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333行动

✍ dations ◷ 2025-02-26 05:12:52 #风暴333行动

Emblema KGB.svg 克格勃

Red star.svg 格鲁乌特种部队

USSR Airborn troops flag.svg 苏联空降军

风暴333行动(俄语:Шторм-333)是1979年12月27日苏联军队刺杀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哈菲佐拉·阿明的行动代号,该行动获得了成功。阿尔法特种部队的退伍军人称此次行动为部队中最成功的行动之一。

1979年12月8日,苏共首脑勃列日涅夫、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外长葛罗米柯、书记处书记苏斯洛夫以及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在勃列日涅夫办公室召开了会议,决定出兵阿富汗。

12月13日,苏联组建了以副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大将为首的苏联国防部作战指挥组。12月14日作战指挥组抵达与阿富汗接壤的铁尔米兹市(今乌兹别克境内),之后索科洛夫元帅被任命领导这个指挥组,在他的领导下,苏联实施了对阿富汗的出兵。12月16日,苏联军方下达了第40集团军群战地指挥管理动员令。土库曼斯坦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图哈利诺夫中将被任命为第40集团军群司令。

12月11日,克格勃“顶点”别动队附属的两个小组(每组30人)抵达阿富汗巴格拉姆机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连的“穆斯林营”的士兵。空降兵副司令古斯科夫中将下达夺取“橡树目标(总统府)”的任务。然而总统府的守卫有2,000多人,双方兵力悬殊。战斗准备工作进行了两个昼夜,收取情报、绘制目标平面图和总统府警卫系统图。准备完毕之后于12月13日15点30分下达了发起进攻的命令,攻击部队离开巴格拉姆机场前往喀布尔,然而16点却传来“解除战斗”的命令。

另外,“顶点”队成员茨维特科夫、叶洛霍夫事前调试好了射程为450米的狙击步枪,他们在这个距离瞄准阿明射击。他们在喀布尔阿明日常外出经常行走的路线上选择好了一个地点,设置了观察哨。但每次阿明通过之前,沿线会加强警戒。这个狙杀计划也未能实现。

12月16日对阿明进行的暗杀也没有成功,他仅仅受了轻伤,但是他的外甥,安全部门负责人阿萨杜尔·阿明受了重伤,在苏联外科大夫抢救之后,送到了莫斯科。

12月17日入夜前,“顶点”分队和“穆斯林营”奉命开赴坐落在新总统府的达尔-乌尔-阿曼区(英语:Darulaman),决定在阿明返回总统府塔日别克宫(英语:Tajbeg Palace)之后开始行动。“顶点”分队潜入喀布尔,暂时住在苏联大使馆内。12月18日“穆斯林营”开始向喀布尔移动,并在入夜前在指定区域集结。

1979年12月24日,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和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签署的第312/12/001号指令传达到部队,它确定了出兵的具体任务和在阿富汗领土的部署。苏军总参谋部制定计划规定两个机械化步兵师从两个方向进驻,第五师从库什卡、赫拉特、申丹德方向;第108师从铁尔米兹、昆都士方向。同时实施第103空降师登陆,第345团留守喀布尔机场和巴格拉姆机场。12月24日夜,土库曼斯坦军区司令员马克西莫夫上将报告国防部和总参谋部,部队作战准备已经完毕。

12月27日,空降兵部队和第103师各部以及增援的克格勃部队出现在喀布尔的一些重要行政管理机构和关键设施,以加强对这些地方的控制。

塔日别克宫(英语:Tajbeg Palace)是新落成的总统府,总统府的警备系统是精心设计的。阿明的贴身警卫是由亲戚和特别信任的人组成。他们的服装与众不同,帽圈、皮带、手枪套盒袖口一律是白色;第二道防线有7个岗哨,每处有四个哨兵,配有机关枪、掷弹筒、自动步枪,两个小时换一次岗;第三道防线是外环警卫线,部署了3个摩托化步兵营和一个坦克营,分布于塔日别克宫四周。在一处制高点上部署了两辆T-54坦克,它们可以瞄准总统府毗邻地区,并可以用火炮和机关枪射击。警卫队共有2500人。除此之外,附近还驻扎著一个团,装备有12门100毫米高射炮、16门高射机关炮。此外,驻扎在喀布尔的还有两个步兵师、一个坦克旅。

除此之外,塔日别克宫(英语:Tajbeg Palace)坐落在灌木丛生的陡峭山坡。所有能够接近它的周围都布有地雷,唯一一条安全通道昼夜有人把守。坚厚的院墙足以抵挡炮火的袭击。周边都在大口径机枪的射程之内,可谓易守难攻。

