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季扬娜·尼古拉耶娃

✍ dations ◷ 2025-09-09 13:25:04 #塔季扬娜·尼古拉耶娃

塔季扬娜·彼得罗夫娜·尼古拉耶娃(俄语:Татья́на Петро́вна Никола́ева,英语:Tatiana Petrovna Nikolayeva;1924年5月4日-1993年11月22日)是来自苏联境内俄罗斯的钢琴家、作曲家及教师。

塔季扬娜·尼古拉耶娃于1924年5月4日出生于布良斯克州的别日察(俄语:Бежица)(今属布良斯克市)。其母是专业钢琴家,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从学于著名教育家亚历山大·哥登怀瑟;其父是业余小提琴家与大提琴家。1950年,为纪念巴赫之逝世二百周年,德国莱比锡举办了首届国际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大赛(英语:International Johann Sebastian Bach Competition),尼古拉耶娃于中获一等奖。当时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在评审组中,后为她撰写了一套《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并题献给她——此曲集一直是她钢琴曲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尼古拉耶娃还录制过自己版本的普罗科菲耶夫《彼得和狼》的录音。

尼古拉耶娃曾担任国际柴可夫斯基比赛和利兹钢琴比赛等国际比赛的评审委员。她并是尼科莱·卢甘斯基的老师,在去世前不久,她还称卢甘斯基为一代代伟大的俄罗斯钢琴家中之“下一个”。她还教过希夫·安德拉斯,是为其于魏玛的弗朗茨·李斯特音乐学院(英语:Hochschule für Musik Franz Liszt, Weimar)任教暑期课程时的学生。一次她在旧金山赫伯斯特剧院(英语:Herbst Theatre)表演肖斯塔科维奇为其创作套曲中的一首赋格,其间突发脑溢血,于1993年11月22日在旧金山去世。

正如詹姆士·坎贝尔·梅图恩在讣告中所言:“然而,除了肖斯塔科维奇,塔季扬娜·尼古拉耶娃也将作为巴赫的演奏者为人所记忆,她将对风格的考虑抛到天边,并且以不可抑制的音乐智慧以及对她选择的乐器长处的了解来演奏巴赫的音乐。”

相关

  • 模糊集模糊集是模糊数学上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数学上普通集合的扩展。给定一个论域 U {\displaystyle U} ,那么从
  • 约翰岛坐标:56°24′35″N 143°22′53″E / 56.40972°N 143.38139°E / 56.40972; 143.38139约翰岛是俄罗斯的小型岛屿,位于鄂霍次克海,长度1.6公里,阔度850米,由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 美国新河入口海怪尸体美国新河入口海怪尸体(英语:New River Inlet Carcass)是指1885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卢西亚县新河入口发现的大型神秘海洋生物尸体。美国新河入口海怪尸体最先被目击者戈登发现,
  • 格里·诺伊格鲍尔格哈特“格里”·诺伊格鲍尔(英语:Gerhart "Gerry" Neugebauer,1932年9月3日-2014年9月26日),美国天文学家,在红外天文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诺伊格鲍尔出生于德国哥廷根,他是
  • 戴盟戴盟(1924年4月-2019年11月26日),男,原名王振鸿,笔名叶虹、田野红,江苏盐城人,中国诗词家,茶学家,书法家。浙江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曾任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委员会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192
  • 陈全 (永乐进士)陈全,字果之,号蒙庵,福建长乐人,明朝榜眼、政治人物。永乐四年,其中进士一甲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侍讲。善于诗文,传有《蒙庵集》。
  • 高光度紅新星高光度紅新星(缩写为)被认为是两颗恒星合并所造成的爆炸现象。它们的特征是有明显的红色,和光度曲线在红外线区反复的回到原来的光度逗留和徘徊。不要将高光度紅新星与标准的新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的水声研究室、空气声学研究室、超声学研究室。主要从事声学和信号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特
  • 克劳斯-坎普萨诺超大类星体群克劳斯-坎普萨诺超大类星体群 (CCLQG;亦称LQG 3 或 U1.28)是一个超大类星体群,由34个类星体组成,横跨20亿光年,是可观测宇宙中已知最大超级结构之一。它坐落于Huge-LQG旁边。它在1
  • CEC消费者电子控制(英语:CEC, Consumer Electronics Control)是一个 HDMI 特性,设计允许用户只用一个遥控器,就能通过 HDMI 控制所有连接的设备 。例如,用 电视机遥控器控制机顶盒 或DVD播放机。最多可控制 15 个设备。CEC 也允许启用了 CEC 的设备无用户干预互相控制。:§CEC-3.1CEC 是一个单线双向串行总线,基于CENELEC 标准的 AV.link 协议完成远程控制功能。 尽管 CEC 在产品中的实现是可选的,但 CEC 硬件线路是强制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