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硫灯

✍ dations ◷ 2025-09-08 23:04:05 #硫,气体放电灯

微波硫灯(也称硫灯),是一种高效全光谱无极灯,利用2450MHz的微波辐射来激发石英泡壳内的发光物质硫,使它产生连续光谱,用于照明。该技术最早出现在1990年代,但直到2005年微波硫灯才开始商业应用。

微波硫灯包含一个大约30mm左右石英球泡,球泡中含有几毫克的硫粉末和氩气。球泡置于一个金属网的微波谐振腔中。一个磁控管发射2.45GHz的微波,通过波导轰击球泡。微波能量激发气体达到5个标准大气压,使硫被加热到极高温度形成等离子发光。由于微波硫灯工作时温度极高,需要足够的散热措施以防止球泡熔化。

因为硫会与金属电极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硫灯无法采用传统的带电极的结构。硫灯灯泡的寿命大约6万小时,但磁电管的设计寿命目前只有1.5—2万小时。除荧光灯外,微波硫灯比其他气体放电类电光源具有更短的预热时间,并且切断电源后5分钟内就能够重新启动。

第一个原型灯是5.9千瓦的灯,具有每瓦80流明的发光效率。第一个生产的型号分别为每瓦96.4流明。后来的型号采用能够取消冷却风扇,提高发光效率达到每瓦100流明。

等离子态的硫主要成分是双硫原子结构(S2),因此微波硫灯属于分子激发发光,而不是原子激发。这样所激发的光谱是连续的,并且完整覆盖可见光谱。大约73%的发光落在可见光谱范围,而有害的紫外线成分不到1%。所发出的光非常接近太阳光。这些特点都是其他人造光源所无法比拟的。

光谱输出峰值在510纳米,色温大约6000开尔文,CRI为79。即使把光输出调低到15%,也不会影响发光质量。利用滤波片或在灯泡中添加其他化学元素可以对发光质量作进一步改善。

微波硫灯具有高光效(η>85lm/w)、长寿命(>40000小时)、光谱连续、光色好(色温6000-7000K,显色指数Ra>75)、无汞污染、良好的流明维持率、瞬时启动、低紫外和红外输出、发光体小等优点。

微波硫灯的功率比较大,都在千瓦以上,主要适用于大范围室外照明。

相关

  • 储蓄宿主自然宿主(natural reservoir,亦作reservoir host),又名存储宿主、保虫宿主或储蓄宿主,是一个流行病学或感染性生态学(英语:disease ecology)的专有名词,指病原体天然栖息及繁殖,又或赖
  • 耕地耕地在地理学上是指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地球上1亿480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中大约有3100万是可耕地,但目前可耕地面积正以每年1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流失。而耕地流失的主因
  • HCNO雷酸,是一种化合物,分子式为HCNO。它的银盐在1800年由爱德华·查尔斯·霍华德(Edward Charles Howard)发现,后来在1824年由尤斯图斯·冯·李比希进行了研究。它是一种有机酸,是异
  • 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是一类化学反应的总称(通常是指无机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反应物经过化学反应生成一种产物。例如,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就是化合反应。通常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 联邦共和国联邦共和国(federal republic)是指实施联邦制的共和制国家。共和制是指拥有民选国家领导人,而非君主的国家。在联邦共和国,联邦政府和各个地方政府之间有权力分工。虽然不同国家
  • 乙肝歧视乙肝歧视是指中国社会现存的对健康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下简称携带者)的一种歧视现象。在所有歧视中,最严重的是就业歧视。事实上,调查表明中国乙肝携带者受到的就业歧视是所有就业
  • 木卫木星拥有79颗已确认的天然卫星,是太阳系内拥有最大卫星系统的行星。当中最大的4颗,统称伽利略卫星,由伽利略于1610年发现,这是首次(除了月球)发现不是围绕太阳的天体。19世纪末起,
  • 鹞鹰演习鹞鹰(英语:Foal Eagle,韩语:독수리 연습),是美军与大韩民国国军的年度三军联合军演,始于1961年。2001年起,这项军演与美韩的另一项军演RSOI(后来改名为关键决断)同时举行。相比RSOI,鹞
  • 吴镇吴镇(1280年-1354年),中国元代画家,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沙弥等,中国浙江省嘉兴魏塘桥(今嘉善县魏塘街道)人。与黄公望、王蒙、倪瓒并称“元四家”。父吴禾,祖吴泽,曾祖吴寰,高祖吴潜。
  • 四极子四极子(英语:Quadrupole)是指一种电荷、电流或产生引力的质点等场源在空间中分布模式。四极子是一种特殊的空间分布,对于一般分布而言,四极子可以是其多极展开的一部分。四极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