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缪尔吸附模型

✍ dations ◷ 2024-12-23 01:47:31 #朗缪尔吸附模型

朗缪尔吸附模型(英语:Langmuir adsorption model)也常被称为朗缪尔吸附等温式。这一模型假设在等温吸附过程中,吸附质的分子与理想气体的分子类似,吸附和解吸是一对可逆过程。也解释了吸附质的分压 p A {displaystyle p_{A}} 与固体吸附剂上吸附质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吸附剂被假设为一个理想的固体表面,具有一系列能够与吸附质结合的位点。这种结合被视作气相的吸附质分子 A g {displaystyle A_{text{g}}} 和空的位点S的相互作用。

这种化学反应就形成了一个被吸附的物种 A ad {displaystyle A_{text{ad}}} ,这一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即为 K eq {displaystyle K_{text{eq}}} :

从这些基本假设出发,可以通过化学动力学、热力学和统计力学分别推导出朗缪尔吸附模型的数学表达,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 θ A {displaystyle theta _{A}} 指的是吸附位点的覆盖率,比如认为当气体分子在均相的平表面上形成单分子层时的总体积为 V m {displaystyle V_{text{m}}} ,那么覆盖率就是被吸附分子的体积V与总体积的比值。

1916年欧文·朗缪尔针对简单表面的吸附,发表了这一模型。他假设给定的表面有一些“黏性”的位点,可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可以与吸附质分子结合。气态分子撞击固体表面时,不再弹回,而是以组成固体的类似形式留在表面。

朗缪尔发表了两篇论文确认了自己的假设:吸附的薄膜厚度并没有超过单分子厚度。第一篇包括了电子发射的结果第二篇则测量了液体分子在固体表面吸附的结果。他也注意到了固体表面和第一层吸附质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远大于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吸引力。

以下假设仅针对最简单的吸附情况:一种吸附质分子吸附在具有一系列相同位点的固体表面上

朗缪尔吸附模型在许多情况下都会出现明显偏差,一方面是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吸附剂的表面粗糙度。粗糙的非均匀表面具有多种可用于吸附的位点类型,且吸附热等参数因位点而异。此外,比表面积是个与比例相关的量,该参数不存在单个真值因此,使用不同的探针分子通常会导致获得不同的表面积数值,从而导致实验结果间的比较问题。

朗缪尔模型还忽略了吸附质/吸附质的相互作用。实验上,在吸附热数据中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吸附质/吸附质相互作用。相邻的被吸附分子之间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可能会使一个吸附质分子附近的吸附变得有利,极大地影响高覆盖率时的吸附行为。在间接相互作用中,吸附质会改变了吸附位点周围的表面,反过来影响了附近其他吸附质分子的吸附。

相关

  • 卡尔文途径卡尔文循环(英语:Calvin cycle,或简称卡氏循环,又译作开尔文循环)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梅尔文·卡尔文、安德鲁·本森和詹姆士·巴沙姆 3 人发现。梅尔文·卡尔文于1961年
  • 底特律围城战坐标:42°19′49″N 83°02′55″W / 42.33015°N 83.04874°W / 42.33015; -83.04874底特律围城战(Siege of Detroit、the Surrender of Detroit、Battle of Fort Detroit)亦
  • 哈维·巴恩斯哈维·巴恩斯(英语:Harvey Lewis Barnes;1997年12月9日-)是一位英格兰的职业足球运动员,司职前腰,也可司职边锋,现效力于英超的莱斯特城。他的父亲也曾是一位职业足球运动员。
  • 弗拉迪米尔·斯米尔诺夫弗拉基米尔·伊凡诺维奇·斯米尔诺夫 (俄语:Влади́мир Ива́нович Смирно́в,1887年6月10日-1974年2月11日)是一位在纯粹数学及应用数学均有极大贡献的
  • 格但斯克港格但斯克港是波兰城市格但斯克的港口,位于波罗的海格但斯克湾沿岸。格但斯克港分为内港和外港两个港区。内港主要供散货船和客船使用。外港位于格但斯克港北部,包括煤码头、油
  • 伽罗瓦群伽罗瓦群(法语:Groupe de Galois)是抽象代数中域论的概念,表示与某个类型的域扩张相伴的群,是伽罗瓦理论的基础概念。域扩张源于多项式。通过伽罗瓦群研究域扩张以及多项式的理论
  • 程处弼程处弼,唐朝开国大将程知节第三子。官至右金吾将军、汴州刺史,封广平郡开国公。母清河崔氏(隋开皇十三年(593年)—唐显庆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659年1月19日))。按陈子昂文集中的《为
  • 明玉珍夏太祖明玉珍(1328年10月2日-1366年3月17日),父亲明学文,母亲赵氏,中国湖北随州人,是元末民变领袖,元末明夏政权的创建者。他在22岁时参加徐寿辉领导的徐宋红巾军,任统军元帅。后奉命
  • 腓特烈·摩斯腓特烈·摩斯(全名卡尔·腓特烈·克里斯蒂安·摩斯,德语:Carl Friedrich Christian Mohs;1773年1月29日-1839年9月29日),德国地质学家、矿物学家。其最著名的成就是提出了摩氏硬度
  • 时差 (项目管理)在项目管理中时差或浮动时间(Float)是指工作或线路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即在项目网络图中时差的延误不会造成紧后工作(自由时差或自由浮动时间)和总工期(总时差或总浮动时间)的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