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22°25′12″N 120°30′20″E / 22.420052°N 120.505683°E / 22.420052; 120.505683
林边放索普龙殿,又名草茅代天府,是位于台湾屏东县林边乡水利村的王爷庙,以祭拜石磨与石臼闻名。庙前道路为屏128线。
1980年代初,部分水利村人将池府王爷神像从庄庙林边放索安澜宫迁出,另地供奉。庙草创于1983年,开基之初因经费不足仅以刺竹、茅草起庙,因此又有“草茅代天府”之称。
建庙之初,池府王爷乩童要信众从海边捡回一座大石臼,之后庙方放出风声说若找到比这座石臼还大的,可得奖金五到十万。于是林边、东港、佳冬一带的居民,纷纷将家中不要的石臼来此庙参赛,结果都输。参赛民众嫌运回麻烦,便留到此庙当纪念。之后,信徒也陆续收集。
2013年时已八旬的郭笑老妇人回忆说,那时搜集石磨臼过程很辛苦,她先从亲戚家人寻找,然后再至邻近东港、佳冬、枋寮、枋山挨家挨户询问。有人觉得她举动冒昧,以为是诈骗不愿给,她并不会勉强,还好多数人都很愿意赠送。
但信众仍凑不齐一百零八座,直到有位宜兰的民众到此庙一游后,不久就以卡车送来十二座才凑齐。随着香火日益鼎盛,茅草建筑不堪使用,庙方于2000年重建时的牌坊依然以传统茅草造型作装饰,以作纪念。八八风灾时,庙方提供香客大楼免费让灾民及志工住宿。
茅草牌坊
石臼香炉
五虎将
彩绘石磨臼
蓑衣
竹造王船
这些石磨臼被尊以“石磨公”之名被祭拜。庙方解释是当初因为神明指示庙内要用石磨臼代替神像,共需一百零八尊,以配合五行方位、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因此收集石磨臼。大石臼与最早送来的四座排在庙前,称为“五虎将”,其中大石臼又称“中将总管”。
各石磨臼又被庙方彩绘成各种神明与知名古人,如神农大帝、八仙、岳飞、吕布、孔明等。2015年又请人重新彩绘。
农历正月十八与六月十八池府千岁诞辰时,信众会穿斗笠加蓑衣出巡绕境。庙方陈元财表示以前制作盔甲技术不够,便想出用蓑衣制成战袍,因此沿用至今。一般神明出巡绕境都坐神轿,但此庙神像却是坐着马车出巡,在台湾庙宇文化中相当少见。
当地人许三忠年轻时担任此庙的净炉生,为神明开路,后来将独特的阵头步伐融入羽球,或厂商赞助赴中国大陆参加业余羽球比赛。
此庙自2012年开始有五年一科的恭迎仙帝庆典。庙方当初先以近半年的时间找到造船师傅邹荣贺才能制作,制作船底的竹筏则由蔡荣山负责。
2011年2月18日上午,选用南投竹山竹子制作的王船举行开光仪式,屏东县长曹启鸿、县议员王启敏、杨嘉庆、林玉光、林边乡长郑信政、乡代会主席吴冬白及多位乡代都出席开光典礼,与当地民众共襄盛聚。王船完工后放在庙旁王船寮一年,直到农历正月十二请王、十三日绕境、十四日送王,共三天的王船法会。
第二届恭迎仙帝庆典活动则是2017年举办,也是由邹荣贺在2016年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