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卡门环形山

✍ dations ◷ 2025-05-16 02:35:04 #冯·卡门环形山
冯·卡门环形山(Von Kármán)是月球背面南半部一座巨大的古撞击坑,约形成于45.5-39.2亿年前的前酒海纪,其名称取自匈牙利裔美籍工程师暨物理学家“西奥多·冯·卡门”(1881年-1963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冯·卡门环形山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值得注意的是,西奥多·冯·卡门是中国太空计划创始人钱学森的博士导师,使得嫦娥四号的登陆也具有纪念的象征性意义。该陨坑北部重叠着巨大的莱布尼兹环形山的南侧坑壁,西北和东北分别毗邻较小的奥雷姆环形山和芬森环形山,阿尔德环形山及卡约里环形山位于它的东南和西南,而南面不远处则横亘了波义耳环形山和赫斯环形山。该陨坑中心月面坐标为44°27′S 176°15′E / 44.45°S 176.25°E / -44.45; 176.25,直径186.35公里,深度约3.04公里。冯·卡门环形山外观轮廓接近圆形,坑壁已明显损毁,北部三分之一覆盖了莱布尼兹环形山的嶙峋崎岖的外侧壁及溅射物,环坑沿覆盖了众多大小不一的陨石坑,它的南侧壁则与外观呈倒“8”字型的卫星坑“冯·卡门 L”相接壤。冯·卡门环形山坑壁平均高出周边地形1900米,坑内地表已被熔岩淹没,除北部外,其它地区表面较为平坦,且反照率较周边地区更暗,类似莱布尼兹环形山坑内,在中心点附近坐落了一座与北部粗糙地表相连的中央峰泰山。该环形山在1970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命名前,曾被称为“第434号陨石坑”。按惯例,最靠近冯·卡门环形山的卫星坑在月图上以字母标注在该坑中心点的旁边。

相关

  • 平流层平流层(英语:Stratosphere),旧称同温层,位于对流层的上方和中间层的下方。其下界在中纬度地区位于距离地表10km处,在极地则在8km左右,其上界则约在离地50km的高度。平流层的温度上
  • 希腊字母希腊字母源自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只有辅音,从右向左写。希腊语是首个拥有元音字母的字母系统。因为希腊人的书写工具是蜡板,有时前一行从右向左写完后顺势就从左向右写,变成
  • 三氢化砷砷化氢或胂,是最简单的砷化合物,化学式为AsH3,可燃、能自燃。它是砷和氢的高毒性分子衍生物。尽管它毒性很强,在半导体工业中仍广泛使用,也可用于合成各种有机砷化合物。标准状态
  • 望远镜望远镜是一种可以透过透镜或面镜将电磁波(例如可见光)折射或反射以协助观察远方物体的工具。已知能实用的第一架望远镜是在17世纪初期在荷兰使用玻璃透镜发明的。这项发明现在
  • 欧尚欧尚(法语:Auchan)是法国量贩店集团公司,总部在克鲁瓦。2016年,欧尚共有774个大型超市、817个超级市场和337900个员工,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 2019年,欧尚零售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17
  • 慢性消耗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英语:chronic wasting disease,缩写为CWD),又称鹿慢性消耗病、狂鹿症,一种发生在鹿科动物的传染病。是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一种,由变性普利昂(prion)子引起,会引起中枢
  • 正丁烷丁烷,又称正丁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4H10,结构式为CH3CH2CH2CH3。丁烷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易液化、易燃的气体。它最早由英国化学家爱德华·弗兰克兰德(英语:Edward
  • Spleen脾脏是脊椎动物的一种外周淋巴器官。人类的脾脏位于腹腔的左上方,由红髓、白髓、边缘区,以及将之被覆的被膜、小梁组成。健康成人的脾脏约重150-200克:68。活体时,脾为暗红色,质
  • 宝血基督的血,基督宗教教内又称之为宝血,是基督教神学术语,指基督耶稣被钉十字架死时流出的血。基督的血使《新约》的救赎得以完成,使上帝与人的新约生效;也指圣餐中所使用的酒。新约
  • 咖啡树见内文咖啡属(学名:Coffea)是龙胆目茜草科的一属,原产于非洲,有许多变种。每一变种都同特定的气候条件和海拔高度有关。野生咖啡树是常绿灌木,高3米至3.5米,分支上有白色小花,具有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