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毒培养
✍ dations ◷ 2025-10-28 07:08:16 #病毒培养
病毒培养(Viral Culture)是一种通过将病毒与它能感染的细胞混合以对病毒进行检测的实验室检验手段。如果细胞出现变化,即出现“致细胞病变作用”(cytopathic effect),则可以说培养结果是阳性的。传统的病毒培养方法已经很大程度上被较新的壳小瓶培养法(shell vial culture,SV法)取代。壳小瓶培养法中,需要将样品放置于载玻片上,再对样品进行离心,使得细胞变为单层。随后,可以通过抗原检测(比如免疫萤光(英语:Immunofluorescence))的方法检测病毒的生长情况。壳小瓶培养法大大减少了检测巨细胞病毒等生长较慢的病毒所需的时间,这也正是此方法出现的直接原因。另外,壳小瓶培养法中的离心步骤增加了此方法的灵敏度,因为在离心后病毒颗粒与细胞的距离很近,容易感染细胞。目前,对人或猴子的细胞进行实验会用传统的病毒培养方法,也会用较新的壳小瓶培养法。
可以通过病毒培养鉴定的人类病毒包括腺病毒、巨细胞病毒、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麻疹病毒和腮腺炎病毒。除了巨细胞病毒和鼻病毒需要使用致细胞病变作用检测外,其余病毒都可以通过最后一步的免疫萤光检测。
相关
- 流感快速诊断测试流感快速诊断测试(rapid influenza diagnostic test,简称RIDT)是一个针对流行性感冒的快速诊断测试,是侦测流行性感冒病毒核蛋白抗原。一般用的流感快筛可以在三十分钟以内知道
- 季节性流感疫苗季节性流感疫苗,常简称流感疫苗,是针对流行性感冒的疫苗。 因为流感病毒变化的速度很快,一年会发展新的流感疫苗两次。大部分状况下,疫苗有中度到高度的保护力;然而每年情况略有
- 嗜极生物嗜极生物(英文:Extremophile),或者称作嗜极端菌,是可以(或者需要)在极端环境(英语:extreme environment)中生长繁殖的生物,通常为单细胞生物。与此相对的,在较为温和的环境中生活的生物,
- 芽孢杆菌目脂环酸杆菌科(英语:Alicyclobacillaceae)(Alicyclobacillaceae) 芽孢杆菌科(英语:Bacillaceae)(Bacillaceae) 显核菌科(英语:Caryophanaceae)(Caryophanaceae) 李斯特菌科(英语:Listeriaceae)(L
- 细胞免疫细胞介导免疫(英语:Cell-mediated immunity)是一种免疫反应。细胞介导免疫会活化巨噬细胞、T细胞(CD4+或CD8+)并释放淋巴因子。不像体液免疫,其中没有抗体参与免疫反应。病原体被
- 硫血红蛋白硫血红蛋白为一种血红蛋白的变体,本身呈绿色,当它形成后便不能转回正常的血红蛋白。即使很少分量的硫血红蛋白在血液中存在,亦会造成发绀。其出现是罕见的现象,硫化氢(或硫离子)和
- 纤维母细胞纤维母细胞(fibroblast)是一种合成胞外基质和胶原蛋白的细胞,为生物结缔组织的基本构造,提供框架结构(基质)。并在动物伤口愈合上扮演重要角色。在胚胎发育中,成纤维细胞和其他的结
- 镇静剂镇静剂,也称作镇定剂(英语:Sedatives),是一个化学上的作用物,用作减少身体某一部分的机能或是活动,镇静剂有助于缓解人们的抑郁及焦虑;它们通常被用作治疗精神紧张的病者,镇静剂有利
- 南亚南亚(英语:South Asia)是术语,以替换百年老词“印度次大陆”,这老词用来代表亚洲大陆的南部地区,主要是位于印度板块和向南投射到印度洋的地方。是亚洲的一个亚区(英语:subregion),泛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语:Nobelpriset i fysiologi eller medicin),通常合称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用于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