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光

✍ dations ◷ 2025-09-10 00:54:05 #观测天文学,星系天文学,银河系天文学

消光(Extinction)是天文学中观测者用来描述被观测的天体发射的电磁辐射被路途中的物质(气体和尘埃)吸收和散射的过程。星际消光在1930年首次被庄普勒(英语:Robert Julius Trumpler)记录下来。然而,其影响在1847年就被瓦西里·雅可夫列维奇·斯特鲁维注意到;它对恒星颜色的影响已经被一些人观测到,但尚未与普遍存在的星系尘埃连系在一起。对于位在银河系盘面附近,并且距离地球数千秒差距以内的恒星,在可见光的波段(测光系统)的消光大约是每千秒差距1.88星等。

对地面的观测者而言,消光来自于星际物质(ISM)和地球大气层,它也可能来自于被观测天体周围的星周尘。大气层的消光在一些波段(X射线、紫外线和红外线)上非常强烈,必须进入太空才能观测。在可见光的波段上,由于较短的波长被吸收散射更加严重,蓝色远比红色被稀释的强烈,结果是天体会比预期的偏红,星际消光也会使天体红化 (不要与红移混淆)。

就广义来说,星际消光对波长的影响是越短的波长消光越严重。一般用R(V)描述消光的大小,参数R(V)等于A(V)/E(B-V)和A(V),而E(B-V)为B波段和V波段的色余,其值为观测色指数减去内禀色指数。

在我们的银河系,从紫外线到近红外线(0.125至3.5微米)的消光特征在参数R(V)的描绘下已经非常准确。

R(V) 与平均尘埃尺寸有很大关系,不同的星系不同,對我們的銀河系,R(V)的典型數字是3.1。  

总消光,A(V),和氢的总量(每一平方公分截面的气柱)之间的关系,给出了气体和尘埃与消光的关系。从红化的恒星紫外光谱和银晕对X射线散射的研究,得到的关系如下:

N H A ( V ) 1.8 × 10 21   atoms   cm 2   mag 1 {\displaystyle {\frac {N_{H}}{A(V)}}\approx 1.8\times 10^{21}~{\text{atoms}}~{\text{cm}}^{-2}~{\text{mag}}^{-1}}

并已经被证实。

要测量一颗恒星的消光曲线,必须将他的光谱与一颗光谱类似且不受消光影响(没有红化)的恒星做比较。也可以使用理论的光谱来取代真实观测的比较光谱,但这是不常用的。在发射星云的情况中,通常是比较不受星云的温度和密度影响的两条发射谱线受到影响的比率。例如,H-α对H-β的发射比率,在大多数条件范围内的星云总是在2.85的数值上,因此比率不在2.85的几乎一定是受到消光的影响,消光的量也就可以被计算出来了。

在银河系内许多被观测的消光曲线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在大约2175Å有较宽的突出,正好在电磁波频谱的紫外线波段内。这个特征在1960年代首度被观测到,但是它的来源始终未被好好的了解,有好几个模型提出这种爆沸来自于石墨的颗粒和PAH(多环芳香烃)分子的混合物。研究星际尘埃粒子(IDP)插入的星际间颗粒的观测,辨识存在于颗粒中载体的特征,提出是有机碳和无定型的硅酸盐。

标准消光曲线的形式取决于ISM的构成,会随着星系的不同而改变。在本星系群,测量得最好的曲线是银河系、小麦哲伦星系(SMC)和大麦哲伦星系(LMC)。在LMC,在紫外线区的消光曲线有意味深长的特征变化与微弱的2175 Å的爆沸,和在LMC2超级壳层(接近剑鱼座30的星爆区域)有比在别处看见的LMC氦银河系更强的紫外消光。

大气消光的点随高度角而变化。天文观测场所一般都能非常精准的描绘当地的消光曲线,使观测能做有效的改正。不过,大气对许多波长是完全不透明的,这就必须利用人造卫星来进行观测。大气消光有三种主要的成分:气体分子的瑞利散射、悬浮微粒的散射和分子的吸收。分子吸收通常被称为大气吸收,是由地球自身造成的。最主要的大气吸收源就是氧分子和臭氧,在近紫外线造成强烈的吸收;还有水在红外线的强烈吸收。相当数量的大气消光与物体的高度有关,在天顶的量最小,而在接近地平的量最大。它是以标准的大气消光曲线与观测期间平均气团的乘积来计算的。


相关

  • 伤口伤口(Wound)是人在受伤后留下的损害,是皮肤在切伤、撕裂等受伤后的快速反应,是属于外伤。与之对比的是内伤,即创伤后受到的瘀伤。外伤小腿割伤脚板受感染的伤口玩飞镖时插伤切伤
  • 黎明鸟黎明鸟属(属名:Orienantius,意为“黎明的反鸟类”)是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小型反鸟类,体长10至13公分,同时具有一对长达15公分的球拍状装饰尾羽。化石发现于中国河北省北部的四岔口
  • 国家科技大学阿根廷国家科技大学(西班牙语:Universidad Tecnológica Nacional, UTN)是阿根廷国家公立大学。学校致力于工程学和自然科学教育。全校大约75000学生,是仅次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美国国土安全部(英语: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缩写:DHS)是美国联邦政府于2003年1月24日成立的联邦行政部门,是目前美国最新的联邦内阁部门以及职员人数第
  • 映画伦理机构映画伦理机构(日语:一般財団法人映画倫理機構,英语:Film Classification and Rating Organization),简称“映伦”(映倫),是日本针对所有国内公开放映的电影进行内容审查及分级之机构,
  • 榄仁属榄仁属(学名:)又名诃子属,是使君子科下的一个属,为乔木植物。该属共有约250种,分布于热带地区。
  • 利利安·米哈伊洛夫利利安·米哈伊洛夫(保加利亚语:Лилиан Михайлов,1994年9月7日-),保加利亚男子羽毛球运动员。2014年8月,利利安·米哈伊洛夫出战保加利亚羽毛球公开赛,与米哈尔·米哈
  • 龙泉街道 (成都市)龙泉街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龙泉街道下辖以下地区:滨河花园社区、长柏路社区、广场社区、商业街社区、驿都路社区、明江路社区
  • 陈胜骐陈正中,中华职棒退役球员,陈肇福的弟弟,1990年4月5日在台北球场对战兄弟象队,面对投手黄广琪击出职棒史上第一支满垒本垒打。1995年与林振贤等人因为发起连署球员名单,要求球团正
  • 于霖逢 于霖逢(1837年-1918年),字泽春,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县小河村。清末政治人物。光绪十四年(1888年)戊子科山东乡试第一名举人。授阳谷县教谕。不久辞职回乡,于文山书院设教。光绪十六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