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双孔亚纲
✍ dations ◷ 2025-04-25 09:15:14 #双孔亚纲
双孔亚纲(Diapsida)也作双弓亚纲,是群头骨两侧各有两个颞颥孔的四足动物,首次出现于三亿年前的石炭纪晚期。现存的双孔动物非常多样化,包括:鸟类、鳄鱼、乌龟、蜥蜴、蛇、喙头蜥。有些失去一个颞颥孔(蜥蜴),有些失去两个(蛇),某些物种甚至大幅特化的头骨(现代鸟类),根据最近的共同祖先,它们仍然被分类于双孔亚纲。现在有至少7,925物种的双孔类爬行动物存活在世界上,若将鸟类计入,则将接近18,000种。双孔亚纲的两个颞颥孔分别位于眼睛后方之上下,使得下颌可以张的更开,可附着更大、更强壮的下颌肌肉。另一不显著的特征是比肱骨还长的桡骨。双孔亚纲最初是爬行纲的四个亚纲之一,其他三者为:无孔亚纲、单孔亚纲、调孔亚纲,而这四个亚纲是根据头骨的颞颥孔数量与位置来区分。随者系统发生学研究的增加,爬行动物的分类法有重大的转变。单孔亚纲不再认为是真正的爬行动物,而成立独自的合弓纲;调孔亚纲被认为是个非天然演化支,是多群失去一个颞颥孔的双孔类动物,所构成的并系群;某些研究则提出龟鳖目也是失去一个颞颥孔的双孔类动物,使得无孔亚纲仅包含一些早期的爬行动物。在系统发生学中,鸟类也被认为是双孔类动物。灭绝的演化支包括:恐龙、翼龙类、蛇颈龙类、沧龙类,以及许多不著名的演化支。大部分早期演化支的分类是易变的。以下演化树来自于Constanze Bickelmann等人、Robert R. Reisz等人的研究:纤肢龙目山猎蜥Lanthanolania坦噶蜥科杨氏蜥科克劳迪欧蜥PalaeagamaSaurosternon空尾蜥海龙目湖北鳄目鱼龙超目蜥类 (包含︰鳞龙形下纲、主龙形下纲)
相关
-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Light microscope)是一种利用光学透镜产生影像放大效应的显微镜。由物体入射的光被至少两个光学系统(物镜和目镜)放大。首先物镜产生一个被放大
- 专性营寄生的专性寄生物(obligate parasite)指寄生生物的生活史中有一个阶段或整个生活史期过寄生生活的。如没有经历过合适的宿主时,这些生物便无法完成其生活史,以致无法进行繁殖。与之相
- 先天缺陷先天性障碍,又称先天性疾病、先天畸形、先天缺陷,是指发育中的胎儿因为遗传性疾病或发育环境等因素导致某个部位特征结构畸形,导致在婴儿出生时即有的病症,包括了身体(英语:Physic
- 植物生殖植物为了延续后代,因此要生生不息不断的繁衍后代,此过程中可以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两大类方式进行。有性生殖由融合产生的后代配子,产生的后代从父或父母的基因不同。无性繁殖利
- 镉-113m镉-113m(也写作“113mCd”)镉元素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及同质异能素,具有约14.1年的半衰期。在普通热核反应堆中,它的裂变产物产额很低;而且它具有极强的中子俘获能力,使得核反应中
- 胸喙亚目胸喙亚目(学名:Sternorrhyncha)是半翅目之下的三个亚目之一,包括有:蚜虫之类的物种。胸喙亚目的物种在旧的分类被归入同翅亚目,这分类现时已废止。胸喙亚目的取名源于本物种的口器
- 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Liver Meridian of Foot-Jueyin,LR)是一条经脉,十二正经之一,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本经起于大敦,止于期门,左右各14个腧穴。在中医学上,肝经脉为诸筋之主导经脉。起于足
- 西门内斯·贝洛嘉禄·斐理伯·西门内斯·贝洛(葡萄牙语:Carlos Filipe Ximenes Belo;1948年2月3日-)是东帝汶籍天主教主教、慈幼会会士及帝力教区荣休宗座署理。他生于1948年2月3日葡属帝汶北部
- 温莎大学温莎大学位于温莎市的大学城,有着友好的校园环境,浓厚的学术气氛,同时兼有所有大城市的便利。温莎大学学科齐全,商业,教育,工程,人类科学与体育,法律和社会学等领域,提供本科学位,研究
- 约翰·恩德斯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英语:John Franklin Enders,1897年2月10日-1985年9月8日),美国医学家和诺贝尔奖持有者。恩德斯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的西哈特福,曾就读于诺亚·韦伯斯特学校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