12月27日的白天,阿明在豪华的官邸举办盛大的宴会招待人民民主党政治局成员和各部长及家属,他一方面想让人们看看新落成的总统府,一方面也为刚从莫斯科回国的人民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书记潘吉什利(英语:Ghulam Dastagir Panjsheri)接风。他以为通过这次潘吉什利的莫斯科之行,苏联已经认可了他对塔拉基死因的解释和阿富汗领导层的更迭。访问巩固了双边关系,而且苏联也表示在军事领域给予阿富汗广汎的援助,而他丝毫没有察觉到苏联此时就要对他下手。

席间很多人突然感到不适,部分人甚至丧失了知觉。阿明本人也不得不离席。当时就怀疑是有人投毒,阿明的夫人马上传唤总统卫队,并给中央军人医院和苏联大使馆医务室打电话请求援助。当苏联医生和阿富汗医生赶到总统府时,看到横七竖八躺卧著的人们,恢复了知觉的人在疼痛中抽搐,医生们做出判断:集体食物中毒。阿明本人也处于严重昏迷状态,浑身上下脱得只剩下裤衩。于是医生们对阿明进行洗胃、强行排尿,之后注射打吊瓶,一直忙到晚上6点。

负责保卫工作的军官们极度不安,他们抽调阿富汗军人加强内外保安,并联系坦克旅,要求做好应急准备。然而此时阿富汗军队的通道已经被苏联空降部队切断。与此同时,苏军突击部队进攻总统府的时间确定为19点30分。

在行动中,有24个阿尔法特种部队的成员、格鲁乌、35个苏联空降军和30个属于苏联秘密警察的小组“顶点”的成员。另外,还有520名来自苏联特种部队第154独立支队的成员,又称为穆斯林部队,因为这部队只有苏联中亚地区的士兵。格鲁乌和苏联秘密警察的成员都穿上防弹背心和头盔,这些装备被视为十分重要,因为哈菲佐拉·阿明的守卫只配备冲锋枪,不足以穿透苏联军队的防弹装备。而支援部队并不获派头盔和防弹装备。

当突击队接近总统府时,突然枪声大作,科列尼斯科上校立即对特种部队和“穆斯林营”下令开火。于是子弹像雨点般地向塔日别克宫(英语:Tajbeg Palace)倾泻过去。由于总统府周遭都布设了地雷,突击队的装甲运兵车只能沿着唯一的一条通路逼近总统府。当第一辆车闯进总统府大门时,总统府内的重机枪突然开火,车辆被击毁,指挥员阵亡,其他人也受了伤。剩下的人跳下车子,隐蔽起来向总统府开火,并借着冲锋梯向上面攀登。与此同时,喀布尔市内响起阵阵爆炸声,这是克格勃“泽尼特”小组炸毁了通讯设施,切断了首都与外界的联系。

格鲁乌特种部队此时也遇到了总统府内射出来的重机枪火力的阻挡,突击活动在雨点般密集的子弹中进行。卡尔布辛小组最新突破到宫殿下,特战队员跳下坦克,占据宫殿平台。战斗初始异常激烈,负责主攻总统府的是格鲁乌特种部队,“穆斯林营”和其余各部负责外围掩护。高射机枪平射塔日别克宫,23.4毫米的子弹打在墙壁上像橡皮子弹那样被弹回。宫殿里面的机枪继续朝外面扫射,压制住了特种部队。五分钟之后,突击队冲进宫殿。而阿富汗守军向外投掷手榴弹,爆炸的弹片击伤了一些突击队员。此时大楼内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除了从大门冲入宫殿内的,还有从窗户冲进宫殿的突击队员。此时总统府和外界的联系已经被切断。

而此时的苏联大使馆还被蒙在鼓里,当枪响之后不断有伤员抬入大使馆内,大使塔别耶夫给克格勃主席打电话,要求解释喀布尔城内发生的事,而克格勃的答复是:现在无可奉告。天亮之后再解释。于此同时,攻打总统府的外围部队,封锁了总统府的唯一通路,另外一个连和两个自动榴弹炮排不停地轰击阿富汗军队的坦克营,使得阿富汗坦克兵无法接近自己的坦克,然后迫使他们投降。“穆斯林营”抢占了阿富汗高炮部队的设备,俘虏了全体官兵。

