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章垣

✍ dations ◷ 2025-08-22 11:53:15 #郭章垣

郭章垣(1914年-1947年),嘉义溪口人,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科毕业,1946年任台湾省立宜兰医院院长。二二八事件发生后,曾担任“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宜兰分会”主委,并死于之后的整肃。

郭章垣出生于嘉义溪口,父亲郭榜在当地从事代书的工作,因此家庭经济状况不错。郭章垣身为家里的长子,因此在长子必须照顾家庭的传统观念下,父亲希望栽培其成为医生,以达成照顾家庭的责任。在这种背景之下,郭章垣去日本应庆大学大学就读医科,并研习外科医术。完成学业后,由于当时日本当地的日本医生被征调到战场的缘故,造成日本的医生十分缺乏,因此郭章垣就留在应庆大学的附设医院当医生,并增进自己的外科医术。

日本战败之后,郭章垣才从日本返回台湾。由于当时郭章垣的经济能力不足以让他开设自己的诊所,而在日本一起求学的台湾同学陈拱北建议的台大教职也因为经济因素予以婉拒。在种种考虑之下,郭章垣倾向在省立病院工作,但台北已经没有职缺。最后,在庆应大学医科前辈王金茂的推荐以及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民政处卫生局局长经利彬的协助之下,郭章垣出任台湾省立宜兰病院院长。

根据家属事后做的口访纪录,郭章垣在院长任内主要面对的是员工宿舍、传染病蔓延以及员工薪水三个主要的问题。而在事后家属推测郭章垣遇害的原因时,也由于这三项问题而间接地导致郭章垣与宜兰当地人士、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的关系处于紧张。根据家属的说法,首先,由于郭章垣并不是纯正的宜兰人,当他出任宜兰医院的院长时,宜兰地区部分人士并不是很高兴,因为他们认为宜兰也应该有这种人才可以担任此职。第二,由于当时宜兰医院宿舍不够用,郭章垣把自己的宿舍先给员工住,自己则与当时的宜兰市市长朱正宗交涉,并搬入宜兰市政府宿舍,而导致朱正宗的不满。第三,由于当时霍乱流行,在医疗卫生的观念上,人的排泄物、菜等都要好好管理。因此透过邻里民大会的决定,每一户都需交钱购买垃圾筒,但是钱收齐后交给了宜兰市政府,垃圾筒却没买。第四,由于要防止霍乱流行,宜兰市政府必须对鱼贩进行管制;但朱正宗怕得罪鱼贩而将这项工作交给了郭章垣,间接导致郭章垣得罪鱼贩。

二二八事件发生之后,宜兰也响应成立“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任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宜兰分会主任委员。根据家属日后的说法,郭章垣由于身份特殊而被推举为主席(不属宜兰本地各派系成员),后有消息说陈仪援军将到,会搜捕各地被推为代表的黑名单,劝说郭走避。郭听从劝说,也外出避了一两天风头,期间虽有人提示可协助逃往大陆,但遭郭拒绝,而协助郭避难的人家亦怕遭波及,郭于是结束避难,但因市府宿舍安有机枪,为免瓜田李下,接受建议改住回医院宿舍。3/18凌晨二时许,遭军人抓走。

郭章垣被军人拘捕后,当时宜兰已经宣布戒严,因此郭章垣之妻只能透过电话寻求援助。透过他表哥的关系(与连震东是同学),连震东曾试图救过郭章垣,根据家属的说法,甚至连日后白崇禧来台时,也曾经下令“不可杀郭章垣”。但这些动作都为时已晚,郭章垣在被捉后没多久,就已经要准备送去填海。因为当载人的车子开到头城后,通往海边的桥断了,所以临时载到头城妈祖庙前射杀,隔天被发现陈尸庙前。

相关

  • 2011年生物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英文:International Biology Olympiad,缩写:IBO)是一个为中学生举办的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在1960年代,继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源于东欧)后的第一届国际学
  • 亚磷酸亚磷酸,分子式 H3PO3,是磷的其中一种含氧酸,是二元弱酸。另外还有磷酸(H3PO4)和次磷酸(H3PO2)。亚磷酸的酸酐为三氧化二磷。H3PO3 以HP(O)(OH)2这种形式描述比较好。此物质会与P(OH
  •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鲁斯·巴德·金斯伯格(英语:Ruth Bader Ginsburg,1933年3月15日-),现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提名后,于1993年8月10日宣誓就职。她是继桑德拉·戴·奥康纳
  • 天主教哈尔科夫-扎波罗热教区天主教哈尔科夫-扎波罗热教区(拉丁语:Dioecesis Kharkiviensis-Zaporizhiensis;乌克兰语:Харківсько-Запорізька дієцезія;俄语:Диоцез Хар
  • 第86届国家评论协会奖第86届国家评论协会奖 最佳影片: 至暴之年第86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表扬在2014年的最佳电影作品,颁奖日期为2014年12月2日。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并列)最佳女主角最佳男
  • 何崇光何崇光(1848年-?),字廷炽,号寿南,广东省顺德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同治十二年(1874年),乡试中举;次年,登进士,改庶吉士。光绪二年,任翰林院编修。光绪九年,任国史馆纂修、会试同考官
  • 努拉·奥法奥兰努拉·奥法奥兰(1940年3月1日-2008年5月9日)是一名爱尔兰作家、记者及女权运动家。努拉出生自都柏林,父亲是著名的报刊记者,她分别毕业于都柏林大学、赫尔大学及牛津大学,曾于BBC
  • 伏挺伏挺(484年-548年),字士标,平昌安丘人,南北朝南梁官员与文学家。伏挺是东晋著作郎伏滔的后裔,他自小聪明,七岁通晓《孝经》、《论语》,长大后有才思,喜欢写文章,作五言诗时擅长模仿谢灵
  • 漾弓江漾弓江也称中江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西北部,是金沙江的一条支流。发源自丽江市玉龙雪山南麓,向南流经丽江坝区、七河乡坝区、鹤庆坝区等坝区,在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中江
  • 奥普西金军区奥普西金军区(希腊语:θέμα Ὀψικίου,转写:thema Opsikiou),或简称为奥普西金(希腊语“ Ὀψίκιον”,来自于拉丁语“Obsequium”)是拜占庭帝国的军区。位于小亚细亚西北部,毗邻君士坦丁堡,最早是为了驻扎帝国常备军而设立。在早期奥普西金军区是最大且最富盛名的军区,却因为反复叛乱而在8世纪中期被一分为三,从而不复往日的威风,逐渐变为中流,直到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后被灭亡。奥普西金是最早被设立的四大军区(安纳托利亚、奥普西金、亚美尼亚、色雷斯西亚)之一,来自于败退的东罗马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