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㙡菌

✍ dations ◷ 2025-09-12 11:33:26 #鸡㙡菌

鸡㙡菌(学名:),也称作鸡㙡菌、雷公菇、鸡菌,蚁茸、蚁巢伞,鸡枞菌、鸡枞、鸡枞菜、鸡脚蘑菇、三坛菇、斗鸡菇、蚁枞、分布于亚洲,属蘑菇科一种。另外,该种野菇也是土栖共生的中大型菇类,可供食用并可制药。蚁巢伞,顾名思义是生长在白蚁巢上的蘑菇,但不是所有白蚁巢上都能生长,只有大白蚁亚科的蚁巢上才能长出蚁巢伞,其中黑翅土白蚁是台湾唯一会栽培鸡㙡菌的白蚁类群,并以其孢子球(里面含有高氮物质)为食。黑翅土白蚁会建造菌圃,即真菌花园,培养鸡㙡菌,黑翅土白蚁因无法完全消化植物组织故而需借由摄入含有鸡㙡菌无性孢子的老旧菌圃协助其消化,同时会不断于菌圃上层更新鸡㙡菌生长所需的介质并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其得以延续,这种相互给予利益的关系使得两个不同的物种得以共存。

黑翅土白蚁本身对植物的分解的能力是有限的,多半需仰赖鸡㙡菌所分泌的酶才可以进行良好的分解作用。在职蚁的肚子中可发现鸡㙡菌的无性孢子,可以作为佐证。而白蚁会借由农耕鸡㙡菌来抑制其他真菌的生长,帮助鸡㙡菌取得优势。白蚁如果长时间缺乏鸡㙡菌提供的“含氮量较多的养分”,整巢的白蚁会渐渐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然而鸡㙡菌若是缺乏白蚁的照料,也会因为本身竞争不过其它真菌而死亡。

外型呈现伞状,中央伞尖突起,伞面灰色,呈辐射状,白色菌肉。结构结实,像鸡肉丝一般。多半出现于大雨过后的一两天的草地和灌木附近。

可食用,为山产中的珍味。在中国早期曾被当作高级的伴手礼。可药用,作为保健用途。

老旧的白蚁巢及被人挖出的白蚁巢上会迅速长出炭角菌属(Xylaria sp.)之真菌,并会快速盖过鸡㙡菌菌丝,有文献指出这种菌是一开始就存在白蚁巢的,但其与鸡㙡菌和白蚁的关系还不算很清楚。

相关

  • 亚美利哥·维斯普西亚美利哥·韦斯普奇(意大利语:Amerigo Vespucci,1454年3月9日-1512年2月22日)是佛罗伦萨商人、航海家、探险家和旅行家,美洲(全称亚美利加洲)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经过对南美洲东
  • 得特宫得特宫(意大利语:Palazzo del Te)是位于意大利曼托瓦的一座宫殿建筑。得特宫修建于1524年至1534年期间,由拉斐尔的门徒朱利奥·罗马诺设计。1630年时,宫殿曾遭到洗劫。现在得特宫
  • 法界法界(梵语:धर्मधातु,Dharmadhātu),佛教术语,是由法与界组成的复合字。随经典和教派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华严宗把法界分为四种,即为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
  • 捷克宗教捷克宗教(2011)捷克共和国的宗教信仰到20世纪初都是被基督宗教所主导。自20世纪初以来,基督宗教信徒一直在稳定下降,至今基督徒在捷克仍然只是少数。然而,捷克共和国还是世界上历
  • 何兹全何兹全(1911年9月7日-2011年2月15日),原名何思九,字子全,山东菏泽人,历史学家。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周朝至汉唐的中国社会史、汉唐佛教寺院经济、汉唐兵制等,同时他还是魏晋封建说的最
  • 陈元鼎陈元鼎,字芰裳,号实庵,浙江钱塘(今属杭州市)人。清朝翰林。元鼎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第十五名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工诗词,后浪迹江淮以终。著有《实庵存
  • 后赤壁赋《后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元丰五年(1082年)作于黄州的散文作品,是《前赤壁赋》的姐妹篇。1079年,苏轼被谪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于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十六日夜游黄州赤壁(赤鼻
  • 管事滩管事滩位于南中国海海域的黄岩岛东北240公里,最浅处水深约420米,周围水深457.2~1828.8米。管事滩东北西南延伸约34海里,南达马尼拉海沟。西方文献一般称为“Stewart Bank”(“Ste
  • 文身国文身国,中国古代史书记载的域外古国。文身国在倭国东北七千余里,人体有花纹像老虎,额头上有三道纹,纹直的人尊贵,纹浅而曲的人卑贱。当地人民生活欢乐,物产丰富价格低贱,来往客人不
  • 胡膏胡膏(?-?),字来霑,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浙江乡试第八十三名举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二甲第十九名进士。曾经参与修撰《余姚县志》,后官至光禄寺丞。任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