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装药

✍ dations ◷ 2025-05-20 00:03:52 #爆炸物,反坦克武器

锥形装药,又名聚能装药,是反装甲弹药中的一种常见技术。在距离装甲一定距离时,装药引爆,漏斗状金属壳体受挤压变形,并在高温高压作用下聚焦形成一条高速金属射流,使得压力能集中于一点以穿透装甲。

1880年美国人蒙罗发现若把炸药表面造成V字形凹陷,当炸药被引爆时爆炸威力会被集中于一点,这被称为蒙罗效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人诺伊曼发现若在炸药凹陷处加上金属垫(通常是铜),当爆炸时炸药会集中一点地推动金属垫,这时虽然此金属垫仍是固体但在炸药推动之下却如同液体般形成高速的金属喷流,足以洞穿钢铁,成为高爆反坦克弹的原理,它理论上可以洞穿金属垫直径5倍的装甲。

相关

  • 脂加氧酶结构 / ECOD1y4kA:155-823 2sblB:155-823 1fgoA:155-823 1fgmA:155-823 1yge :155-823 1fgtA:155-823 1f8nA:155-823 1fgqA:155-823 1fgrA:155-823 1rrhA:173-8
  • 数量级数量级是指数量的尺度或大小的级别,每个级别之间保持固定的比例。通常采用的比例有 10、2、1000、1024、e (欧拉数,大约等于 2.71828182846 的超越数,即自然对数的底)。通常情况
  •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1HUP· protein binding · mannose binding · eukaryotic cell surface binding · 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binding· collagen· acute-phase response · compl
  • 排队论排队论(英语:queuing theory),或称随机服务系统理论、排队理论,是数学运筹学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服务系统中排队现象随机规律的学科。广泛应用于电信,交通工程,计算机网络、生产、
  • 丙二酸丙二酸,也称缩苹果酸,是一个二羧酸,酸酐为二氧化三碳,化学式为CH2(COOH)2,可看作由丙烷的1,3-位两个氢原子被羧基取代形成。丙二酸及丙二酸酯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丙二酸一般
  • 张孝骞张孝骞(1897年12月28日-1987年8月8日),字慎斋,英文名Hsiao-Chien Chang,湖南省善化县南门外马厂巷人,中国内科医学家及医学教育家。幼年在私塾学习《四书》、《五经》及古文,1914年
  • 底层区底层区(英文:Demersal zone)为海洋(或者是湖泊)中水柱(英语:Water column)接近海床与海底生物界(并且大大收到它们的影响)的部分。底层区在海底生物界上方,并且形成的层的体积比深底带
  • 帕特里克·布朗帕特里克·欧赖利·卜朗(Patrick O’Reilly Brown,1954年9月23日-),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教授。卜朗生于华盛顿DC],从芝加哥大学获理学士和医学博士学位,并在1980年于
  • 齐齐巴宾莫斯科国立大学 (1892)阿列克谢·叶夫根涅维奇·齐齐巴宾(俄语:Алексей Евгеньевич Чичибабин)是一名俄国至苏联时期的有机化学家,1871年3月17日出生
  • 伊塔斯加县伊塔斯加县(英语:Itasca County)是美国明尼苏达州北部的一个县。面积7,583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 43,992。县治大急流城 (Grand Rapids)。 成立于1849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