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业计划

✍ dations ◷ 2025-09-13 17:44:16 #国际劳工组织,职业训练

世界就业计划(英语:World Employment Programme,简称WEP)开始于1969年,由国际劳工组织(简称ILO)为协助会员国职训工作,寻找就业机会的一个世界性计划。对于劳工疾病、死亡,以及职业病、意外伤亡,也有研究种种对策与措施。而它的宗旨为遏止并扭转开发无门的佃农与贫民窟大众增加的趋势,并提供了1950年代、1960年代发展策略失灵后的替代方案。例如提供人们生产工作所需的技能、加速乡村发展与工业化以及促进国际贸易的成长。同时WEP也结束了二次大战后ILO面对联合国等组织崛起的窘境,在此背景下推行此计划实为ILO重大且创新的举动。WEP的开展有三大意义,第一,它开启了ILO正视关注发展中国家的贫穷问题。第二,该宗旨说明了ILO在整体发展策略的重要议题上,工作范围也加宽了。第三,WEP具体重申了ILO的核心理念:所有经济政策都以实现社会目标为最高宗旨。大卫‧摩斯(英语:David Morse)进一步说明:“最清楚最具体的社会参与莫如有生产成果的就业,因此即使经济成长趋缓,但只要经济不致真正停滞不前,基于社会考量,就业为导向的经济发展及为首选。”亦即,针对就业是改善生活的不二法门。

哥伦比亚报告为WEP首篇详尽的就业政策报告,出自发展经济学学家达德利‧席尔斯(英语:Dudley Seers)带领的研究团队。哥伦比亚报告只是为了解决哥伦比亚的失业问题,却也定下了WEP前几年的工作,而团队所提的方案则彻底了改变总体策略。团队表示,失业危机所需的不是分析失业率为何成长,而是要分析整体发展过程,救失业要从根本重新思考何谓发展,而非仅以提供就业粉饰公开性失业。此观念成了日后WEP的主要想法。报告称,强化就业密集度的策略需要传统和激进的作法并行。传统的作法以扫除资本密集产业与技术作为措施,例如资本密集产业的租税、补贴、高估汇率均须逐步废除,同时成本不应过度增加。激进的作法则为修正所得分配。报告呼吁采取强烈的所得重分配手段,例如富人加税、土地改革、严控垄断及广开教育机会。此一策略需要严密的政策整合,因此采行充分就业策略之政府,必以发展适当的规划体系为重。

锡兰(即今斯里兰卡)是WEP第二个任务的地点,1971年再度由达德利‧席尔斯(Dudley Seers)带领团队前往。这次除了以劳力密集的成长作为核心议题外,也注意到了在年轻族群之间“受教育者失业”的问题。政策独厚资本密集产业、耗费沉重外汇储备引进国外技术而没有控管制度、土地与人力不足以及教育失灵是锡兰的严重问题,因此报告建议须进行教育改革,以实务技术导向的教育取代文凭、修正薪资结构、稀有土地重分配。同时报告其调政策亟需改革,“政策改革能使锡兰跳脱长期收支逆差与成长率低的困境。改革资本密集的策略,并削减无法永续的福利支出,以腾出资源来创造就业机会。向富人加税、普遍对薪资设限,会提高经济成长与就业率,同时也能促进平等。”

WEP第三个考察团于1972年前往肯亚,由发展经济学家汉斯‧辛格(Hans Singer)及理查‧乔利(Richard Jolly)带领。肯亚报告对于当时有两大贡献,第一是提出了“伴随成长的重分配”(redistribution with growth)的发展策略,第二则是令大家关注到“非正式部门”(informal sectors)在发展中国家就业和发展的重要性。面对成长与重分配会互相冲突的问题,团队主张两者可以调和折衷。重点在于成长和重分配要并行,因为肯亚人均所得低,同时多数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仅能自给自足。这说明了只有成长或所得分配都不够,需要两者的配合。报告将发展中国家对非正式部门的政策态度转化成重要发展政策议题,从宽界定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成了分析非正式部门的理论架构,范围包含了开放性失业、就业不足、低薪、工作收益低。报告指出“提到此部门往往联想到边缘、寄生、非法活动”,但与此刻板印象相反,团队建议对非正式部门政策应转为积极鼓励与支持。而此观念日后成了ILO的工作重点。

这三份报告界定了WEP研究及顾问工作所处理的主要议题,由全世界各区域的就业团队于1970年代进行。同时其他就业考察团相继而起,1974年在菲律宾、1975年在多米尼加、1976年在苏丹的团队皆是。这些后续的报告代表了WEP修正策略的路线,用较不激进的途径,也就是较温和传统的方法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WEP的工作于1970年后依然持续,但大型就业考察团队已经没有再出现了,改以区域为主小型的团队领导著。就业政策核心议题的研究延续不断,尤其着重于拉丁美洲及亚洲。不过虽然这些工作重要,但因对于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上没有新想法,而渐渐没落。

国际劳工组织官方网站(英文)

相关

  • 数词数词就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表示确定的数目,多放在事物前面。例如:一、十、千、亿等。表示计算或排行事物的次序。例如:第一、初二等。表示大概的数目。例如:几、二十上下、五
  • 克洛德·贝尔纳克洛德·贝尔纳(法语:Claude Bernard,1813年7月12日-1878年2月10日),法国生理学家。他是定义“内环境”的第一人。哈佛大学科学史家I·伯纳德·科恩称他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 哈卡尼网络哈卡尼网络,盘踞在巴基斯坦的武装组织,活跃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以及与巴基斯坦交界的阿东部一些省份。哈卡尼网络成立于1980年代,集团与塔利班及盖达组织相关联,他们从巴基斯坦北
  • 化学物质毒性数据库化学物质毒性数据库(RTECS,Registry of Toxic Effects of Chemical Substances)是一个记录化学物质毒性资料的数据库。它的资料均来源于公开的科学文献,不过并没有指出那些研究
  • 安迪·格罗夫安德鲁·史蒂芬·格罗夫(英语:Andrew Stephen Grove,1936年9月2日-2016年3月21日),原名安德拉什·伊什特万·格罗夫(匈牙利语:András István Gróf),昵称安迪·格罗夫(Andy Grove),又译
  • 泰国商会大学泰国商会大学或简称UTCC(泰语: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หอการค้าไทย)是泰国一所私立大学。科系包括商务,会计,经济,人文,科学,传播艺术,工程和法律。通过美国ACBSP认可。是
  • 特雷普托特雷普托(Treptow德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
  • 周廷干周廷干(1852年-1936年),字恪叔,广东广州府顺德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登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三十三年,任翰林院检讨。后任清史馆纂修官。
  • 尼古拉·迪内夫尼古拉·迪内夫·尼科洛夫(保加利亚语:Никола Динев Николов,转写:Nikola Dinev Nikolov,1953年10月18日-2019年6月1日),保加利亚重量级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他在1977
  • 本岛等本岛等(1922年2月20日-2014年10月31日),长崎県南松浦郡北鱼目村(现新上五岛町)人,日本政治人物。毕业于京都大学工学院。1979年至1995年期间,连续四次担任长崎市市长,曾经公开批评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