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盒

✍ dations ◷ 2025-05-09 15:23:25 #撞盒

撞盒,又称垒子、套盒,日本称为重箱,朝鲜称为重盒(중합)、层盒(층합)、段盒(단합),常与其他盛载食物、食具的盒子皆统称为馔盒(찬합),为东亚传统容器的一种,是由多个盒子叠起组成 ,多为二至五层。有提梁的又称春撞,是春盛的一种。

撞盒每层上部为带有子口的内盘,周壁深于内盘,组合配套时,上一层深于盒底的周壁可以兼作母口,扣于下一层器的子口之上,最上一层的子口则扣合套盒盒盖。 。

明代起称为撞盒,“撞”是指“层”,来自吴语,后来普及至全中国,明清时期不少书籍皆以撞盒称呼此种器物。

唐代至宋代称为垒子,是由于此器乃演变自魏晋南北朝的欙子。

亦有人认为唐代时此器称之为波罗子,持此说者认为这是因为当时此器用于供佛,“波罗”可能即“般若”,赞其构造巧妙,既可单独使用,又能套叠一起,其造型外圆满、内中空,),充满禅意。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扬之水认为此说是受到过去《法门寺考古报告》中对于该器物错误识别为“破罗子”的影响,是当代崇尚佛教的人所取,在网络上及导游讲解中继续沿用而普及。

还有套盒一名,指此器是由多个多件单层器物组合配套而成 。

近年又有人称之为重盒,可能是受到其日语名称重箱的影响。

有提梁的撞盒又称春撞,“春”字代表这是春天出游用的器具 。有时又与其他有提梁的盒子、篮子同被称为春盛、提篮、提盒。用作装载食物的又称食格(英语:Tiffin carrier)。

日本称为重箱,“重箱”一词始见于室町时代的《馒头屋本节用集(日语:節用集)》,其中“重”字为音读,“箱”字为训读,日语中把这种读法称为“重箱读法”。实际称呼时依照层数称为“×段重”或“×之重”,如两层称为二段重、二之重,三层称为三段重、三之重,五层称为五段重、五之重等。唯独四层重箱由于“四”的汉字音读“し”与“死”同音的禁忌,而不用“四”字称呼,改用“四”的固有词“よ”并写成“与”(与、日语:与),称为与之重(与の重(よのじゅう)),尤其是在重视彩头的御节料理中。

由于重箱便于提携外出,和汉三才图会把重箱称为“提盒”,但提盒也可以指单层的食盒。

作为怀石料理食器和茶道中盛载茶食的五层重箱又称缘高(縁高),是“缘高折敷”的简称。“折敷”即有边缘围绕的餐盘,“缘高折敷”即“边缘高耸的餐盘”。

在岛根县,用作盛载割子荞麦面(日语:割子そば)的重箱称为割子。“割子”又称破子、破笼、樏,是一种分格的单层食盒,源自折敷;部分地区的方言指重箱。

韩语有套盒、重盒(중합)、层盒(층합)、段盒(단합)等名称,但这些名称甚少单独使用,是按照该器的层数加上数字称呼,如三层可称为三重盒、三层盒、三段盒等。而盛载食物、食具者,常与其他用作盛载食物、食具的盒子皆统称为馔盒(찬합),称呼时按层数称为×重馔盒、×层馔盒、×段馔盒等。

撞盒除了圆形、方形、多边形等几何图形造型外,还有花形、方胜形等不同形状。有些顶盖凸起,也有平顶盖。有些有底座、罩架。也有腹壁斜直,多件套合后呈下大上小的宝塔形状的。

因应不同用途,也有形状、大小不同的撞盒。

材质有木、竹、金属、陶瓷等。

撞盒在唐代已出现,当时称为垒子,有银制、瓷制等材质,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两套银制鎏金壶门座垒子,五件一组,圈足有镂空的六个壶门,推断为盛载供佛果品的容器。

五代十国时期出现青瓷制作的撞盒,当时称为套盒,这些套盒的造型工艺与装饰细节皆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银垒子相似,皆于足外壁镂刻壸门装饰,是宫廷宴会上用于盛放果品的器皿。黄堡耀州窑址出土的青瓷套盒分圆形、五曲形、八曲形与十曲形等形制,是五代北方青瓷套盒的代表。南方越窑则以浙江省临安市后晋天福四年(940年)吴越国康陵(恭穆王后马氏墓)出土的完整套盒为代表,为倭角四方形。

青瓷套盒在宋代也很常见,南北方瓷窑都有烧制,又以越窑、定窑、耀州窑最精致。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元德皇后李氏陵中出土的镂空青釉套盒就类似吴越康陵出土的套盒。爪哇井里汶十世纪下半叶的沉船上也出土了类似的镂空刻花青釉套盒。这类套盒在南宋官窑也有烧制,十分精致,可能作为富贵女子的嫁妆。当时又有景德镇出产的青白瓷套盒,其中有一组青白瓷两层套盒设计巧妙,除盖之外第一层为印盒,第二层为砚,砚底(盒底)四角雕饰方足。

