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盗龙

✍ dations ◷ 2025-10-23 04:34:47 #天宇盗龙
天宇盗龙属(属名:Tianyuraptor)是驰龙科下的一属恐龙,生存于下白垩纪,约1亿2200万年前。它们的化石是在中国辽宁西部发现。相较于辽宁的其他驰龙科恐龙,天宇盗龙明显较为原始。模式标本拥有一些北半球驰龙科所没有的特征,之前仅发现于南半球驰龙科及原始鸟翼类。故此,专家认为它们就是过渡性物种,填补了北半球及南半球驰龙科之间的空隙。相较于其他驰龙科,天宇盗龙的叉骨较为小型,而前肢也较为短。天宇盗龙的学名是来自山东省的天宇自然博物馆,这是其正模标本所存放的地方。种小名是为纪念已故古生物学家约翰·奥斯特伦姆(John Ostrom),他在驰龙科(例如恐爪龙)及有羽毛恐龙的研究,有特别贡献。天宇盗龙是中等身型的驰龙科,根据其正模标本STM 1-3,体长约有1.6米-1.8米。位于辽宁沈阳师范大学的一具天宇盗龙标本尚未得到正式描述,是一具完全成年的标本,其体长在2.1-2.3米左右,是小盗龙亚科最大的成员。这个物种具有几种独有的衍生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中段尾椎的长度,是背椎长度的2倍、叉骨小型且极为细长、后肢很长,约是背椎总长度的3倍。如同其他的辽宁驰龙科恐龙,天宇盗龙的尾巴相当长,长约96公分,几乎是股骨长度的4.8倍。正模标本(编号STM1–3)是一个几乎完整、关节仍全连接的骨骼,只缺欠了尾巴末端。共有25节尾椎被保存了下来,被认为最多只缺欠了3节末端尾椎。化石是在中国辽宁西部凌源发现,发现于在义县组的大王杖子层。义县组是下白垩纪的地层,年代为巴列姆阶至阿普第阶之间,约1亿2970万到1亿2210万年前。大王杖子层的年代可以追溯至1亿220万年前。这个标本的骨骼发现一些未完全愈合的特征,因此被推测是一个亚成年个体,因为。天宇盗龙的软组织并没有被保存下来,与该地热河群的其他兽脚类化石不同。与后肢比较之下,天宇盗龙的前肢相当短,只有后肢的53%。大部分其他驰龙科的前肢/后肢比例,可以多于70%。虽然天宇盗龙的体型较小盗龙亚科的大,但后下肢也相对较长,这点与小盗龙亚科相同。但是,大部分其他驰龙科的后下肢却相当短。天宇盗龙的胫跗骨/股骨比例,大于1.30;而蒙古伶盗龙的胫跗骨/股骨比例,却少于1.10。除了较长的后肢外,天宇盗龙的前肢也较其他驰龙科的短。例如体型相当的伶盗龙,其手臂与腿的长度比例约为0.75,而天宇盗龙的却只有0.53。与其他驰龙科恐龙相比,天宇盗龙的手臂比例较短,显示了它们手臂的用途与其他驰龙科有所不同。小盗龙亚科(如小盗龙)的前肢长而粗壮、具有飞羽,因此被认为具有滑翔能力。不过,天宇盗龙的前肢较短、小型叉骨,及横向较宽的喙突,都显示它们不适合滑翔或飞行。根据徐星等人的种系发生学分析,天宇盗龙是劳亚大陆的基底驰龙科恐龙。它们似乎拥有一些劳亚大陆驰龙科所没有的特征,但这些特征却可以在鸟翼类及冈瓦那大陆驰龙科(如南方盗龙、鹫龙、内乌肯盗龙、胁空鸟龙及半鸟)中发现。研究人员亦发现,天宇盗龙拥有一些小盗龙亚科单系群的特征。由于天宇盗龙混合了这两种特征,故研究人员认为天宇盗龙是种原始小盗龙亚科恐龙。若是如此,其他长臂的小盗龙亚科,应该是后来独自演化出飞行的能力。不过,研究人员提出另一可能性,天宇盗龙也有可能是劳亚大陆的驰龙科恐龙中,非小盗龙亚科的的原始物种。无论如何,天宇盗龙的发现,提供了更多有关驰龙科早期演化的资料,亦展示了它们初期的多样性发展。

相关

  • 基因基因(英语:gene)在生物学中指DNA或RNA内编码基因产物(RNA或蛋白质)的合成的核苷酸序列。基因也可视作基本遗传单位,亦即一段具有功能性的DNA或RNA序列。弄清其序列本身的过程叫基
  • 嘧啶类似物嘧啶类似物(英语:Pyrimidine analogues)是与嘧啶结构上类似的核苷类似物(英语:nucleoside analogue)抗代谢物。嘧啶5-氟尿嘧啶氟尿苷吉西他滨嘧啶类抗代谢物通常通过干扰DNA的合成
  • 昏睡症非洲人类锥虫病(法语:Trypanosomiasis africain; 英语:African trypanosomiasis)或称昏睡病、嗜睡病(英语:sleeping sickness),是一种由布氏锥虫(英语:Trypanosoma brucei)引起的寄生虫
  • 电阻抗阻抗(electrical impedance)是电路中电阻、电感、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的统称。阻抗是一个复数,实部称为电阻,虚部称为电抗;其中电容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电
  • .it.it为意大利国家和地区顶级域(ccTLD)的域名。A .ac .ad .ae .af .ag .ai .al .am .ao .aq .ar .as .at .au .aw .ax .az   B .ba .bb .bd .be .bf .bg .bh .bi .bj .bm .b
  • 实数N ⊆ Z ⊆ Q ⊆ R ⊆
  • 大卫·布儒斯特大卫·布儒斯特爵士 KH PRSE FRS FSA FSSA MICE(英语:Sir David Brewster,1781年12月11日-1868年2月10日),苏格兰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发明家及作家。布儒斯特在光学范畴
  • 专利流氓专利流氓又称专利蟑螂(英语:Patent Troll),用于形容一些积极发动专利侵权诉讼以获取赔偿,却从没生产其专利产品的个人或公司。至2008年为止美国是全世界专利纠纷最多的国家之一,其
  • 虹吸式咖啡壶虹吸式咖啡壶,也称赛风壶(音译自siphon或syphon),它最早起源于德国。其借由加热下壶气体,增加压力,虹吸将水推至上壶萃取咖啡。虹吸壶在日本与台湾是很流行的咖啡冲调方法,但是手冲
  • 郭南宏郭南宏(1936年10月23日-),台南市人,曾任国立交通大学工学院代理院长、国立交通大学校长、国立高雄工专校长、长庚大学校长、交通部部长及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