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壤液化
✍ dations ◷ 2025-07-11 07:40:00 #土壤液化
土壤液化(英语:Soil liquefaction)是地震工程的一个术语,指土壤因地震的压密作用,造成原本在深层土壤的水分被挤压到表层,土壤颗粒间的有效应力下降为零,土壤失去剪应力强度,呈现如液态的状况。当地表承受不住地下水的压力时就会破裂。土壤液化主要出现在分布深度较浅,充满水的砂质土壤或粘土,且其底部排水较差。通常在外力反复震荡下(如地震),松散的土壤因受到压缩,内部空隙减小,而挤压孔隙水,导致空隙内水压升高,砂粒间的结合力减少或消失。当水压升高至超过土壤内承受的外部压力时,加上水分不能从地底排出,就会产生土壤液化。液化时砂与水混和成如泥浆般的液体,使土壤失去支撑力,造成房屋倾斜、地层下陷、地下管线破裂或上浮。最容易发生的液化的土壤是年代比较轻(如近一万年的冰河时期)的细沙,或颗粒大小相当且排列整齐的泥土中,地层只有数尺厚,富含水分。这样的地形通常可见于河岸、海岸、旧河道填土造屋、海埔新生地或因风力而堆积而成的沙丘中。土壤液化的例子有流沙、流粘土、浊流和地震液化等。当土壤受到剪切应力时,其相互之间的有效应力(英语:effective stress)趋于零,称为土壤液化。有效应力指的是土壤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地震液化是城市地震危害的主要来源。震荡致使孔隙水的压力增加,土壤的剪力强度降低,从而使沙粒的表面张力减小。如果地表刚好有一层较薄的地面,水压会有可能带着沙土喷出地面,这就是所谓的“喷沙”。流沙的成因是充满水分的松软泥沙,并受到外力的刺激。当水分被沙堆包围不能泄去时,水和沙就形成了不能承受重量的液态土质。流沙可因静态水、上涌水(如地下水)或地震等因素形成。在有上涌水的情况下,水的冲力抵消了重力,致使泥沙颗粒悬浮。在发生地震的情况下,震动会加大地表水的水压,导致了砂石的液化及泥沙的堆积。这两种情况,液化的地表失去了承重能力,导致地表坍塌或者地面建筑物倾斜。包含水分的沙土外表看去有可能是干爽结实的,但是如果压力改变或是受到突然的震荡,泥沙颗粒之间的水向沙层上方渗透,逼迫沙粒分开,沙堆扩大。这时沙粒之间会形成一层水垫,形成流沙。陷入流沙的物体会下沉,直至于与流沙比重相当的深度,并因浮力悬浮于该深度。2016年4月16日 熊本地震2018年9月6日 北海道胆振东部地震2016年高雄美浓地震,土壤液化造成台南市安南区溪顶里部分民宅倾倒。
以内政部土壤液化公布图,六都当中的密集都会区,以台中市最没有土壤液化风险。
相关
- 汉他病毒汉坦病毒(Hantavirus),又译汉坦病毒,是本雅病毒目的一种病毒,其引发的病症称为汉他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为一种经由老鼠传染给人类的致命传染病,被列为生物性危害第四级
- 萧邦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法语: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原名弗里德里克·弗朗齐歇克·肖邦(波兰语: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有时拼作Szope
- 担孢子担孢子(英语:Basidiospore)是担子菌门(包括伞菌、木耳、锈菌、黑粉菌等)的真菌所产生的有性孢子(英语:Teleomorph, anamorph and holomorph)。一般来说担孢子是由特化的结构担子经由
- 马尔尼菲青霉菌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旧称:Penicillium marneffei )是篮状菌属中的一种。虽然大部分的篮状菌都不会引发人类的健康问题,但是马尔尼菲篮状菌却是致病的。在30℃
-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是所有提供医疗服务与健康照顾的机构的统称,如医学中心、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育婴院、诊所、救护中心、医疗组织等,不论私家或者公立医院。
- 东南欧东南欧是地理名词,主要包含欧洲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这些主权独立的国家包含: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希腊、科索沃、北马其顿、摩
- 磺胺甲噻二唑磺胺甲噻二唑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methizole”。该药物可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等病症。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约为3-8小时,在大鼠体内的LD50(半致死量
- 神经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病(NF)有三种情况,其肿瘤于神经系统生长。 这三种类型是神经纤维瘤I型(NF1),神经纤维瘤II型(NF2)和神经鞘瘤。 在NF1中症状包括皮肤上的浅褐色斑点、腋窝和腹股沟有斑、神
- 识字识字(英语:literacy),有时称为读写能力,是指人阅读和书写文字的基本能力。一般是指读书和写字的能力水准到达可以沟通的能力。不识字的人称为文盲。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识
- 百米公引,又称粨(英式英文:hectometre、美式英文:hectometer,记号hm)是国际单位制之一,为“百”和“米”的合字,即100米;此单位现已较少使用,曾较常用于度量道路、桥梁、铁路。米(m) · 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