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望山摩崖造像

✍ dations ◷ 2025-08-22 02:47:24 #孔望山摩崖造像

坐标:34°34′01″N 119°10′00″E / 34.56694°N 119.16667°E / 34.56694; 119.16667

孔望山摩崖造像,中国最早一处道、佛内容摩崖造像群,位于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南郊孔望山,雕造于东汉晚期,人物图像共有105尊,当中最体型最大最尊崇的是老子像与黄帝像,而佛教内容画像有“涅槃图”和“舍身饲虎图”等,反映东汉时黄老、浮屠合祀的风气和老子化胡的传说。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发现,对研究道教和佛教早期发展史有重要意义:352,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望山摩崖造像是中国最早一处道、佛内容摩崖造像群,雕造于东汉晚期,信立祥指出其年代下限为184年:336、349-350;巫鸿则将石刻时代确定为2世纪末至3世纪:338。孔望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山的东北,是一座东西长约700米、高129米的孤立山丘,其东部今是一片平川,但三百年前还是大海。传说孔子曾登上此山丘东望大海,山丘因此而得名“孔望”。摩崖造像群位于孔望山南麓最西端,依山岩的自然形势雕刻而成:336。

孔望山摩崖造像的人物图像共有105尊,分布在东西长17米、高8米的山崖上,编号分别为X1—X105:336。

黄帝画像(X68)被配置在造像群的最高处,说明其身份甚高。像高1.14米,身着汉式衣冠,面部清癯,袖手盘坐,身前的平台上刻一圆形灯碗:343、338。老子画像(X66)配置在画像群的中心位置,被多组佛教内容的人物画像所环绕,是画像群中体型最大的人物,也是地位最尊崇的人物。像高1.48米,著汉式衣冠,头戴进贤冠,面庞瘦长,正面拱手而坐,脸向西呈半侧面状,身下前突的平台上,阴刻连花座和一圆形灯碗:341、338。老子像东侧有一侍者或供养人,身着冠服,侧身面向老子而立,高度仅为老子的二份一。老子像西侧另有一胡人供养人,手持莲花。整个孔望山摩崖造像群就是以老子像为中心雕造出来的:338-340。关令尹喜画像(X1)位于群像西部,身着汉式冠服,头戴流行于中下级军吏的武冠大弁,双手捧盾,正面而立:338、340-341。

老子像下方和左下方共有三幅“论道图”,各刻于画龛之内。在老子像下方的一幅,画面上部及两侧刻有帷幛,幛下共刻有十位人物,其中两位中心人物围坐在尊案两侧,正在交谈。坐在尊案左边的人物为道家高士,身着冠服,双手前伸,正在高谈阔论,其后站立着两名戴帻的侍者。坐在尊案右边的人物为道教首领,头戴无翅纱冠,左手抚胸,右手作摆手状,似正激烈争辩,其右侧有六名或坐或立的侍者。孔望山摩崖画像东南部,尚有圆雕石象和石蟾蜍:343、351。在汉代艺术中,蟾蜍和大象都是祥瑞动物:339。

孔望山摩崖造像有十二组佛教内容画像,按内容可分为佛传故事、佛像和供养人像三类。保存较好的佛传故事画像有两组:“涅槃图”和“舍身饲虎图”。涅槃图刻在老子像下方偏西,由57个人物像组成。释迦牟尼在画面中心半身侧卧,面部圆长,头有高肉髻,著圆领衣,身下有榻或毡,右手支颐,神态静谧安详。其他人物头像面型方圆,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均穿圆领衣,有的戴冠,有的梳髻,有的以花束发,有的剃头,均面向释迦牟尼像,呈悲哀之色。这幅涅槃图表现了弟子与信徒哀悼释迦牟尼涅槃的景象:345。舍身饲虎图配置在老子像的东侧,画像群的最东端,表现摩诃萨埵王子(释迦牟尼的前生)舍身饲虎的故事。摩诃萨埵王子侧卧,头戴三角形风帽,上身裸露,下着短裙,右手托颐,左腿弯曲搭在右腿之上。其腰部上方突起一块岩石,上有线刻的口、目,状似虎头;与虎头相连,有一延伸至摩诃萨埵王子头西部的狭长山石,像蹲伏的虎身:339、345。

关令尹喜像东侧有一佛像(X2),圆脸大耳,深目高鼻,头有高肉髻,身穿圆领长衫,右手在胸前五指疏开,掌心向外,乃施无畏印的手势,左手在胸前作握衣状:346。另有几尊菩萨造像,如X3双腿交叠而坐,右手似施无畏印,造像X65手持一株莲花:335-336。佛教人物像多头戴三角形风帽,身着窄袖长衫:338。

孔望山摩崖画像的雕刻手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为剔地浅浮雕,绝大多数人物像都是用这种技法刻成的,在雕刻画像前先将石面打平,然后将物象轮廓线外剔地成平面,物象面呈边缘圆缓突起,物象细部如眉、目、口、鼻均用阴线刻出。孔望山画像群中的剔地浅浮雕人物像,如老子像和关令尹喜像,都比例准确,线条流畅,刀法洗练。第二种雕刻手法为阴线刻:348,孔望山的阴线刻画像,人物众多,线条准确,刻画细腻。第三种雕刻手法是高浮雕,结合浅浮雕与圆雕技法,涅槃图中的释迦牟尼像,和舍身饲虎图中的虎头,都是用这种手法刻成。孔望山摩崖造像的雕刻技法,与东汉晚期的汉画像石完全一致:349、336,线的表达方式是其最大的特点,这种表现技法直接来自汉代丧葬石刻技术,在孔望山这里,尽管工匠是在和一座山打交道,他们仍试将岩石浑圆的外形改变成平面,以便运用他们所熟悉的丧葬石刻技法:331-332。

