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体

✍ dations ◷ 2025-06-29 13:07:29 #佛教术语,佛教戒律

戒体,佛教术语,即戒之体、戒之根本、戒的本质,是在接受佛教戒律(受戒)之后,在心理上出现的一种持续、强制的效力,能够阻止一个人做出违犯戒律之事。这个学说最早出现于部派佛教时期的说一切有部与法藏部等,大乘佛教也接受这个说法,但在教义上不同。

戒体,即戒之体性,又译无作、无表,为佛弟子受戒后于身、心所生的防止毁犯戒律的效力、意志。得到戒体,不假造作,恒常相续,故又称无作;其外相不显著,即无表色,故称无表。戒体是受戒四科门(四分律),其余三个为戒法、戒行、戒相。

据学者考证,佛陀没有提出过戒体的概念。最早出自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说一切有部主张,戒体是一种无表色的色法,由身业与口业所形成。

汉传佛教中,最早提倡戒体学说的,是天台宗智�,以及唐代道宣。智�在《菩萨戒义疏》说:“初戒体者,不起而已,起即性无作假色。经论互说诤论有无。一云都无无作,色心假合共成众生。善恶本由心起,不应别有。顽善顽恶,皆是指心。誓不为恶即名受戒。璎珞经云:一切圣凡戒尽以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或言教为戒体,或云真谛为戒体,或言愿为戒体,无别无作。……若因中别有顽善共为佛因,佛地亦别有此善共为佛果。当知,心为因果更无别法。二云大小乘经论尽有无作,皆是实法。……然此二释旧所诤论,言无于理极会在文难惬,言有于理难安在文极便。”由此可知,陈隋以前已有关于戒体有无的诤论,智�予以承认,并认为其为假色。

相关

  • 认知科学认知科学(英语:Cognitive Science),是一门研究讯息如何在大脑中形成以及转录过程的跨领域学科。它研究何为认知,认知有何用途以及它如何工作,研究信息如何表现为感觉、语言、注意
  • 菩提达摩法融牛头宗|弘忍东山宗 – 神秀北宗禅|惠能南宗禅 – 北荷泽宗|南洪州宗|南石头宗|保唐宗惠能系曹溪南宗 –菩提达摩(梵语:बोधिधर्म,转写:Bodhidharma,.mw-parser-output .I
  • 极危 (CR)极危物种指其在保护现状中被列为极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的生物,它们的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绝灭的几率非常高。实际的列表除物种外,也包含亚种、植物品种(variety)、生物群(stock)
  • 强作用力强相互作用是作用于强子之间的力,是所知四种宇宙间基本作用力最强的,也是作用距离第二短的(大约在 10-15 m 范围内,比弱相互作用的范围大)。另外三种相互作用分别是引力、电磁力
  • 巽他板块隐没带 Alps 造山带 30→ 相对于非洲板块的移动速度(mm/Y).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
  • 英国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或称作英国产业革命一般认为是18世纪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的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并带动了当时许多国家相继发生工业革命。严格来说,工业
  • 炮友性伙伴(英:friend with benefit),或称为床伴(亦作床友,英:pillow friend)、砲友(或炮友,英:fuck buddy),指非恋爱、婚姻、性交易,但具有性关系的朋友,其目的主要为双方解决性欲,并不一定寻求
  • 大理石峡谷坐标:36°51′49″N 111°35′25″W / 36.863622°N 111.590152°W / 36.863622; -111.590152大理石峡谷(英语:Marble Canyon)是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科罗拉多河流经的一个峡谷,从L
  • 斯卡拉布雷新石器时代遗迹坐标:58°59′46″N 3°11′20″W / 58.99611°N 3.18889°W / 58.99611; -3.18889斯卡拉布雷(英语:Skara Brae)是一个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定居点,位于苏格兰奥克尼群岛中最大的一个
  • 2014年意大利大奖赛2014年意大利大奖赛(英语:2014 Italian Grand Prix),官方名称为2014年一级方程式意大利大奖赛(意大利语:Formula 1 Gran Premio d'Italia 2014),是一级方程式赛车在2014年9月7日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