宫殿内,阿明的保安部队和贴身保镖殊死抵抗,拒不投降。突击队的高射机枪向总统府和前面的广场平射,二楼起火。阿明的保安部队最初以为进攻者是本国的叛乱部队,后来听到了俄语叫骂声才陆续投降,据说这些保安部队都在苏联军校学习过,也都知道俄语的“脏话”。而早先赶来为食物中毒者治疗的苏联医生们都躲藏起来,起初他们也以为是“圣战者”打过来了,后来才知道是“自己人”。此时的阿明,只穿着短裤和背心,胳膊上的吊瓶还挂在上面,他一手拿着吊瓶走来走去。苏联医生见状,赶紧跑上去,拔出针头,并按住伤口。此时阿明的五岁儿子不知道从哪里哭喊著跑出来,父子两人抱在一起,依墙坐下。

此时此刻,阿明还相信苏联在他那一边,甚至对他的副官说:“苏联会帮助我们的”,副官回答说攻击他们的是苏联军队,哈菲佐拉·阿明立即反驳说这是谎言,但在哈菲佐拉·阿明随后联络阿富汗军队总参谋长失败后,他喃喃自语地说:“我猜中了,一切都是真的”。

总统府内的战斗持续了43分钟。战斗结束后,阿明和他的两个儿子被打死,女儿重伤致残,他的妻子也受伤。除此之外超过250个阿富汗人在事件中死亡,包括他大部分的守卫,塔日别克宫的一部分也被火烧毁。苏联方面,格鲁乌特种部队有5人阵亡,其余人几乎都负伤,但是轻伤者一直在坚持战斗,“穆斯林营”有5人阵亡,35人受伤。除此之外,加上第二天的零星枪战以及运输飞机的坠毁,苏联方面在这此行动中,总共丧生20余人。

喀布尔电台在总统府被攻占之后宣布,根据革命法庭决定,叛徒哈菲佐拉·阿明被处以死刑,并被执行。之后又播放了巴布拉克·卡尔迈勒的《告阿富汗人民书》。内容里说到:今天阿明及其走狗们拷打逼供机器被摧毁了。这是些篡权者和野蛮的屠夫、刽子手,他们杀害了我们数以万计的同胞————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儿女子孙……

相关

  • 英国历史联合王国(英语:United Kingdom,缩写:UK,全名: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历史,其发展以英格兰王国为核心,逐次并入威尔士公国、苏格兰王国和爱尔兰王国。目前联合王国的领土包含英格
  • 克莱默夫妇《克莱默夫妇》(英语:Kramer vs. Kramer)是一部1979年的美国电影,影片由罗伯特·本顿根据艾弗瑞·科曼(英语:Avery Corman)的同名小说改编并导演,讲述了一个家庭因妻子出走而发生的
  • X-10石墨反应堆X-10石墨反应堆(英语:X-10 Graphite Reactor),前称克林顿堆(Clinton Pile)、X-10堆(X-10 Pile),是位于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一个已经停用的核反应堆。该反应堆是世界上第二
  • 方履中方履中(1864年-1932年),字玉山,一字聘商,安徽安庆南乡(今义津镇)人。少时读书勤奋,清光绪二十九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未散馆,同年闰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历任两淮盐运使、四川提学使、安徽
  • 女王 (电影)《女王》(英语:)是一部由斯蒂芬·弗里尔斯于2006年执导的电影,讲述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海伦·米伦饰演)在威尔士王妃戴安娜车祸逝世之后,与首相托尼·布莱尔(麦克尔·辛饰演)一段在幕
  • 马里斯·扬颂斯马里斯·伊瓦尔斯·乔治·扬颂斯(拉脱维亚语:Mariss Ivars Georgs Jansons,1943年1月14日-2019年11月30日)生于里加,拉脱维亚指挥家。其父亲阿尔维兹·杨松斯(英语:Arvīds Jansons)
  • 刘俊谦刘俊谦可以指:
  • 弗里德里希·吉利弗里德里希·吉利(Friedrich David Gilly,1772年2月16日-1800年8月3日),生于阿尔特丹(位于今波兰),达维德·吉利之子,普鲁士时期为德意志建筑师与建筑家,影响古典主义大师申克尔甚深。
  • 迷青琐倩女离魂《倩女离魂》,全名为《迷青琐倩女离魂》,取材自唐朝陈玄祐所作传奇《离魂记》,是由元曲作家郑光祖所创作的杂剧。今有《古名家杂剧》本、《元曲选》本、顾曲斋本、《柳枝集》本
  • 电子类游戏电子类游戏(Electronic game)是指利用电子设备提供用户和系统之间的交互游戏。现今电子游戏成为最为普遍的电子类游戏。最早的电脑游戏是通过文字形式传达。打字类游戏没有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