孔望山摩崖造像应是太平道祭祀崇拜的神像:338,石刻内容上属于道教,而佛像只是道教众神偶像的组成部分:344,反映社会上流行合祀黄老、浮屠的风俗。老子像被多组佛教内容的人物画像所环绕,与老子化胡说有关。佛教徒杜撰出老子出关后,经西域到天竺,创立佛教的宗教神话。老子不仅是道教的教祖,也成了佛教的教祖:350、341-342。黄帝、老子与佛陀合祀,反映当时人们对佛教还缺乏了解,佛陀被看作是长生不老的仙人,佛教成为道教的一个流派,在社会上传播和受信奉。当中一些佛像高鼻深目,头戴有翅三角形风帽,是西北苦寒之地胡人的形象,而不是天竺人的特征,反映当时佛教刚刚传入中土,人们只知佛教来自夷狄,对天竺的气候和风土人情尚一无所知,主观地把释迦牟尼理解为苦寒之地的胡人:349。造像表现的不是正统佛教观念,而只是吸纳了只鳞片甲的佛教元素:339。

考古学家指出,孔望山邻近原本有一座建于155年的东海庙:341,祭祀东海之神。孔望山摩崖造像群,应是东汉时东海庙中的一处祭祀画像,摩崖前的平地即汉代祭坛所在:351-352。

相关

  • 叶绿素ic2叶绿素 c2是六种叶绿素的其中一种,它和叶绿素c1有相同的结构。可帮助植物吸收光,以行光合作用。
  • 罗伯特·埃姆登雅各布·罗伯特·埃姆登(德语:Jacob Robert Emden,1862年3月4日-1940年10月8日)是一位瑞士天文学家和气象学家。埃姆登生于瑞士圣加仑,曾就读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
  • 南早纪南早纪(11月19日-)是日本的女性声优,大分县中津市出身。81 Produce所属。专门学校东京广播学院传播配音科毕业。2013年8月获得第7回81试镜会优秀赏。同时获得サミー赏、BS11赏。
  • FaylanFaylan(旧称飛蘭,日语:フェイラン,1982年5月8日-),日本的女性歌手、音乐家。日本埼玉县出身。Lantis所属。Faylan最早在冲绳演艺学校国际东京校区(日语:沖縄アクターズスクール)学习舞
  • 硝河硝河,是中国长江流域的一条河流,汇入牛栏江,属于金沙江水系。河长106千米,流域面积1457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3立方米每秒。自然落差1063米。水能理论蕴藏量7万千瓦。
  • 孔骨桑田孔骨桑田(日语:コング 桑田,1961年8月23日-),日本男演员、配音员、艺人、福音歌手。出身于大阪府。身高175cm。B型血。本名:桑田敬信。所属的经纪公司是剧团Lilliput-Army II(日语:リリパットアーミーII)、株式会社Cube(日语:キューブ (芸能プロダクション))。2014年4月起NHK教育的长寿儿童节目《与妈妈同乐(日语:おかあさんといっしょ)》担任体操单元主题歌曲“ブンバ·ボーン!”的主唱。以前曾担任节奏蓝调系乐团“King Kong&The Golden”的主唱。并在初中的
  • 克里斯蒂安·巴托基奥克里斯蒂安·巴托基奥(意大利语:Cristian Battocchio;1992年2月10日-)是一位意大利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中场。他拥有阿根廷和意大利的双重国籍。
  • 居纳尔·亚姆沃尔居纳尔·亚姆沃尔(挪威语:Gunnar Jamvold,1896年4月22日-1984年9月9日),生于霍尔滕,挪威男子帆船运动员。他曾代表挪威参加19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帆船比赛,获得一枚金牌。
  • ERIHIROERIHIRO,日本演唱组合,由知名的女子团体“SPEED”成员今井绘理子和岛袋宽子所组成。团名取自两人的姓名。今井绘理子和岛袋宽子于《UTAGE!》等音乐节目共演时,表示“想以两人形式做出与其他30世代不同的音乐”,加上原母团SPEED实际上已进入停止活动的状态,因此两人决定以新团体之姿再度出发。专辑由BABYMETAL的制作人操刀,以J-POP和DJ音乐为主。
  • 西班牙珍宝船队西班牙珍宝船队(西班牙语:Flota de Indias)是指从16世纪开始,由西班牙西印度交易所组织的,定期往返于西班牙本土和其海外殖民地之间,运送贵金属和其他特产品的大型船队。运输的货物包括金银、宝石、香辣料、烟草、丝绸等。珍宝船队通常包含有两支:一支是加勒比珍宝船队,由西班牙本土前往美洲新大陆(主要停泊港口包括哈瓦那、韦拉克鲁斯、波托韦洛、卡塔赫纳)。另一支则往返于亚洲菲律宾的马尼拉和墨西哥西岸的阿卡普尔科之间,被称为马尼拉船队,负责将亚洲的货物送到墨西哥。亚洲的货物到达墨西哥后会被集中运送到韦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