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苯甲酰

✍ dations ◷ 2025-09-17 16:26:30 #过氧化苯甲酰
过氧苯甲酰 (过氧化苯甲酰) (BPO) 是一种药物与化学品,用来治疗 轻至中度痤疮,在程度严重时也会与其他药物联用。 过氧苯甲酰也可用于面粉漂白,头发漂白,牙齿美白,纺织品漂白等。其也用于塑料工业。常见的药物副作用包括皮肤刺激、干燥和脱皮。妊娠时使用的安全性尚未明确。过氧苯甲酰为一种过氧化物, 其通过杀灭致病菌来治疗痤疮。过氧苯甲酰与1905年被首次制成, 并与1930年左右开始被作为药物使用。 该药品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 是医疗系统中最有效安全并且重要的药物之一。 该药物为OTC非处方药, 在美国单月疗程的药物费用低于25美元。白色至微黄色斜方结晶或结晶粉末,稍有苯甲醛气味,有苦杏仁气味。极微溶于水,微溶于甲醇、异丙醇,稍溶于乙醇,溶于乙醚、丙酮、氯仿、苯、乙酸乙酯等。常温下稳定,碱性溶液中或加热时缓慢分解,半衰期10小时的温度为 72°C,1小时的温度为 90°C,8分钟的温度为 110°C,1分钟的温度为 131°C。 干燥状态下受撞击、摩擦或加热可能引发爆炸。加入硫酸可燃烧。强氧化剂,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致敏作用,刺激粘膜。贮存时以水为稳定剂,一般含水30%左右;也可以加入磷酸钙、碳酸钙、硫酸钙等不溶性盐类稀释至20%。避免受热与光照,避免与强还原剂、酸、碱、醇类接触。用30%过氧化氢与30%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在0°C以下与苯甲酰氯反应制得粗品,再经过滤、洗涤、结晶、干燥得到成品。早期曾用苯甲酰氯与过氧化钡反应制备过氧化苯甲酰。用作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引发剂, 其分解反应如下:用作乙烯、丙烯酸、苯乙烯、乙酸乙烯酯、氯乙烯等单体的聚合引发剂,二甲基硅橡胶及凯尔-P-橡胶的硫化剂,聚酯、硅树脂及不饱和聚酯的固化剂,面粉增白剂,快速粘合剂,纤维脱色剂,油脂精炼漂白剂,去除常见粉刺(痤疮),中文药品商品名“班赛”、“本溶塞”乳膏等。医学导航: 皮肤附件解剖/生理/发育病理/先天/肿瘤, 症状/齐名手术, 药物(D10)

相关

  • 健康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健康是指生物的功能性和代谢效率的水
  • 克隆失能株落失能(英语:Clonal anergy)是一个免疫学名词。描述的是周边淋巴球对于外来物质失去产生免疫反应的能力,而导致耐受性。失能的淋巴球株落将无法对于特定的抗原产生免疫反应,通
  • 淋巴管炎症淋巴管发炎(英语:lymphangitis)指的是病灶处到远端的淋巴系统之间,淋巴管的发炎或感染。最常见的病因是化脓链球菌(英语:Streptococcus pyogenes) (A组 链球菌),其次为申克氏孢子丝菌
  • 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英语:dendritic cell)是一种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一种白细胞。它存在于血液和暴露于环境中的组织中,如皮肤和鼻子、肺、胃和小肠的上皮组织。它们的作用是调节对当前环境
  • 内啡肽内啡肽,亦称脑内啡、脑内吗啡或音译安多酚(来自英文 endorphin),是可于动物体内自行生成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是由脊椎动物的脑下垂体和丘脑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肽)。在1975
  • 聚酮聚酮(英语:Polyketides)是一类由细菌、真菌、植物与动物所生产出来的次级代谢产物,这类物质对生物的发育生长而言非必要,但可用于防卫或细胞间的沟通。聚酮是源自乙酰基(acetyl)与
  • 滥交劈腿族(promiscuity)是指同时拥有两位或更多情人者。华人古时有“脚踏两条船”(台语俗谚:“双脚踏双船,心肝乱纷纷”)的说法,形容一个人用情不专,在两个对象之中周游不定。“劈腿”
  • 种子种子是种子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长成的结构,一般有种皮、胚和胚乳等组成。胚是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萌发后长成新的个体。胚乳含有营养物质。种子是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
  • 电流电流是电荷的平均定向移动。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某一截面的电荷,每秒通过1库仑的电荷量称为1安培。安培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安培计是专
  • 密克罗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Micronesia)是太平洋三大岛群之一,希腊语字根为“小岛”之义,位于西太平洋,在南纬4°-北纬22°、东经130°-180°之间;有2500个以上的岛屿,绝大部分在赤道以北,东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