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体

✍ dations ◷ 2025-10-24 19:07:00 #佛教术语,佛教戒律

戒体,佛教术语,即戒之体、戒之根本、戒的本质,是在接受佛教戒律(受戒)之后,在心理上出现的一种持续、强制的效力,能够阻止一个人做出违犯戒律之事。这个学说最早出现于部派佛教时期的说一切有部与法藏部等,大乘佛教也接受这个说法,但在教义上不同。

戒体,即戒之体性,又译无作、无表,为佛弟子受戒后于身、心所生的防止毁犯戒律的效力、意志。得到戒体,不假造作,恒常相续,故又称无作;其外相不显著,即无表色,故称无表。戒体是受戒四科门(四分律),其余三个为戒法、戒行、戒相。

据学者考证,佛陀没有提出过戒体的概念。最早出自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说一切有部主张,戒体是一种无表色的色法,由身业与口业所形成。

汉传佛教中,最早提倡戒体学说的,是天台宗智�,以及唐代道宣。智�在《菩萨戒义疏》说:“初戒体者,不起而已,起即性无作假色。经论互说诤论有无。一云都无无作,色心假合共成众生。善恶本由心起,不应别有。顽善顽恶,皆是指心。誓不为恶即名受戒。璎珞经云:一切圣凡戒尽以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或言教为戒体,或云真谛为戒体,或言愿为戒体,无别无作。……若因中别有顽善共为佛因,佛地亦别有此善共为佛果。当知,心为因果更无别法。二云大小乘经论尽有无作,皆是实法。……然此二释旧所诤论,言无于理极会在文难惬,言有于理难安在文极便。”由此可知,陈隋以前已有关于戒体有无的诤论,智�予以承认,并认为其为假色。

相关

  • 格林-巴利综合征古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缩写为GBS),又称基连巴瑞症候群、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炎、吉兰-巴雷综合征、古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种因免疫系统损害周围神经系统,而导致的
  • 系统减敏法系统脱敏法(英语: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为渐进式暴露疗法(graduated exposure therapy),是一种认知行为疗法,由南非心理医生约瑟夫·沃尔普提出。系统脱敏法在临床心理学
  • 西门子西门子 (英语:Siemens),又称为西门,符号为S,是物理电路学及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电纳和导纳,三种导抗的单位。由于西门为欧姆(英语:ohm)的倒数,因此在英语中又被称为mho。西门子在第1
  • 乙烯乙烯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两个碳原子之间用双键连接。乙烯为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
  • 金童玉女传统宗教仪式:神明秘密社会:金童玉女为道教对得道之真人居处的仙童与仙女侍从之称呼。唐徐彦伯《幸白鹿观应制》有“金童擎紫药,玉女献青莲”句。观音大士身旁有善才尊者与龙女
  • 乌瑟卡夫乌瑟卡夫(Userkaf)是古埃及第五王朝的建立者,大约在前25世纪间在位,在位七年。其母Neferhetep为第四王朝雷吉德夫的女儿,他的皇后是亨特考伊斯,门卡拉的女儿。乌瑟卡夫本来是第四
  • 商业秘密商业秘密(Trade secret,亦作营业秘密,俗称商业机密)是指包括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方法、制作手工艺、管理诀窍、客户名单或产销策略等的技术信息和营业信息:且该信息不为普
  • 欧立德欧立德(Mark C. Elliott),美国汉学家,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总监和哈佛大学亚洲历史教授,现为新清史的旗手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晚期帝制与现代中国史、中国与内亚关系史,关注议题包
  • 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科睿唯安引文桂冠奖(英语:Clarivate Citation Laureates),前称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是科睿唯安总部发布的“诺贝尔奖得主预测”名单,以研究论文的引用率为评选根据。发布时间固定于
  • 三手烟二手烟,亦称非自愿性吸烟,是指在吸取燃点烟草时随着烟雾释放出来的物质,是一种被动吸烟(Passive smoking)方式有研究指二手烟有焦油、阿摩尼亚、尼古丁、悬浮微粒、超细悬浮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