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臭

✍ dations ◷ 2025-02-24 12:41:59 #流行语,闽南语词汇,术语

黜臭(台湾话:thuh-tshàu,白话字:thuh-chhàu)一词源自台湾话,“黜”为揭发之意,揭发他人臭处,意为“揭人短处”,后来以华语的谐音“吐槽”为借用字来取代台语的发音,成为了台湾流行语,即指不给面子的反驳行为。

之后台湾翻译者将“吐槽”一词用来取代日语的突っ込み(ツッコミ)而在华文世界广为流传。突っ込み起源于漫才,意为“突然遇到的事情”和“深刻地插入话语”等,用于“在谈论中对于对方所说的矛盾之处予以深刻的反驳”。台语原本既有的“黜臭”和日文的“突っ込み”本身,涵义并非完全一致。

对一些白痴的、可笑的行为或言语快速地指出其错误并且纠正,把话题拉回正常,来源于漫才。

在漫才中,一人进行装傻(ボケ)另一人则负责找茬,并不依赖他人,指出对方的一些可笑的行为或对话的笑柄或者谎言,并取得幽默的效果。最后被引申为对对方的白痴言行进行深刻的指出行为。。

见方志勇#宋圣吐槽事件。在马来西亚,吐槽这词引发了宋圣吐槽事件也却成为了网红方志勇挥之不散的噩梦。

首先将台语的“黜臭”谐音成华语“吐槽”来用于取代日本漫才“突っ込み(ツッコミ)”翻译的发源地。

在日本娱乐界也广泛使用ツッコミ一词,并成为四格漫画和轻小说里面对天然呆对应的词汇。

因粤语发音与华语不同,一般不会使用,多用“润人”、“窒人”、“抬杠”、“串人”、“柴台”(拆台)或“搞Gag”等相同意思词语,广东话即是“唔畀面啰”。也有变异的“吐糟”一词,但在口语中并不常用,多用在书面语上。

由于日本动漫在中国的流行,所以吐槽也随着台湾的翻译散播被广泛运用各大ACG社群,如Acfun和bilibili等,并成为了网络热词。但中文中的吐槽相对于日文,除了拆台外,还有发牢骚的意思。各大媒体新闻也经常把“吐槽”用于新闻的标题。

相关

  • 人亚族人亚族(拉丁语:Hominina)是人亚科(Homininae)人族(Hominini)之下的一个亚族,现时有七个属,当中只有人属(Homo)尚未灭绝,其中包含了现代人类。其他已灭绝的六个属分别如下:
  • 民间音乐民间音乐,又称民俗音乐、民间歌谣,简称民歌、民谣、民乐,于国际民间音乐协会之解释定义为“经过口传过程发展起来的普罗大众音乐”,也就是该音乐散布过程,纯粹是由演奏者或音乐接
  • 马塔伊万加瑞·马塔伊(斯瓦希里语:Wangari Muta Maathai,1940年4月1日-2011年9月25日),肯尼亚的社会活动家,200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国匹兹堡大学生物科学硕士。她是绿带运动和非洲减债
  • 绸缎丝绸是用蚕丝编制而成的纺织品。丝绸著名的光泽外表来自于蚕丝三棱镜般的纤维结构,这令布料能够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入射光,并将光线散射出去。在中国,丝绸一词也指代人造的、具有
  • 日记日记是以日期为排列顺序的笔记。一开始的日记来人们用日记来记录天气、事件一直到个人心理感受以及思想深处。日记可以是记录将要做的事情的,也能记录已经发生的事情和心情。
  • 华数TV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WASU,简称华数集团),前身是由杭州文广集团、浙江广电集团等于1999年投资设立的杭州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中心,是大型国有文化传媒产业集团,位居中国新媒体产业
  • 陈留陈留郡,中国古代的郡,前身为济川国、济川郡,后曾改称济阳国、陈留国、建昌郡、北陈留郡。西汉始置。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立梁孝王之子桓邑侯刘明为济川
  • 芙蓉芙蓉(马来语:Seremban)全名“芙蓉市”(马来语:Bandar Seremban),是位于马来西亚南部的一个城镇,也是该国森美兰州的首府兼芙蓉县的县城。芙蓉市的华语译名“芙蓉”源自旧称“双溪乌
  • 土瓶蒸土瓶(日语:土瓶/どびん  ? )是一种陶制的壶,日本传统的餐器,是茶壶或酒壶的一种。土瓶有竖直的提把,是以竹或藤为材料制成。土瓶蒸(日语:土瓶蒸し/どびんむし  ?)是蒸料理的一种,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发文代字国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行政命令,必须由时任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用来颁布行政法规,任免国务院组成部门的副部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