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州韵白话文
✍ dations ◷ 2025-04-25 19:07:13 #中州韵白话文
中州韵,又称韵白,是指在明代中原地区使用的方言。中州韵在元末是以《中原音韵》韵书为参考的。到了明初,又以《洪武正韵》为依据。是明代主流官话。在宋代之前,官方文书乃至民间书信,均是采用文言文。白话文是村野鄙夫之语,在文学等各个方面没有痕迹。宋代教育发达,白话的使用范围极其有限。元代北曲流行,其词汇以白话为主,字音则载于民间韵书《中原音韵》中,作为唱白,于当地各阶层人皆明白易懂,并造就大量近代早期白话文文献,流传至今。如《中原音韵》所录,当时北曲所用方言不存入声。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之后,制定《洪武正韵》作为官方韵书。明代各地戏曲亦始广泛使用韵白读书音。然而北曲由于历史原因并未完全使用读书音,依旧以《中原音韵》为发音参考,形成“南尊《洪武》,北尊《中原》”之格局,以此“韵白”所指亦常兼含二者。二者最大区别在于南派韵白存有入声而北派以《中原音韵》方式归诸平上去。由于明初湖广等地的战乱,人口减少,因此出现中原人口大量往湖广移民。因此当时湖广话逐渐靠近韵白的发音。明代的主要白话文小说《水浒传》、《西游记》均是以韵白为主要文体形式。昆曲中,韵白属于上韵,戏剧中读过书的上层社会人物多用韵白。另外,明代的官话也是接近韵白的口音。明清时,韵白虽具官方地位,京白口语作为局部通行俗语亦有一定影响力。清末,京白通行度大为上升。但是由于戏剧的发展,清代韵白影响仍不微。京剧中,韵白也是上韵,是上层人物使用的韵白,底层使用京白。1932年民国正式以京白为国语,韵白之官方地位以此而废。民国初期制定标准语的时候,考虑过京音和老国音,并一度以老国音为正音。京音就是参考京白的语音体系,国音就是北京式的韵白,分尖团,带有入声。1932年,京国之争之后,这种语音体系被废弃,政府开始推行京白。多种中国戏剧称其舞台语言承袭自“中原音韵”。例如,粤剧至今仍有古腔“中州音”念白。
相关
- 震颤颤抖或震颤(英语:Tremor)是身体部位因不自主肌肉收缩而造成的震动。最常发生在手部;通常是心脉所致,是正常生理现象。不过震颤严重者可能患有疾病。
- 人 (消歧义)人可以指:
- 化学结构化学中,反应机理用来描述某一化学变化所经由的全部基元反应。虽然整个化学变化所发生的物质转变可能很明显,但为了探明这一过程的反应机理,常常需要实验来验证。机理详细描述了
- 福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福利在历史上经历过各种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是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福利的部门。在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满足
- 热舒适性热舒适性(Thermal comfort)为人体对温度、湿度、风速等物理环境的感受与喜好状态,可以透过主观评估(ASHRAE 55(英语:ASHRAE 55))的方式来确认,不仅影响人体的工作效率,更可能造成健康
- 继子继亲是亲属的一种,是指生父与生母离异或父母其中一方逝世后,子女跟随其中一方。再婚配偶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孩子和再婚配偶自身儿女之间的关系。其再婚配偶对于孩子就是继父
- span class=nowrapRuClsub3/sub/span三氯化钌,分子式为RuCl3。一般所指的“三氯化钌”多指三氯化钌的水合物RuCl3·xH2O。无水三氯化钌和它的水合物均为棕黑色固体。三氯化钌的水合物通常是三水合物。这是一种钌
- 贝克尔古斯塔沃·阿道夫·贝克尔(西班牙语:Gustavo Adolfo Bécquer,1836年2月17日-1870年12月22日)是西班牙浪漫主义诗人,短篇小说作家,剧作家,文学艺术评论家和专栏作家。他是西班牙文学
- CBDB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或称中国历代人物传记数据库(China Biographical Database,即CBDB),是互联网上系统性地收入中国历史上所有重要的传记资料的关系型资料库。中国历代人物
- 吴敬梓吴敬梓(1701年-1754年11月),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安徽滁全椒人,清代现实主义小说家。又因自故乡安徽全椒移居江苏江宁(今南京市),所以自称“秦淮寓客”。《儒林外史》作者。《儒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