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蔗糖

✍ dations ◷ 2025-04-25 01:35:57 #三氯蔗糖
dideoxy-β-D-fructofuranosy l-4-chloro-4-deoxy-α-D- galactopyranoside[)三氯蔗糖(TGS),俗称蔗糖素(sucralose),是英国泰莱公司(Tate&Lyle)与伦敦大学共同研制并于1976年申请专利的一种新型人工甜味剂。是唯一以蔗糖为原料的功能性甜味剂,原始商标名称为Splenda,甜度可达蔗糖的600倍。这种人工甜味剂具有无热量,甜度高,甜味纯正,安全度高等特点。但蔗糖素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可能分解(主因是受热分解,沸水尚在安全范围之内),并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性产物。三氯蔗糖的醇和浓郁口感十分接近蔗糖,甜味特性曲线几乎与蔗糖重叠,没有任何苦味。所含热量低,不易被消化吸收,同时也不容易产生龋齿。三氯蔗糖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食物产生其他影响,同时还能掩盖苦涩等不愉快味道。既可单独使用也可和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三氯蔗糖易溶于水,溶解过程中不起泡。三氯蔗糖十分稳定,室温下干燥环境中可贮藏4年。低pH下的水溶液中,储存一年时间也不会发生变化。高温下同样稳定。三氯蔗糖的安全性非常出众,80年代中期,接受国际安全小组评估,确认其对于广泛用途而言是安全的。它对鱼类和水生生物均无害处,并可生物降解。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经过多次环境和安全研究于1990年确定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15毫克/千克。但不适合加热,当加热达119℃即会产生分解作用,产生有毒物质。1991年加拿大率先批准使用三氯蔗糖,大陆于97年7月1日批准使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998年3月21日批准三氯蔗糖作为食品添加剂。三氯蔗糖广泛应用于饮料、口香糖、乳制品、蜜饯、糖浆、冰淇淋、果酱、果冻、槟榔、榨菜、瓜子、布丁等食品中。

相关

  • 寄生虫寄生虫(英语:parasitic worm)指一种生物,将其一生的大多数时间居住在另外一种生物体内,且会危害被居住的生物体的生理机能,被寄居的生物则称为宿主或寄主。寄生虫会在宿主或寄主体
  • 中世纪中世纪(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和“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始于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的灭亡,终于东罗马帝国(公元1453年)的灭亡,最
  • 神经外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神经外科,也常称作脑外科,是外科的一个
  • G+CGC含量是在所研究的对象(例如放线菌)的全基因组中,(鸟嘌呤)(Guanine)和胞嘧啶(Cytosine)所占的比例。一种生物的基因组或特定DNA、RNA片段有特定的GC含量。在DNA链中G和C是以三个氢键
  • 特应性湿疹异位性皮肤炎(Atopic dermatitis,简称AD),又叫过敏性皮肤炎或异位性湿疹(Atopic eczema),常见症状包含发痒、红肿,以及皮肤龟裂。发炎区域常有清澈液体流出,液体会随着发炎时间越久而
  • 松露松露(英语:Truffle)是数种可食用子囊菌门物种的合称,和蘑菇、灵芝一样都是真菌。其中有多种属于西洋松露属(学名:Tuber),大约有10种不同的品种。松露多数在阔叶树的根部着丝生长,散布
  • 前青少年期前青少年期(Preadolescence、pre-teen、tween)是人类发展中,在幼儿和青少年期之间的阶段,一般会以青春期的开始认定为前青少年期的结束,也有些会直接用年龄作定义,例如在字典中,前
  • 流血出血是指血液从血管或心脏外出至组织间隙、体腔或身体表面。根据出血原因可分为两种:心脏或血管壁破裂的出血称为破裂性出血;毛细血管和细静脉壁通透性增高的出血称为漏出性出
  • 英语拼写改革英语拼写改革是一系列更改英语拼写方法的运动的总称,它的目的是通过拼写改革使英语的拼写更加简单和有规律。这些有争议的、小规模的改革运动发生在爱好者和专业语言学家中,已
  • 玛丽·居里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波兰语:Maria Skł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通常称为玛丽·居里(法语:Marie Curie)或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波兰裔法国籍物理学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