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性文化

✍ dations ◷ 2025-08-13 04:05:47 #印度性文化
印度的性史是多元文化的印度根据其独特的地区用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地发展了对性的话语。印度文化是指在印度形成的关于性文化的事物。印度次大陆是四大文明古国古印度的诞生地。自从古印度文明诞生起,性文化和宗教就形成了相互影响。印度性文化同印度宗教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如同硬币两面的禁欲和纵欲。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说:印度的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林加崇拜的宗教,又是札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前2500年到前1500年,亚利安人征服了印度,印度古文明自此消亡。一个头部像植物,身子像动物,阴茎勃起的神的雕像却传承下来,就是印度教中的湿婆神。而其他生殖器官勃起的神像,印度称之为呤咖莫。还有一个种怀孕的雕像,印度称之为“瑜尼”,瑜尼就是湿婆神的妻子帕威蒂女神。二世纪,印欧语系的民族侵入印度,彻底断送了古印度文明,并且建立了印度现在宗教吠陀经的圣歌集。吠陀教中一共有3个神控制自然和性。吠陀教属于禁欲主义宗教。同时代的佛教也是禁欲主义,由于佛教的诸多戒律脱离世俗,九世纪后,佛教在印度几乎荡然无存。吠陀教的演化宗教怛特罗却追求性,讲究性能量和性信仰,其密语说“噢母吗呢帕德米呋母”就是讲述男女性器官接触。怛特罗认为性交是一种宗教仪式,通过性交男女可以成为神。怛特罗举行宗教仪式的时候,常常互换妻子或者让男人与妓女群交欢。印度家喻户晓的神守护毗瑟摩的第八化身:讫里什那神,就是一个与许多女人发生性关系,取悦女人的性爱崇拜者。中世纪的印度各大宗教神庙都布满了性文化的雕塑,各种各样性交姿势的男女,还有群交的人们,甚至还有口交和肛交。从16世纪开始,印度先后被穆斯林和英国殖民者统治,伊斯兰教穆斯林对性文化比较保守,而英国殖民者的维多利亚绅士文化也对性文化颇为保守。从而使得现代印度的性文化多姿多彩,没有统一模式。印度《性典》和中国《玉房秘诀》以及欧洲古罗马的《爱的艺术》不同,它是谈论性与爱的关系的经典作品。

相关

  • 卡那霉素卡纳霉素(英语:Kanamycin)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以用于口服和静脉注射,对多种病菌感染有效,从卡那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kanamyceticus)中分离得到。卡那霉素能够抑制70S合成
  • 喜帕恰斯喜帕恰斯(ίππαρχος,Hipparkhos,约前190年-前120年),或译希帕求斯、伊巴谷、依巴谷,古希腊的天文学家,有“方位天文学之父”之称。公元前134年,他绘制出包含1025颗恒星的星图,
  • 快中子反应堆快中子增殖反应堆(Fast breeder reactor),或称快中子滋生反应堆、快滋生反应堆、快堆等,是一种核子反应器,核燃料和一颗快中子在核分裂后产生更多的中子,且利用增殖性材料吸收快中
  • 楚国楚国,又称荆国、荆楚,周朝诸侯国。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国,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楚国后来亦是战国七雄之一。楚国国君芈姓熊氏,最早兴起于丹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汇的淅川一带
  • 格舍尔期格舍尔期(英语:Gzhelian)是石炭纪的第七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303.7–298.9百万年前。石炭纪雨林崩溃事件仍在持续,直到二叠纪开始才结束。
  • 台湾藜台湾藜(学名:Chenopodium formosanum)为苋科藜亚科藜属之台湾原生种植物。传统称为红藜,于2008年12月正名为台湾藜,是台湾原住民耕作百年以上的传统作物,布农语称为mukun,排湾语称
  • 气象博物馆原台南测候所,俗称胡椒管,是位于台湾台南市中西区的气象观测用建筑,建于日治时期明治31年(1898年),以圆形建物与宽烟囱塔楼两种构造组成,是台湾日治初期兴建的少数大型建筑之一,也是
  • 䴕形目.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黑匣子飞行记录仪(英语:Flight Recorder;俗称黑匣子,实为橘色)是安装在航空器上,用于航空事故调查、维修及飞行试验用途的设备。安装的位置在空难时最常被完整保留下来的机尾上。1953年,
  • 文森佐·尼巴里文森佐·尼巴利(意大利语:Vincenzo Nibali;1984年11月14日-)是一位意大利自行车运动员。他现在效力于巴林·美利达一级职业车队Team Bahrain Merida。他是2014年环法自行车赛的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