轻易恢复稳定飞行,只有当导弹舱门呈开启状态时会有困难。YF-23一共进行50次,总计65小时的试飞项目,最大空速达到1.5马赫,最大负载达到7G,最大迎角达到25度。YF-23与YF-22的各项性能比较目前仍是机密,不过根据外界的观察,YF-23的飞行速度较高。虽然没有向量喷管和水平控制面,后机身结构反而比较简单,重量也较轻。YF-23与YF-22在大部分的飞行包络线范围下的性能差距不大,YF-22只有在低速下的控制性略胜一筹。两款飞机都采用内置弹舱,必要时可以在机翼下另外携带武装。但是YF-23的量产型将需要延长机身以加入另外一个弹舱。设计团队皆宣称这两种飞机都没有迎角限制,同时都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试验红外线空对空导弹时,YF-23因机体结构,导致无法射出。所有测试于1990年12月结束,两组团队根据测试的结果提出工程与生产发展(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EMD)企划案,经过90天评估之后,美国空军系统计划办公室(System Programme Office,SPO)在每一项类别上以红黄绿蓝四色代表两款原型机的表现:红色是未能满足需要,黄色是可以改进的项目,绿色是达到需求,蓝色则是表现优异,这种评分免去分数相加的可能与总分会与个别项目之间不相符合,提供决策者较为客观的评量参考。美国空军总司令最后决定由YF-22夺标,进入下一阶段的研发计划。诺斯洛普与麦克唐纳-道格拉斯两家公司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前者与格鲁门公司合并,后者纳入波音公司旗下,短时间之内将没有机会为美国军方设计战斗机。如前所述,如果两种原型机各有所长但是差距有限的时候,最后决定的关键就不是在性能比较方面。YF-23竞标失败的原因也没有公开过,综合当时各种推测之后的可能原因包括:最重要是YF-22机动性胜于YF-23,这就是决定性关键。美国空军极有可能从ATF计划的挑战性,设计团队过去执行与管理计划的能力与纪录等方面,选择了综合能力较强的YF-22而将YF-23剔除。相较于YF-22,YF-23的机身比较长,采中单翼,机翼的前后缘分别后掠与前掠40度,类似于菱形。机身后方没有水平控制面,以两片向外倾斜50度的垂直控制面取代两者。进气口位于机身下方靠近机翼前缘的位置,进气口和涵道都采用固定结构,没有可以移动的部分,不仅能够降低重量,也避免增加正面雷达反射截面积(RCS)。涵道在机身内部向上弯折与位于机背的的发动机相连接,喷管位于外倾的垂直控制面的中间处,从后下方无法直接看到喷管,降低红外线讯号的强度,同时也限制安装向量喷管的可行性。原型机只有一处弹舱,位于两侧涵道的中央,座舱与发动机之间。ATF计划空军要求之标准载弹量为8枚,YF-23仅有机腹大型弹仓能挂约4枚AIM-120C(如是弹翼可折叠之AIM-120D可挂载6枚),因此量产型预定延长机身,在位于原型机弹舱的前方各加一节小弹舱,最后机长增加3呎(67呎5吋→70呎5吋),而全高也增约1呎(13呎11吋→14呎8吋)、增加机身复合材料比例(约25%→50%);由于空军取消逆向推力减速的要求,尾部发动机舱更紧致扁平,涵道也不同、更具隐身的效果。

相关

  • 白细胞介素-2n/an/an/an/an/an/an/an/an/an/a白细胞介素2 (英语:Interleukin 2,IL-2)是细胞因子中白细胞介素的一种,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它是一种蛋白质,负责调节白细胞(白细胞,通常是淋
  • 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英语: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缩写为STM),是一种利用量子隧穿效应探测物质表面结构的仪器。它于1981年由格尔德·宾宁及海因里希·罗雷尔在IBM位于瑞士苏
  • 杰克·施泰因贝格尔杰克·施泰因贝格尔(德语:Jack Steinberger,1921年5月25日-),生于德国巴特基辛根,德国裔美国物理学家。1962年他与利昂·莱德曼和梅尔文·施瓦茨一起发现了
  • 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于公元前346年在秦国实施的政治改革。该制度分两次进行,首次始于公元前356年;第二次开始于公元前347年。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国强兵,奠定秦国在战
  • 动静脉畸形脑动静脉血管畸形(英文: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简称cAVM)是一种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造成脑部出现动静脉血管直接连接的先天性畸形,主要病征是脑部血管不正常
  • 埃癸斯埃癸斯(希腊语:Αιγίς;英文拼法Aegi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神盾,据说有两面,一面为宙斯所有,而另一面为雅典娜所有。据说两面都为赫淮斯托斯(Hephaestus)所打造。
  • 骆驼逢骆驼蓬(学名:Peganum harmala),又名野芸香,是骆驼蓬属下的一个有着木本地下茎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物种。骆驼蓬属旧属蒺藜科,今属白刺科。其种子可入药,是为骆驼蓬子,有致幻效果,是台湾
  • 三蝶烯三蝶烯(英语:Triptycene)是一种由蒽和苯炔通过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合成的芳香烃。三蝶烯还具有三重对称性和桨状结构,是一种桶烯的相似物。三蝶烯的碳架结构十分稳定,所以三蝶烯及
  • 韩国死刑制度大韩民国自1997年12月金泳三政府时期对23名罪犯执行死刑以后,已没有执行死刑,被纳入“实际上已废除死刑的国家”行列。但是,刑法中仍保留死刑条款,当中规定死刑以缳首死刑(一般谋
  • 边检边境管制是国家或地区,进行管制或监察边境流量的措施。依世界各国通例,国际机场或港口之检查,系采C、I、Q制度:海关(Customs),负责货物进出口的管制及旅客行李及国际邮包的检查;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