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庄头文化

✍ dations ◷ 2025-11-25 01:09:46 #南庄头文化
南庄头遗址,是中国华北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约10500-9700年,位于保定市徐水区高林村乡南庄头村东北约2公里处,南距县城12公里,地处太行山东麓余脉,华北平原北部西缘,其东不远有萍河与鸡爪河,周围地形西北逐渐升高,东南逐渐低缓,平均海拔21.4米,面积约20000平方米。遗址发现于1986年,当时在黑色淤积土下发现了文化层,出土了兽骨、木炭和石器等。文化层距地表约180厘米,其上覆盖较厚的黑色和灰色粉沙粘土,为湖相沉积。至今,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河北大学历史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市、县文物部门等单位,先后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三次发掘出土了大量人类遗存,最为可贵的是总计50余片陶片的发现。这些陶片多数都很破碎,陶胎壁厚约0.8至1.0厘米,烧成温度低,质地极疏松,陶色不纯,陶器制作还处于原始阶段,按陶质可分为夹砂深灰陶和夹云母褐陶两大类,多数有纹饰,以浅细绳纹为主,是目前中国考古发掘得到的地层和年代都确切的最早的陶制品之一,揭示了久远的陶器发展历史。出土的动物骨骼很多,鹿科动物数量较多,还包括鼠、鸡、狗、狼、猪、鸟类、鱼类、鳖类以及螺、蚌等,其中部分骨骆有烧烤、切割的痕迹。出土工具有石磨盘、石磨棒及骨、角器等。标本经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8500年-前7700年。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四条灰沟、两座灰坑和两处用火遗迹。遗址是迄今为止在华北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比黄河流域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早近两千年,填补了这些新石器时代文化代表性遗存与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之间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磁山、裴李岗文化的原始农业、家畜饲养业和制陶业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在此之前,还应当有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南庄头遗址发现的石磨盘和石磨棒等谷物加工工具,猪、狗等家畜和陶器,将中国农业、家畜饲养和陶器的历史又提前了一个时期,为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遗址也为研究全新世早期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了珍贵的地层剖面。12000-6000转年、东胡林遗址9000-7000南庄头遗址8500-7700

相关

  • 质粒质体(英语:Plasmid)是指在细胞的染色体或核区DNA之外,能够自主复制的DNA分子(字源:plasm为生殖质,-id表示粒)。质体与染色体最主要的区分是,质体不是细胞生存所必需,染色体则是细胞生
  • 磷酸酯磷酸酯又称正磷酸酯(以与亚磷酸酯相区别),是磷酸的酯衍生物,属于磷酸衍生物的一类。磷酸为三元酸,因此根据取代烃基数的不同,又可将磷酸酯分为伯磷酸酯(磷酸一酯、烃基磷酸)、仲磷酸
  • 阿美西亚大陆阿美西亚大陆(Amasia)是一个未来可能出现的超大陆,这派学说和另一派终极盘古大陆不同的是,阿美西亚大陆是亚洲和北美洲合并形成。阿美西亚大陆的理论基础是在于太平洋板块隐没于
  • 辛蒂·克劳馥辛西娅·安·“辛迪”·克劳馥(英语:Cynthia Ann "Cindy" Crawford,1966年2月20日-),美国超级名模,曾是维多利亚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的模特儿。西北大学化学系肄业。育有1子1女
  • 太空电梯空间电梯(英语:Space elevator),又称轨道电梯,由于顶部直达外空间,所以又名天梯,是一种低成本将有效载荷从地球或其它星球的表面运输到空间的解决方案。空间电梯的概念最初出现在18
  • 太阳帆太阳帆(也称为光帆,特别是它使用来自于太阳以外的光源时)是使用巨大的薄膜镜片,以太阳的辐射压做为太空船推进力的一种计划。辐射压非常小,但不同于火箭的是,太阳帆不需要燃料。推
  • 麦可·弗里德曼迈克尔·弗里德曼(英语:Michael Freedman,1951年4月21日-),美国数学家,主攻庞加莱猜想。他是1986年的菲尔兹奖得主,目前任职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微软研究院和数学系。他
  • 壳层电子层,或称电子壳或电子壳层,是原子物理学中,一组拥有相同主量子数n的原子轨道。电子层组成为一粒原子的电子序。这可以证明电子层可容纳最多电子的数量为
  • 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是一种微溶于水之白色固体,其水溶液常称为石灰水(量大时,可形成石灰乳或石灰浆),强碱性。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变质,通常称其
  • 同步数字体系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根据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 ITU-T)的建议定义,是不同速度的数字信号的传输提供相应等级的信息结构,包括复用方法和映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