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靖

✍ dations ◷ 2025-08-09 20:00:36 #绥靖
绥靖主义(汉语拼音:suíjìng;注音符号:ㄙㄨㄟ ㄐㄧㄥˋ;英语:Appeasement,“慰抚”之意。),以绥(安抚)的手段促使靖(局势安定),又称为姑息主义。绥靖政策是一种通过在某些可能导致战争的事务上作出让步来避免战争的外交政策。汉语中,这个词一般用于贬义,一般是指1930年代英、美等一战战胜国纵容日本侵华的政策或英法纵容纳粹德国在欧洲吞并其他国家。战前,中华民国政府在中国大陆时期曾设立过多个“绥靖公署”,所辖区域即绥靖区。负责在作战区域或非作战区负责指挥局部战争,组织训练兵员,徴集军粮,并全权指挥其所辖省县级行政机关。对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采取绥靖政策原因,现在有多种解读: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之初,美英对日本侵华不加反对,一般认为,美英是在指望日本北上进攻苏联。1932年美国虽然宣布“不承认主义”,反对日本破坏门户开放政策和《九国公约》,但同时,美国并没有对日进行经济制裁,因此美国国内的私营企业依然可以畅通无阻的把废钢、石油等物质销往日本。美国这种既指责又不采取制裁行动的政策一直延续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4个月,直到1941年7月才冻结日本在美资产,8月才签署贸易制裁法令,该项法令被认为是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的直接原因。英国也一再容忍日本,如英法控制下的国际联盟,也未对日经济制裁,在国际联盟通过决议指责日本后,日本单方面退出国际联盟,法西斯国家的强硬和英法的软弱对比鲜明。1939年7月,英日更是直接签订了有田-克莱琪协议,这一协定可说是慕尼黑阴谋在远东的前奏曲。绥靖政策在欧洲的推行,以英法对德绥靖为主要内容,英国为主导。1935年3月,德国退出裁军会议,由原先的秘密扩军转变成公开且大规模地扩军备战。英国与德国缔结《英德海军协定》。1935年1月,法国与意大利签定罗马协定(英语:Franco-Italian Agreement of 1935),怂恿意大利于10月挑起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英法操纵国联虽然不得不宣布对意大利经济制裁,但没有实施两项重要措施,即禁运石油和封锁苏伊士运河。1936年5月,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1935年8月通过的美国中立法,在1939年11月作了修改之后是绥靖政策的变种。1936年3月,德军进入莱茵非武装区,英法按兵不动。8月德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英法则推行不干涉政策,客观上是纵容干涉者,结果,共产主义领导的西班牙共和国被颠覆,德国借西班牙战场完成了军事实验。此时,考虑到苏、法、捷三国彼此签订了互助条约,加上英法之间也有互助义务,斯大林曾建议,建立一个英、法、苏、捷反对纳粹德国的联合阵线,并制定一项对付德国的联合军事计划。可是,英法因为斯大林是共产主义者的缘故,不仅对此不热心,而且于1938年10月,把慕尼黑协定强加给捷克斯洛伐克,让德国获得了苏台德地区,史称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最极端的表现。英法企图利用纳粹德国抑制苏联,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此后,英法相继同德国发表了带有互不侵犯性质的《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而希特勒则得寸进尺,1939年3月,德国又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国扬言进攻波兰,但即使在这个时候,英法依然采用绥靖政策,没有及时干预。最后,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但英法依然在前八个月宣而不战,使得波兰快速沦陷,而且德国在占领波兰后得以重整军队。1938年8月,慕尼黑阴谋发生之后,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于1938年8月,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国可以集中应付西线攻略,而苏联争取了时间备战,同时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西方国家。1939年9月,德军对波兰发动突袭,波兰国土大片沦陷,苏联以保卫“西部边界安全”为借口与目的,陆续侵略东欧诸国,建立战争防备缓冲带,称为“东方战线”。1941年6月22日,德国没有继续袭击英国,反而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进攻,苏联的绥靖政策也最终破灭。

相关

  • 液体液体(英语:Liquid)是物质的四个基本状态之一(其它状态有固体、气体、等离子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体积,具有移动与转动等运动性。液体是由经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在一起的微小振动
  • 宗教语言问题宗教语言问题关注的是,如果人们认可传统观念中上帝的无形性、无限性和永恒性,对上帝的探讨是否还有意义。这种传统观念加大了用语言描述上帝的困难,使得宗教语言很可能因此而毫
  • 哈勃超深空哈勃超深空(英文:Hubble Ultra Deep Field,HUDF)是一张外太空照片,显示的是天炉座的一小部分。该照片由哈勃空间望远镜于2003年9月24日至2004年1月16日期间得到的数据累积而成的,
  • 促红细胞生成素1BUY, 1CN4, 1EER· hormone activity · protein binding· 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 from RNA polymerase II promoter · signal transduction · embryo implant
  • 半合子半合子(hemizygote):在二倍体生物中,有分别来自于父亲和母亲的两套基因组。而只存在于其中一个基因组上的基因就称为半合子。
  • 茯苓茯苓(拉丁文:Poria),又称玉灵、茯灵、万灵桂、茯菟、茯苓神、伏灵,是拟层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常寄生在松树根上,形如甘薯,球状,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内部粉色或白色,精制后称为白
  • 儒略年儒略年(符号:a)是天文学中测量时间的测量单位,定义的数值为365.25天,每天为国际单位的86400秒,总数为31,557,600秒。这个数值是西方社会早期使用儒略历中年的平均长度,并且是这个单
  • 山脉列表山脉列表,依照“洲”顺序排列,包括现已发现和命名的天体的山脉。
  • 732年晋国曲沃之乱开始,前745年晋昭侯把曲沃(在今中国山西省曲沃县)封给其叔成师。前739年晋大臣潘父弑杀了晋昭侯,迎立曲沃桓叔。晋人发兵攻桓叔,桓叔退回曲沃。晋人共立昭侯子公子平
  • 成宗元贞:1295年-1297年二月元成宗铁穆耳(蒙古语: ᠲᠡᠮᠦᠷ,鲍培转写:Temür,西里尔字母:Төмөр;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是元朝第二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六位大汗,1294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