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9计划

✍ dations ◷ 2025-05-18 08:06:31 #月球探测,美国核子武器计划,秘密军事计划,20世纪美国航天,1950年代航天,1950年代美国军事,1950年代冷战相关

A119计划(Project A119),又称为“月球探勘性航行之研究(A Study of Lunar Research Flights)”,是1950年代晚期,由美国空军所执行的一项被列为最高机密的计划。计划的目的是在月球上引爆一枚核弹,因当时苏联在太空竞赛中取得初步的领先,美国政府想借此计划提振人民的情绪。该项目的存在是由一名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执行官李奥纳德·雷菲尔在2000年时所透露的,他曾在1958年领导这个计划。卡尔·萨根年轻时也是团队的一员,负责预测低重力环境中核爆炸的影响。

A119计划从未被实行,主要是因为在美国民众的观感之中,登陆月球似乎是个更能被接受的壮举。此计划文件被保密了将近45年,尽管有雷菲尔的泄密,美国政府仍从未正式承认曾参与此研究计划。

冷战期间,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了史普尼克1号,在太空竞赛中取得了领先的地位。史普尼克1号是第一颗环绕地球轨道的人造卫星。美国人对于其发射成功感到惊讶之余,再加上美国前锋计划(Project Vanguard)之接连两次轰动性的发射卫星失败,造成了所谓的“史普尼克危机”,也成为揭开太空竞赛序幕之原动力。美国为了扳回局面,于是启动了一系列的新计划与研究,最终也包括了探险者1号的发射以及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DARPA)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成立。

1949年,设立于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的阿默研究基金会(Armour Research Foundation,简称ARF)开始研究核爆对环境的影响,该研究预定会持续至1962年。1958年5月,阿默研究基金会开始秘密研究在月球上引爆原子弹的潜在后果。这个计划是由美国空军率先提议,并由其主导,计划的最主要目的是在月球产生地球上肉眼可见的核爆炸,希望像这一类的表演可以提振美国人民的情绪。

在计划仍处于概念的阶段时,新闻报纸报导了一则流言,传闻苏联正计划在月球上引爆一枚氢弹。1957年末,根据媒体报导,一个匿名消息来源向美国特勤局探员透露,苏联为了庆祝十月革命的周年纪念,将配合11月7日的月食,要在月球上产生核爆。新闻还报导说,传闻中的核弹会瞄准月球昼夜线的阴影侧——而A119计划也是考虑将月球昼夜线列为核爆目标。报导也指出,如核弹未能到达月球的话,可能会再度返回地球。

“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也提出了类似的想法,他曾于1957年2月提案在离月球表面一段距离处引爆核装置,以分析爆炸的效果。

由李奥纳德·雷菲尔(Leonard Reiffel)所带领的10人团队聚集在芝加哥的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研究爆炸的潜在能见度、对科学上的助益、以及月球表面所受的波及。研究团队的成员中包括了天文学家杰拉德·柯伊伯以及他的博士生卡尔·萨根,卡尔·萨根负责计算爆炸后在月球周围太空中所产生之尘埃云扩张的数学投影,这是影响地球上能见度之决定性的重要因素。

起先,科学家曾考虑在计划中使用氢弹,但美国空军基于设备的重量因素而否决了这个想法,因为它对原先预定的推进用导弹来说太重了。当时已决定使用小而轻的W25核弹头,爆炸威力相对较低,相当于0.17万吨TNT。相较之下,1945年在日本广岛市投下之“小男孩”原子弹之爆炸威力为1.3至1.8万吨TNT。W25会由火箭运向月球昼夜线附近之背光处,并在撞击后引爆。爆炸所产生的尘埃云会被太阳照耀,因而可以从地球上观测。雷菲尔表示,根据美国空军研发洲际弹道导弹的进度,此发射计划在1959年即可实施。

该计划终究在1959年1月被美国空军所取消,原因似乎是害怕在民众中引发负面反应,以及担心万一发射出现问题,将会对地面人员造成巨大威胁。引述计划负责人李奥纳德·雷菲尔的话,另一个原因是辐射落尘可能会对未来的月球研究计划以及月球殖民计划造成影响。

后来的报告指出,苏联确实存在类似的计划,但是跟媒体所报导之情节有所不同。苏联方面的计划始于1958年1月,核打击计划和其他提案一道统一以代码“E”命名。“E-1”计划代表到达月球。而在“E-2”和“E-3”计划中,将发送探测器围绕月球背面,拍摄一系列月球表面的照片。计划的最后阶段:“E-4”,将在月球上发动核打击以显示军力。正如同美国的计划,这个E系列的计划还在规划阶段中就被取消了,原因是对于发射载具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存疑。

