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孔亚纲

✍ dations ◷ 2025-11-10 05:40:03 #双孔亚纲
双孔亚纲(Diapsida)也作双弓亚纲,是群头骨两侧各有两个颞颥孔的四足动物,首次出现于三亿年前的石炭纪晚期。现存的双孔动物非常多样化,包括:鸟类、鳄鱼、乌龟、蜥蜴、蛇、喙头蜥。有些失去一个颞颥孔(蜥蜴),有些失去两个(蛇),某些物种甚至大幅特化的头骨(现代鸟类),根据最近的共同祖先,它们仍然被分类于双孔亚纲。现在有至少7,925物种的双孔类爬行动物存活在世界上,若将鸟类计入,则将接近18,000种。双孔亚纲的两个颞颥孔分别位于眼睛后方之上下,使得下颌可以张的更开,可附着更大、更强壮的下颌肌肉。另一不显著的特征是比肱骨还长的桡骨。双孔亚纲最初是爬行纲的四个亚纲之一,其他三者为:无孔亚纲、单孔亚纲、调孔亚纲,而这四个亚纲是根据头骨的颞颥孔数量与位置来区分。随者系统发生学研究的增加,爬行动物的分类法有重大的转变。单孔亚纲不再认为是真正的爬行动物,而成立独自的合弓纲;调孔亚纲被认为是个非天然演化支,是多群失去一个颞颥孔的双孔类动物,所构成的并系群;某些研究则提出龟鳖目也是失去一个颞颥孔的双孔类动物,使得无孔亚纲仅包含一些早期的爬行动物。在系统发生学中,鸟类也被认为是双孔类动物。灭绝的演化支包括:恐龙、翼龙类、蛇颈龙类、沧龙类,以及许多不著名的演化支。大部分早期演化支的分类是易变的。以下演化树来自于Constanze Bickelmann等人、Robert R. Reisz等人的研究:纤肢龙目山猎蜥Lanthanolania坦噶蜥科杨氏蜥科克劳迪欧蜥PalaeagamaSaurosternon空尾蜥海龙目湖北鳄目鱼龙超目蜥类 (包含︰鳞龙形下纲、主龙形下纲)

相关

  • 腔肠动物刺胞动物门(拉丁学名:Cnidaria;/naɪˈdɛəriə/),旧名腔肠动物门,又名刺丝胞动物门、刺细胞动物门,是一个包含有超过2万多个动物物种的门 ,皆为生活于水中(包括淡、海水或其他咸水
  • 剂量剂量(英语:dose)在营养学、医学及毒理学的领域中,指的就是数量剂量也出现在以下的词语中:
  • 易燃可燃性(英语:Combustibility,或者Flammability),是物质的一种化学性质,表示这种物质在达到一定的温度时可以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这个温度叫做燃点。具有可燃性的物质称作可燃物。
  • 互变异构体互变异构是某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在两种官能团异构体间产生平衡互相转换的现象,相应的异构体则称为互变异构体。大多数互变异构都涉及氢原子或质子的转移,以及单键向双键的转变
  • 中国宰相列表*本篇应指历代最高官职者,并非单指“宰相”一职。伯益 彭伯寿 武罗 伯姻 熊髡 尨圉 寒浞 关龙逢 终古伊尹 仲虺 伊陟 臣扈 巫咸 巫贤 甘盘 傅说 箕子 微子 商容 比干 费仲 飞
  • 吉里克一世邓加之子吉里克(中世纪盖尔语:Giric mac Dúngail;现代盖尔语:Griogair mac Dhunghail ;约832年出生于苏格兰,简称为吉里克王,或绰号运气之子)是皮克特人的王和阿尔巴国王(878年–889
  • 谷草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英语:Aspartate Transaminase,缩写 AST),也称作谷草转氨酶(SGOT),是一种磷酸吡哆醛蛋白质,也可以作用于L-苯丙氨酸、L-酪氨酸和L-色氨酸(EC 2.6.1.1)。谷草转氨酶
  • 梅尔·吉勃逊澳洲电影及电视美艺学院奖最佳男主角 1979年 《蒂姆》 1981年 《加里波底》 澳洲电影及电视美艺学院国际奖最佳导演 2016年 《血战钢锯岭》梅尔·科尔
  • 平底锅平底锅(Frying pan)是一种厨具,为锅类的一种。锅底为平底,锅身直径约20至30公分,低锅边、附有锅柄。可用于煎和煮。材质有铁、钛、铝、陶瓷等。
  • 昂列咖啡昂列咖啡(法语:café au lait)为法文的咖啡(café)加了(au)牛奶(lait)之意,也译作欧蕾咖啡或咖啡欧蕾。昂列咖啡即为牛奶加咖啡,与拿铁咖啡的差异之处在于以不同的咖啡浓度为调和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