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毒的声音》(印尼语:,精确拼音(英语:Enhanced Indonesian Spelling System):)是荷属东印度友联影业于1941年推出的一部黑白电影。这部电影由胡(R Hu)执导,华裔商人翁福林监制,佐约普拉诺托(Djojopranoto)担任编剧,由拉登·苏加诺(Raden Soekarno)、拉特纳·朱维达(Ratna Djoewita)、乌江(Oedjang)和苏哈娜(Soehaena)主演。影片讲述两个年轻男子为一个女人而竞争,最后发现对方是失散多年的兄弟。
《恶毒的声音》于1941年9月至10月间拍摄,以格朗章(英语:keroncong)配乐为特色,有部分场景在西爪哇拍摄。该电影配合开斋节假期发布,适合全年龄段。广告强调这部电影对土著(英语:Native Indonesians)和荷兰观众皆具有吸引力,《东印度报》()的一篇评论文章对该片持积极态度。这部电影是友联影业的倒数第二部电影。尽管该电影在1949年仍有上映,但现在很可能已经散失。
一位名叫米特拉(Mitra)的年轻运动员和他的恋人嫩·玛蒂娜(Neng Mardinah)将要举行婚礼。然而,一个名叫马佐汉(Mardjohan)的年轻人爱上了玛蒂娜,为了赢得她的心,他散布谣言称米特拉是一个罪犯的儿子。米特拉因此放弃了城市和他的爱人,希望在乡村过上平静的生活。
米特拉在乡村一家工厂找到了工作,而这家工厂恰巧是马佐汉的。他拒绝了一名工人的求爱,并离开了工厂。有一天,米特拉偶然遇到马佐汉在一次事故后严重受伤,于是救下了马佐汉,并带他去治疗。马佐汉的母亲看到米特拉时,相信他就是她走失时仅有三岁的儿子。她找到了几个证人,指出了外貌相似之处,并最终证明了她的猜想。与此同时,米特拉洗清污名,并与玛蒂娜团聚。
《恶毒的声音》是友联影业的第六部作品,由翁福林监制,华裔导演胡执导,后者自1940年以来一直在该公司工作。峇峇娘惹录音师文金南担任助理导演。电影剧本由佐约普拉诺托(Djojopranoto)撰写,他取代了在1941年完成《女人与斗士》后离开友联,跳槽至竞争对手公司星辰影业(Star Film)的编剧沙伦(Saeroen)。这部电影于1941年9月开始生产,到10月已接近完成。
该电影由拉登·苏加诺和拉特纳·朱维达主演,演员乌江和苏哈娜亦在该片出演。苏加诺和苏哈娜第一次出演友联影业的电影,而乌江和朱维达之前就已经为友联出演过。乌江自1940年友联首部电影《微笑的面具》以来一直为友联演出,而朱维达之前出演过《女人与斗士》。《恶毒的声音》的配乐包含了几首格朗章歌曲,有部分场景在西爪哇的勃良安地区拍摄。
友联影业宣布《恶毒的声音》将于开斋节假期(1941年10月22日开始)期间发布, 并将于11月上旬在苏门答腊北部的棉兰放映。 然而,泗水版的《东印度报》表示,这部电影1942年1月14日才在东爪哇省首映。该报纸对电影给予了积极评价,称其为一部紧张的电影,充满幽默感和美丽风景。评论的结尾处建议年轻人和他们的父母观看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适合所有年龄段的观众。为了吸引受过良好教育的观众,友联声称该电影“重视对话,并尽可能根据印度尼西亚人民的需求安排对话”。荷兰语报纸宣传该电影为“一个有趣的、令人着迷的土著体育世界中两个年轻人的故事”,但是以“文明”的方式制作出来,以便欧洲观众欣赏。
友联影业的最后一部作品《美加本浓》由文金南执导,并于1942年初发行。该电影由苏加诺与新人索菲亚蒂(Sofiati)共同出演。1942年3月日本占领印度尼西亚之后,该公司关闭,且除苏加诺外大部分员工未能重返电影界,前者直到1970年代仍出演电影,但他通常以伦德拉·卡诺(Rendra Karno)之名演出。
直到1949年2月,《恶毒的声音》仍有放映。但这部电影很可能已经散佚。荷属东印度的电影胶卷以非常易燃的硝化纤维制成,1952年印尼国家电影制片厂(英语:Produksi Film Negara)的仓库发生大火,在大火中该仓库储藏的用硝化纤维制成的旧胶片全部被焚毁。因此,美国视觉人类学家卡尔·G·海德(英语:Karl G. Heider)推论,所有在1950年前制作的印尼电影均已散失。不过,J·B·克里斯坦托(J.B. Kristanto)在《印尼电影目录》中表示,印尼电影资料馆收录了几部荷属东印度电影,使之得以流传。米斯巴赫·尤萨·比兰(英语:Misbach Yusa Biran)还指出荷兰政府新闻处(英语:Netherland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rvice)收藏了几部日本宣传电影,并使之留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