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庄头文化

✍ dations ◷ 2025-11-17 19:27:49 #南庄头文化
南庄头遗址,是中国华北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约10500-9700年,位于保定市徐水区高林村乡南庄头村东北约2公里处,南距县城12公里,地处太行山东麓余脉,华北平原北部西缘,其东不远有萍河与鸡爪河,周围地形西北逐渐升高,东南逐渐低缓,平均海拔21.4米,面积约20000平方米。遗址发现于1986年,当时在黑色淤积土下发现了文化层,出土了兽骨、木炭和石器等。文化层距地表约180厘米,其上覆盖较厚的黑色和灰色粉沙粘土,为湖相沉积。至今,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河北大学历史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市、县文物部门等单位,先后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三次发掘出土了大量人类遗存,最为可贵的是总计50余片陶片的发现。这些陶片多数都很破碎,陶胎壁厚约0.8至1.0厘米,烧成温度低,质地极疏松,陶色不纯,陶器制作还处于原始阶段,按陶质可分为夹砂深灰陶和夹云母褐陶两大类,多数有纹饰,以浅细绳纹为主,是目前中国考古发掘得到的地层和年代都确切的最早的陶制品之一,揭示了久远的陶器发展历史。出土的动物骨骼很多,鹿科动物数量较多,还包括鼠、鸡、狗、狼、猪、鸟类、鱼类、鳖类以及螺、蚌等,其中部分骨骆有烧烤、切割的痕迹。出土工具有石磨盘、石磨棒及骨、角器等。标本经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8500年-前7700年。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四条灰沟、两座灰坑和两处用火遗迹。遗址是迄今为止在华北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比黄河流域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早近两千年,填补了这些新石器时代文化代表性遗存与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之间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磁山、裴李岗文化的原始农业、家畜饲养业和制陶业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在此之前,还应当有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南庄头遗址发现的石磨盘和石磨棒等谷物加工工具,猪、狗等家畜和陶器,将中国农业、家畜饲养和陶器的历史又提前了一个时期,为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遗址也为研究全新世早期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了珍贵的地层剖面。12000-6000转年、东胡林遗址9000-7000南庄头遗址8500-7700

相关

  • 新喀里多尼亚面积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1年估计新喀里多尼亚(法语:Nouvelle-Calédonie),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是法国在大洋洲西南部的一个特别集体(Collectivité sui ge
  • 克丘亚语系克丘亚语系(Quechuan languages)分布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地区。因为许多人对方言与语言划分的方法不同,克丘亚语系之下的语言
  • 第一公民第一公民,译自于拉丁语的“Princeps”——该字源自于“Princeps Senatus,元老院首席议员”,中文通常译为第一公民。这原本是古罗马共和时期的元老院的荣誉职衔,后经屋大维所创建
  • 阿普列尤斯鲁齐乌斯·阿普列尤斯(Lucius Apuleius,约124年-约189年)是古罗马作家、哲学家。柏柏尔人。出生于北非的古罗马殖民地努密底省马道拉地方(属今阿尔及利亚),为官吏家庭。曾在雅典学
  • 生物灭绝灭绝是指一个物种完全消失的自然过程。由于生存竞争的关系,灭绝消灭了一部分物种,但同时也为其他物种的发展和新物种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例如白垩纪末期的大灭绝事件,导致了恐龙
  • 测序测序(sequencing)是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中,测序意味着确定无分支的生物聚合物的一级结构(有时被误称为一级序列)。测序结果是一个符号化的线性描述,简明地总结了被测序的分子的大部
  • 流行性疾病流行病(Epidemic)指可以感染众多人口的疾病,但不一定为传染病。流行病可以只是在某地区发生,亦可以是全球大流行。欧洲语言中,辞源均来自希腊语,如英语的epidemic,法语的épidémie
  • 拜耳斯坦数据库拜耳斯坦数据库(Beilstein database,亦被译为“拜尔斯坦”)是重要的化学数据库之一,以有机化学资料见长。它分为拜耳斯坦文摘数据库和拜耳斯坦有机化学结构及数据两部分,涵盖自17
  • 中山中山(地貌学)指绝对高度为1000-3500m,相对高度为500-1000m的山地。山坡的坡度平均为10°-25°。根据外貌又可以分为:具有缓和形体的中山;具有较陡峭形体的中山(如荒漠中一些中山);具
  • 851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逝世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