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阿鲁群岛
✍ dations ◷ 2025-08-13 19:04:08 #阿鲁群岛
阿鲁群岛(印尼语:Kepulauan Aru)是大洋洲的一组约95个低洼岛屿组成的群岛,位于印尼东部的马鲁古省。群岛同时也是马鲁古省下的一个县。行政上,阿鲁群岛属于阿鲁群岛县(印尼语:Kabupaten Kepulauan Aru)管辖,县治位于群岛西北瓦马尔岛(Warmar)上的多波。自1999年苏哈托下台以来,印尼中央对地方政府放权,印尼议会通过了2003年第40号法令成立阿鲁群岛县,从中马鲁古县分出.阿鲁群岛县下设7个区(Kecamatan):阿鲁群岛在马鲁古群岛的最东端,位于阿拉弗拉海西北,介于新几内亚岛和澳大利亚之间。最大岛屿是特朗岸岛,主要城镇和港口多波在靠近沃坎岛的瓦马尔岛(Warmar)上,其他主要岛屿有科布罗尔岛、马伊库尔岛。地质上,该群岛是澳大利亚洲的一部分,和新几内亚岛、塔宁巴尔群岛、塔斯马尼亚岛和帝汶岛同在印度-澳洲板块。群岛由热带亚热带湿润阔叶林(英语: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moist broadleaf forests)、热带草原、红树林混合而成的植被覆盖。群岛在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大陆架上,冰河时期海平面下降时,作为陆桥连接澳大利亚大陆和新几内亚岛。阿鲁群岛的植物群和动物群是属于澳大利亚生态区,尤与新畿内亚关系密切。阿鲁群岛的居民为马来人和巴布亚人的混合血统,土著居民使用14种语言,皆是核心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群的语言。居民中大部分是基督徒,穆斯林很少,1993年的资料表示90%的居民信奉新教,6%信奉天主教,伊斯兰教信徒只有4%。伊斯兰教被认为是15世纪末期传入群岛,荷兰人在17-18世纪带来了基督教,但是信教人口在20世纪才大量转变
。阿鲁群岛古属哑鲁国,过往都有跟中国及邻近岛国有贸易往来。及至17世纪,开始被欧洲列强占领。最初,荷兰东印度公司与其他贸易团体开始活跃,并进而影响其内部事务。1623年,阿鲁群岛沦为荷兰的殖民地。1857年,阿弗雷德·罗素·华莱士到达阿鲁群岛。透过观察当地生物的生态,华莱士得出了阿鲁群岛在过往冰河时期时,曾经是动物前往新畿内亚的陆桥。他的研究,划定了今日生物学上的华莱士线。珍珠养殖是群岛居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国家媒体指责阿鲁群岛的珍珠业维持着剥削性的债务结构,潜水采珠从业者与雇佣商存在不平等关系
。其他的出口产品包括西米、椰子、烟草、珍珠母、海鲜(如干海参)、玳瑁和极乐鸟羽毛等。2011年11月,印度尼西亚政府在阿鲁群岛以西200 km处同BP石油公司签订了两项油气生产合同,两个相邻的油气田(West Aru I和West Aru II)覆盖16,400平方千米的海域,水深在200-2,500米之间。
相关
- 马其顿阿吉德王朝陆军马其顿阿吉德王朝陆军,是古代马其顿王国阿吉德王朝的陆上武装力量,在马其顿腓力二世军事改革后首次在历史中展现出这股显赫的军事实力,并由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大帝发扬光大,它被认
- 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英语: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缩写:TEM、CTEM),简称透射电镜,是把经加速和聚集的电子束投射到非常薄的样品上,电子与样品中的原子碰撞而改变方向,从而产生
- 牙桥牙桥(英语:Dental Bridge)是一种固定假牙,弥补缺失的牙齿。缺齿位置的假牙借助相邻的牙齿制作的牙套固定,由于两旁的牙齿充当桥墩的角色,而连接的假牙则为桥面,所以称为牙桥。牙桥
- 电磁相互作用电磁力(英语:electromagnetic force)是处于电场、磁场或电磁场的带电粒子所受到的作用力。大自然的四种基本力中,电磁力是其中一种,其它三种是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引力。光子是
- 史努比史努比(英语:Snoopy)是美国漫画家查尔斯·舒尔茨从1950年代起连载的漫画作品《花生漫画》中,由主人翁查理·布朗饲养的一只外观为黑白花色的小猎犬。它是《花生漫画》里代表性的
- 产权国际产权指数(英语:International Property Rights Index)是由产权联盟每年发布的。这个指数调查和排名世界各国的个人权利和拥有私有财产的权利。
- 檀君朝鲜/《桓檀古记》是一部有关东北亚及朝鲜半岛传说时代的书籍。此书由太白教教徒桂延寿和李沂于日韩合并后第二年的1911年编写,1979年出版印刷,主要描述帝释桓因之子桓雄降临和檀君
- 食蟹海豹食蟹海豹(学名:Lobodon carcinophagus),也称锯齿海豹,是分布于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的一种海豹。成年雄性食蟹海豹体长2.16~2.41米;雌性2.03~2.41米,重200~300公斤。嘴脸甚长。颊齿复杂,上
- 吴有训吴有训(1897年4月2日-1977年11月30日),字正之,江西高安人,中国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先驱。光绪二十三年三月初一日(1897年4月2日)生于江西省高安市石溪吴村。自幼在私塾读
- 北京法政大学国立北京法政大学,常简称为北京法政大学,是一所已不存在的大学。北京法政大学的前身是1912年由京师法律学堂、京师法政学堂,以及京师财政学堂三校合并成立的“北京法政专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