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装药

✍ dations ◷ 2025-11-26 05:49:31 #爆炸物,反坦克武器

锥形装药,又名聚能装药,是反装甲弹药中的一种常见技术。在距离装甲一定距离时,装药引爆,漏斗状金属壳体受挤压变形,并在高温高压作用下聚焦形成一条高速金属射流,使得压力能集中于一点以穿透装甲。

1880年美国人蒙罗发现若把炸药表面造成V字形凹陷,当炸药被引爆时爆炸威力会被集中于一点,这被称为蒙罗效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人诺伊曼发现若在炸药凹陷处加上金属垫(通常是铜),当爆炸时炸药会集中一点地推动金属垫,这时虽然此金属垫仍是固体但在炸药推动之下却如同液体般形成高速的金属喷流,足以洞穿钢铁,成为高爆反坦克弹的原理,它理论上可以洞穿金属垫直径5倍的装甲。

相关

  • 耳柱骨耳柱骨(英语:columella)是爬虫类、两生类与鸟类的听小骨,可将声波从鼓膜传到内耳,其内端较粗,紧贴内耳的卵圆窗;外端较粗,连接在鼓膜中央。其功能相当于哺乳类中耳的镫骨。
  • 专门立法许多国家政府制定语言政策来鼓励或压抑民众对某一特定语言的使用。虽然国家经常透过语言政策的制定来推行官方语言,但亦有许多国家借助语言政策来保护地区性语言或濒危语言。
  • 截获核间谍指擅自向其他国家泄露有关核武器的国家机密。在核武器的历史上有许多已知的核间谍案件,也有不少怀疑或指控从事间谍活动的案件。核武器一般被视为是最重要的国家机密,因
  • 晚石炭世宾夕法尼亚世(英语:Pennsylvanian)是地球历史中的一个地质时代,被国际地层委员会(ICS)所承认,是石炭纪时期的两个子时期中的较年轻一个(或两个子系统中的较高者)。宾夕法尼亚纪的年
  • 额尔齐斯河额尔齐斯河(俄语:Иртыш,蒙古语:Эрчис,哈萨克语:Ертiс),古称曳咥河、也儿石河、也儿的石河,发源于阿尔泰山东南部,是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河流。额尔齐斯河全长4248公里,
  • 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英语: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缩写作 CMOS;简称互补式金氧半导体),是一种集成电路的设计工艺,可以在硅质晶圆模板上制出NMOS(n-type MOSFE
  • 黏质粒黏质粒(Cosmid,又译黏粒)是一种以λ噬菌体(Lambda phage)中的所建构而成的质粒,是常用的克隆载体(cloning vector)之一,可用于建构基因组库。最高可置入44000个碱基对,高于质粒的10000
  • 1,1-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烯(1,1-Dichloroethene)简称1,1-DCE,是分子式为C2H2Cl2的有机氯化合物,是有辛辣气味的无色液体。1,1-二氯乙烯和大部分的有机氯化合物类似,在水中溶解度不高,但可溶于有
  • 阿尔伯特·洛尔青古斯塔夫·阿尔伯特·洛尔青(德语:Gustav Albert Lortzing,1801年10月23日-1851年1月21日),德国作曲家。洛尔青的父母都是一个巡回剧团的艺人,他自幼随团巡演,耳濡目染,学会了钢琴,小
  • 姬蔓·芭奴慕塔芝·玛哈(乌尔都语:ممتاز محل‎‎;1593年9月1日-1631年6月17日,又译姬蔓·芭奴),莫卧儿帝国第5代皇帝沙贾汉的皇后。慕塔芝·玛哈(Mumtaz Mahal)是印度蒙兀儿王朝沙贾汉(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