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住房问题与中国的土地问题交织在一起,而自1980年代开始,中国大陆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人口由农村移居城市。至2010年代,六成人口居住于城市之中。在这一背景下,住房问题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中国大陆地区城市中的房价收入比排名世界14,约为23%,2015年平均房价每平方8500元,按月工资4000计算需要两个人不吃不喝工作9年才能买的起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另一方面,包括农村在内,中国89%的家庭拥有自己的房产。现行土地制度下,城市房屋的业主仅拥有房屋产权和70年的土地使用权,并且需一次性缴纳完70年的房产税。同时,中国地方政府高度依赖高价出让土地获取财政收入,包括各种杂税,最终房价的60%成为政府的收入,相比股票债券投资房产有着更高的回报以及更低的风险,导致大量的资金涌入房市,这些都会抬高房价。
1999年4月3日中国国务院制定了住房公积金条例,职工每月从工资中上缴一定比例给银行,这些资金属于职工个人,用以解决住房问题,不得挪作其他用途,企业也提供一定的住房公积金补贴。
2003年,中国国土部门出台了《关于清理各类园区用地加强土地供应调控的紧急通知》,停止别墅类用地的土地供应。自改革开放后中国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北京市的房价上涨最快,2003年到2013年上涨了7倍。通货膨胀也会抬高房价,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深圳的房价曾下跌了39%,但又回涨回来。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召开的中国中央经济会议提出“化解房地产库存”,会议提出靠农民工市民化消化掉三、四线城市住房和鼓励中产阶级以上人群多买房,开发租赁市场两个想法。中国有超过1.7亿外出打工的农民工,2014年有超过3500万的农民工举家外出,相比跨省打工的农民工,留在省内打工的更容易拖家带口,也更有买房的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显示改善生活和子女教育是最重要的,除了高房价之外,新市民的社会福利也难以保障。对此中央还鼓励开发商降价,提出使房价回到合理价格,同时减少买房限制,鼓励个人投资房产。部分地方还出台了价格补贴,但与高房价和政府土地收入相比依然是天方夜谭。会议还提出户籍改革: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使他们形成买房需求。
2015年11月末,中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达6.96亿平方米,按照人均住房面积30平米计算,这些空房可容纳0.22亿人居住,这不包括在建住房和已经批准建设,如果加上建设中的51亿平方米房产面积算和71亿平方米的已批未建住房房产面积,库存共计134亿平方米。分析认为社会消费水平最高的60后、70后,而他们的子女大多都是“独一代”,他们长大成人后将继承父母和祖父母的房子,拥有多套房子,届时空房将会变得很多,而政府也会从卖地获得钱改为抽房产税获得资金,而房子的管理与开支与折旧将会造成持房者的巨大麻烦,因此必然会陷入供过于求的状态,这可能会引发更强的下跌压力。
2016年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二、三、四线城市库存情况严重。房产销售下跌后,开始转向较可负担的中小城市。但是到了2018年初开始,三、四线城市房价经成长后,也已经达到平台期,特大城市均价则已经面临下跌的状况,下跌的状态下,房产本身的折价会导致房产本身属于负债,因此房地产市场大规模遇冷,也造成经济不景气的问题。
中国中部和东北预估2015年平均工资45000元/每年,平均每月3750元;丝绸之路经济带略高于中部,中国西部预估2015年平均工资49000元/每年,平均每月4000元;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平均工资每月6500元。房屋均价是每平方8500元。虽然在二三线城市房价不会太高,但普遍收入过低,除去生活消费,不会有太多的积蓄。2015年中国中央银行的调查显示,过半群众认为房价过高难以接受而且房价基本不变。世界银行1998年对96个地区的统计资料显示:家庭收入在999美元以下的国家,房价收入比平均数为13.2;家庭收入在3000美元-3999美元的国家,房价收入比平均数为9;家庭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上的国家,房价收入比平均数为5.6。中国大陆地区房价收入比排名世界14,约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