南宋时期还有漆器套盒,例如常州武进村前乡南宋五号墓就出土了一组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属于毗陵公薛极的女眷所有;该奁是一个三层套盒,盛载镜子、木梳、竹篦、竹剔、粉盒等梳妆用具。还有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南宋葵花形黑漆三层套盒,第一层放置了四个小漆盒,用作盛放各种化妆品。宋代还有一些套盒附有提梁,多为竹制,主要是用来盛放酒食,便于出行。

明代撞盒有竹、木、漆器、陶瓷、景泰蓝等。正德年间有青花瓷圆筒式三层套盒,平顶盖、圈足,是用来盛放果品和食物的用器。附有提梁的撞盒除了沿袭前代用作盛载酒食之外,还有作为文房四宝、玉石印章、小件文玩等,常以名贵木料如花梨木、紫檀木、红木等制作。

清代的撞盒材质、形状多样,有木、竹、漆器、陶瓷外,还有象牙镂雕,亦有镶玉者。形状除了一般的圆形方形外,还有方胜、银锭等形状,此外还有一些特殊造型如葫芦形等。有些则附罩架。

日本于室町时代传入撞盒,称为重箱。日本重箱多为漆器,常用于节日盛载食品之用。也有陶瓷等,现代有塑胶制作者。

朝鲜半岛从中国传入撞盒不迟于高丽时期,高丽从中国宋朝传入青瓷套盒,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就藏有一件高丽从宋朝引进的越窑青瓷套盒,后来又仿照宋式青瓷自行烧制高丽青瓷套盒。

撞盒用途多样,例如用作盛载食品、食具的食盒,作为运送礼物的容器,盛载梳妆用具的妆奁,放置文具,放置香和香具等。

辽代金花银奁,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镇辽代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出土,内蒙古博物院藏。

南宋黑漆嵌螺钿人物图两撞盒

元代剔黑高士图四撞盒

明早期黑漆嵌螺钿人物花鸟纹撞盒

明代正方形剔红钓蟹图三撞盒

日本江户时代三层重箱,附四脚底座

日本江户时代三层方胜形重箱(右)

日本山吹莳绘五段重砚箱,附罩架

相关

  • 比佛利山比弗利山(英语:Beverly Hills),又译作贝弗利希尔斯;译作比佛利山;港澳译作比华利山,是一座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县西边的城市。比弗利山和邻近的西好莱坞被洛杉矶市完全包围。这个区
  • 君臣佐使君臣佐使是《内经》提出的中医药处方原则,是对处方用药规律的高度概括,是从众多方剂的用药方法、主次配伍关系等因素中总结出来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处方指南。其实,在遣药组方时并
  • 卡森城卡森城(英语:Carson City, Nevada)位于美国内华达州西部,西邻加利福尼亚州,是该州的首府。行政上,卡森是一个独立市(Independent city)等级的行政区划,其在1969年时与原来所属的奥姆
  • 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俄语:Борис Михайлович)被一些人认为是1248年至1263年间的莫斯科大公,不过较多意见认为后来的丹尼尔·亚历山德罗维奇是第一任莫斯科大公
  • 布列塔尼地区维尼厄布列塔尼地区维尼厄(法语:Vigneux-de-Bretagne)是法国大西洋卢瓦尔省的一个市镇,位于该省中部偏西,属于南特区。该市镇总面积54.68平方公里,2009年时的人口为5362人。布列塔尼地区
  • 塞巴斯蒂安·雅普瑞索塞巴斯蒂安·雅普瑞索(法语:Sébastien Japrisot,1931年7月4日-2003年3月4日),法国作家、翻译家、编剧,被称为法国的格雷厄姆·格林。1931年出生于马赛,原名Jean-Baptiste Rossi,雅普
  • 国家安全志愿军国家安全志愿军,是海地总统弗朗索瓦·杜瓦利埃创建的准军事部队和秘密警察。海地人命名他们为Tonton Macoute(背包叔叔),大人恐吓顽皮的孩子他们会绑架和惩罚顽劣儿童,翌日早上吃
  • 蓝大振幅脉动变星蓝大振幅脉动变星(Blue large-amplitude pulsator,BLAP)疑似一种类型的脉动变星。它们非常罕见,光学重力透镜实验在调查10亿颗恒星之后,只有14颗属于这一类型。蓝大振幅脉动变星
  • 唐大肚贵唐大肚贵(1980年代1980年或1981年-2002年8月12日),是一名生于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的瑶族人,为拯救一名掉进水里的女童而死,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唐大肚贵生前到韶关市一所洗衣粉厂里当临时工;他父母双亡,只好投靠人在韶关的叔叔。2002年7月至10月,韶关市暴雨成灾,触发了山崩、洪灾等自然灾害。8月12日,一个名为吴洁的女童到韶关探望父母,她跟几个小孩在北江江边玩石子,期间不慎掉进江里,那几名孩童便高声呼救;唐大肚贵和同事突然听到呼救声,便跑到半公里外的事发现场。唐大肚贵跳到江中,用手托起差
  • 约翰·格里布约翰·威廉·格里布(英语:John William Grieb,1879年11月19日-1939年12月10日),美国男子体操运动员。他曾获得1904年夏季奥运会体操比赛男子团体全能金牌和田径比赛三项全能银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