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香菇
✍ dations ◷ 2025-05-15 04:42:05 #香菇
香菇(学名:Lentinula edodes)又叫做冬菇、北菇、香蕈、厚菇、薄菇、花菇、椎茸,为小皮伞科香菇属的物种,是一种食用菇类。一般食用的成员为,鲜香菇脱水即成干香菇,而且会产生浓郁特有香气。同时便于运输保存,是一种重要的南北货。中菜广泛使用干香菇(鲜香菇是在人工大量种植普遍后才产生的作法,但缺乏香气),在烹饪时需将干香菇先行泡水发制。素三鲜中,香菇往往作为其中的一鲜出现。在斋食中,香菇亦为重要原料之一。每朵香菇由上而下,分为菌伞、菌环、菌褶。在菌褶上面形成担子,每一个担子会形成4个孢子。华夏早在汉朝就有种植的记载,见于王祯所著的《王祯农书》。在台湾,农事试验场植物病理部技手泽田兼吉记述台湾香菇主要从中国大陆输入,并有人工栽培成功及原住民采集野生香菇烘干出售等纪录。日本人于1909年在埔里以人工椴木法种植成功,至1970年发展为用用袋中的木碎来种植。日本在378年前就有种植的记录,但这仅是将椴木放置在有香菇生长的森林中,让香菇自然产生的孢子掉落在椴木上生长。孢印白色香菇品种依菇体大小分类为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依生产季节又分为春菇、夏菇、秋菇、冬菇,还可以按栽培基质、出菇周期、出菇温度的不同划分,另外尚有野生的野生菇。在日本则分为冬菇(どんこ)与香信(こうしん),均是来自中文的称呼。在春天里气温尚低时,生长较慢。因此在冬天与春天中湿度低,空气干燥,所以在菇伞表面生成裂痕,看起像花朵,因此称谓天白冬菇;茶色者称谓茶花冬菇,其外观佳,质良,所以价格较高,主要用作出口。天气较暖后,香菇孢蕾长出后,几天内就开伞,伞部大且薄。将其晒干者,就是香信。特征介于香信与冬菇中间者称为香菇(こうこ),这种菇因为伞大又厚,吃起来口感十足,所以受消费者欢迎。华夏早在汉朝就有种植的记载,见于王祯所著的《王祯农书》。香菇的人工种值最初于1942年由日本人森喜作博士研究成功制成“种驹”(たねごま,象棋状菌种)而开始这种种植法。这是将木材(适合香菇种植者)切成如棋子大小,将其装于庶口瓶,加上营养分、水等,经杀菌后,接种纯粹培养的菇菌丝后,让其在适温下培养者。取出长满菌丝的种驹木片,做为种菌。另一方面,在段木上打适当的一小洞,再将此种驹塞入此洞。然后,将此段木放在森林里,浇水,保持适当的温、湿度,光照等使其长满菌丝,以及长出香菇。森博士用这方法设厂大量种植,更努力改良品种,令到它一年四季都可以出产,这样产量就不易受到天气情况影响,对农民有帮助。香菇被认为是低热量、高蛋白、高纤维食物,其所含糖类比米或薯类等少且不同于淀粉类,不易被消化吸收。 蛋白质方面含有多量优质氨基酸等,其他维生素类也颇多,尤其维生素D的前体麦角固醇(ergosterol)含量颇多,适当晒太阳后,就能在人体内转换为维生素D2。香菇中又有氨基酸利得宁(Eritadenin),经摄取后会促进体内的胆固醇排泄。此外,香菇尚含有多糖类物质香菇多糖(Lentinan),其中一种β-1,6-葡聚糖注射入人体则有抗癌作用。其它值得一提的是香菇含有多种酵素,有保健食品的必要条件,例如帮助消化或有益健康。5-Fluorouracil(5-FU)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病人的化学治疗药物,然而出现抗药性是目前常遇到的临床困境之一。相较于传统方法以5-FU单独治疗处理,本研究报告以5-FU合并Lentinus edodes mycelium萃取物(简称LEM),处理人类大肠癌细胞株(COLO 205),发现可以使得癌细胞对5-FU药物更为敏感,导致癌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细胞G0/G1周期停止(G0/G1 cell growth cycle arrest)。本报告提出具体证据证实,LEM(一种可食用之菇类萃取物)有潜力作为癌症治疗时作为辅助治疗之用途,然而其毒杀人类大肠癌细胞(COLO205)具体作用之机转仍未完全厘清。因此,本报告进一步将COLO205克隆于免疫缺陷老鼠(nude mice),并根据给药方式将老鼠分成⑴5-FU,⑵LEM,以及⑶5-FU+LEM三组,实验结束后采集老鼠肿瘤,并利用西方墨点法观察裸鼠COLO205肿瘤组织中G0/G1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之变化。在活体肿瘤组织中,我们发现LEM可加强5-FU的作用,活化肿瘤组织中p53, p21/Cip1及p27/Kip1蛋白之表现。我们亦证实5-FU单独处理之老鼠肿瘤组织中cyclin B和cyclin D3可被抑制,但是不会被LEM所改变。这些结果显示,LEM与5-FU合并治疗是一个新颖的大肠癌治疗策略,其中p53, p21/Cip1及p27/Kip1在此扮演重要之抗癌角色。
相关
- 肿瘤新生物、息肉、瘜肉或赘生物(英语:neoplasm),是指身体细胞组织不正常的增生,当生长的数量庞大,便会成为肿瘤(英语:tumor)。而肿瘤亦可以是良性或恶性的。肿瘤(英语:tumor)在医学上是指细
- 鼻炎鼻炎(rhinitis)是医学术语,用于描述鼻腔中的一些区域受到刺激而产生的炎症。鼻炎典型的病征通常表现为流鼻涕。鼻炎是由于急性或慢性的鼻粘膜如病毒、病菌感染,或刺激物作用下受
- 红螺菌目红螺菌目(Rhodospirillales)是变形菌门α-变形菌纲下的一目。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本目很多细菌属于紫细菌。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
- RNA聚合酶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RNAP、RNApol、D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EC2.7.7.6)或称核糖核酸聚合酶,是一种负责从DNA或RNA模板制造RNA的酶。RNA聚合酶是通过称为转录的过程
- 登革热登革热(法語:La fièvre de la dengue ; 英語:dengue fever),也称为骨痛热症、断骨热、天狗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由蚊媒热带病(英语:tropical disease)。患者大约会在感染后3
- 微血管微血管(capillary)又称为毛细血管或微丝血管,连接动脉与静脉,是由动脉分支为较小的动脉,再分支多次的血管。微血管是管壁最薄的血管,只有一层细胞的厚度,利于细胞之间物质的交换。
- 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Neolithic),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磨制石器和制作陶器为主,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10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不过,在有些地区,如中美洲,在西
- 病原病原体(希腊语:πάθος pathos “痛苦”、“热情” 与 -γενής -genēs “生产者”),在生物学中,从最古老和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就是任何可以产生疾病的事物。病原体也可以称
- 喷昔洛韦喷昔洛韦(Penciclovir)是鸟嘌呤类似物类抗病毒药物, 用于治疗多种疱疹病毒感染。具有毒性低,病毒敏感性高等特点。喷昔洛韦口服吸收低,常用于局部给药。 泛昔洛韦是喷昔洛韦的前
- 维生素Bsub12/sub缺乏症维生素B12缺乏症指的是血液中维生素B12含量过低的情况。此病症状广泛,可致思考能力下降、人格改变(如抑郁、易怒、思觉失调)、感觉异常(英语:Paresthesia)、反射改变、肌肉功能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