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以及1967年《外太空条约》之签订阻止了未来在月球上引爆核装置的进一步研究。然而在此之前,美国和苏联已经进行了多次的高空核爆炸(英语:High-altitude nuclear explosion),包括第一次硬饼乾行动(英语:Operation Hardtack I)、百眼巨人行动(英语:Operation Argus),第一次与第二次多米尼克行动(英语:Operation Dominic)、以及K计划(英语:The K Project)。

到了1969那一年,在阿波罗11号任务成功后,美国在太空竞赛中取得了极大的胜利。同年12月,阿波罗号科学家盖瑞·拉瑟姆(Gary Latham)提议在月球上引爆“微小的”核装置,以帮助研究月球的地质构成,然而这个提议被驳回了,因为它会干扰月球自然背景辐射的测量计划。

A119计划的存在本身一直保持着高度机密,直到1990年代中期,作家凯伊·戴维森(Keay Davidson)为了撰写卡尔·萨根的传记,在研究他的生平时发现了这个故事。在萨根申请奖学金之证明文件中,戴维森发现了他参与该计划的证据。1959年,他申请了柏克莱加州大学米勒研究所(英语:Miller Institute)的奖学金,在申请文件中,萨根详细介绍了该研究计划,戴维森认为这有危害国家安全之虞。在萨根所走漏的消息中揭露了两份A119计划机密文件之标题——1958年的报告《在月球引爆核武器对于某些行星天文学问题之解决的可能贡献》(),以及1959年的报告《引爆核武器所造成的月球辐射污染》()。萨根在1961年为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所写的一篇论文之中,引用了一篇署名 I. Filosofo,标题为《宇宙辐射与月球放射性》()的论文。这些文件是属于A119计划所编纂的八份报告之中,它们全数在1987年被销毁。

上述的卡尔·萨根传记《》出版于1999年。不久之后,一篇在《自然》期刊对此所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使得那些信息广为人知。这迫使雷菲尔不能再保持沉默并具名写信给该期刊,证实萨根的所做作为在当时就已破坏了计划的机密性。雷菲尔借此机会揭露了研究的细节,随后他的陈述被媒体广泛报导。雷菲尔公开承认了计划的存在,并谴责他所执行的任务,身为一个科学家,他指出他对“(美国政府)为了改变民意居然能策画出这种夸张的手段感到恐惧。”

这个计划的公开也产生了相应的结果,关于A119计划之资讯自由请求也被提出。但在计划诞生的四十余年来,当时只有《月球探勘性航行之研究:卷一》()被公诸于世。然而在搜寻其余各卷档案的过程中,只发现了其他的报告皆在1980年代被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所销毁。

英国的核历史学家大卫·洛瑞(英语:David Lowry)博士称这个计划“下流”,他补充道:“如果被他们抢先一步,我们就永远不会有尼尔·阿姆斯壮‘人类的一大步’之浪漫光景了。”

相关

  • 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国际疾病伤害及死因分类标准第十版(英语: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ICD-10)是世界卫生组织依据疾
  • 谁是犹太人?“谁是犹太人?”(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
  • 欧洲野牛欧洲野牛(学名:Bison bonasus)为美洲野牛属内的一种,且为欧洲最重的陆上动物。一般的欧洲野牛约长2.9米,高1.8至2米,重300至1000公斤。比同属的美洲野牛(B. bonasus)较瘦及较轻,且在
  • 卡氏座标笛卡尔坐标系(英语: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也称直角坐标系)在数学中是一种正交坐标系,由法国数学家勒内·笛卡尔引入而有此名。二维的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相互垂直、相交于
  • 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一种社会福利,主要是协助低收入户,以及遭遇急难的受灾户,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准。又称为公共救助,是所得维持政策中的一环,目的在维持国民最低“基本”生活水准所需的所得
  • 石松石松纲是石松门中的一纲。传统上,石松纲不只包含石松及石杉,亦包含卷柏及水韭,但后两者现在通常被分成另一纲-水韭纲中。石松被认为在结构上和最早的维管束植物相似,有小且鳞状的
  • 姜英姜英(1963年7月19日-),山东荣成人,前中国女排队主攻手,身高1.80米,以心理素质好,临场发挥稳定见称,擅长拦网、扣球,是中国女排80年代五连冠时的选手。姜英于1963年出生于山东荣成,在沈
  • 薤白中药薤白,为以下葱属植物的白色鳞茎:
  • I-1010号州际公路(Interstate 10,简称I-10)是美国州际公路系统的一部分。西起加利福尼亚州圣塔莫尼卡太平洋岸,东在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与95号州际公路交汇。全长2,460.34英里(3,959
  • 周添旺周添旺(白话字:Chiu Thiam-ōng;1911年1月25日-1988年),台湾台语流行音乐作词家,出生于台北市艋舺剥皮寮(今万华),登记为农历1910(庚戌)年12月25日 。1934年进入古伦美亚唱片公司接下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