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州韵白话文
✍ dations ◷ 2025-07-15 04:26:08 #中州韵白话文
中州韵,又称韵白,是指在明代中原地区使用的方言。中州韵在元末是以《中原音韵》韵书为参考的。到了明初,又以《洪武正韵》为依据。是明代主流官话。在宋代之前,官方文书乃至民间书信,均是采用文言文。白话文是村野鄙夫之语,在文学等各个方面没有痕迹。宋代教育发达,白话的使用范围极其有限。元代北曲流行,其词汇以白话为主,字音则载于民间韵书《中原音韵》中,作为唱白,于当地各阶层人皆明白易懂,并造就大量近代早期白话文文献,流传至今。如《中原音韵》所录,当时北曲所用方言不存入声。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之后,制定《洪武正韵》作为官方韵书。明代各地戏曲亦始广泛使用韵白读书音。然而北曲由于历史原因并未完全使用读书音,依旧以《中原音韵》为发音参考,形成“南尊《洪武》,北尊《中原》”之格局,以此“韵白”所指亦常兼含二者。二者最大区别在于南派韵白存有入声而北派以《中原音韵》方式归诸平上去。由于明初湖广等地的战乱,人口减少,因此出现中原人口大量往湖广移民。因此当时湖广话逐渐靠近韵白的发音。明代的主要白话文小说《水浒传》、《西游记》均是以韵白为主要文体形式。昆曲中,韵白属于上韵,戏剧中读过书的上层社会人物多用韵白。另外,明代的官话也是接近韵白的口音。明清时,韵白虽具官方地位,京白口语作为局部通行俗语亦有一定影响力。清末,京白通行度大为上升。但是由于戏剧的发展,清代韵白影响仍不微。京剧中,韵白也是上韵,是上层人物使用的韵白,底层使用京白。1932年民国正式以京白为国语,韵白之官方地位以此而废。民国初期制定标准语的时候,考虑过京音和老国音,并一度以老国音为正音。京音就是参考京白的语音体系,国音就是北京式的韵白,分尖团,带有入声。1932年,京国之争之后,这种语音体系被废弃,政府开始推行京白。多种中国戏剧称其舞台语言承袭自“中原音韵”。例如,粤剧至今仍有古腔“中州音”念白。
相关
- 盎格鲁萨克逊人盎格鲁-撒克逊(英语:Anglo-Saxon) 是个统称,通常用来形容5世纪初到1066年诺曼征服之间,生活于大不列颠东部和南部地区,语言和种族相近的民族。 他们使用非常近似的日耳曼方言,历史
- 小龙虾小龙虾可以指:
- 视盲失明,俗称盲或者瞎,是指由生理或心理原因引发的人体视知觉缺陷。目前对于视觉丧失的程度有多种度量标准,而失明也有许多种定义。完全失明是指人体彻底丧失对于形状和可见光的感
- 阿德里安埃德加·阿德里安,第一代阿德里安男爵,OM,PRS(英语:Edgar Adrian, 1st Baron Adrian,1889年11月30日-1977年8月4日),英国电生理学家,曾任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他和查尔斯
- 威斯特敏斯特坐标:51°29′58″N 0°07′39″W / 51.49944°N 0.12750°W / 51.49944; -0.12750威斯敏斯特圣彼得协同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通称威斯敏斯
- 阴维脉阴维脉,奇经八脉之一。“维”者系也,阴维脉与六阴脉相联系,维系诸阴经。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筑宾穴,沿腿股内侧并足太阴、厥阴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合。《素问·刺腰痛论》:“刺飞阳
- FGF结构 / ECOD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为一个庞大的生长因子蛋白质家族。无脊椎动物以及脊椎动物体内都已发现FGF的存在。FGF在脊椎动物之间具有很强
- 白洞在广义相对论中,白洞(英语:White hole)是一种理论推测出来的时空区域,物质与光线无法进入这个区域中,但是可以从这个区域中向外出现。白洞的性质与黑洞相反,光与物质可以进入黑洞中
- 异柠檬酸异柠檬酸(英语:Isocitric acid)是质子化了的异柠檬酸盐,是三羧酸循环中的一个酶作用物。异柠檬酸是在乌头酸酶的酶促反应下由柠檬酸生成的,在异柠檬酸脱氢酶的作用下形成草酰琥珀
- 天文卫星人造卫星,在不产生歧义的情况下亦称卫星,是由人类建造的航天器的一种,是数量最多的一种。人造卫星以太空飞行载具如运载火箭、航天飞机等发射到太空中,像天然卫星一样环绕地球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