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土著

✍ dations ◷ 2025-08-02 21:19:06 #马来西亚土著
马来西亚土著(马来语:Bumiputera),在《马来西亚宪法》下指的是马来西亚的马来人,及沙巴和砂拉越的原住民族。Bumiputera一词源自梵文,意指地球之子或是土地之子,这是由于Bumi一词有“土地”和“地球”之意。在马来西亚,中文使用者一般都使用“土著”一词来称呼这些人,不过这并不是文意上所描述的那种森林部落里的土人,而一般人在这时候使用“土著”一词时,指的是法律规定的本地族群,由于马来人占了土著92%以上的人口,所以,土著就是在说马来人。而不属于Bumiputera的人,则称为非土著。而非土著一词指的就是华人、印度人、欧亚裔和一些已具有马来西亚公民权的新移民。华人和印度人占了非土著近99%的人口,所以非土著通常就是指华人或印度人。此外,不同于马来人的马来半岛原住民(英语:Orang Asli)(Orang Asli),在马来西亚一般被称为原住民,他们是否是土著范围下的人向来是舆论的焦点。20世纪70年代,马来西亚政府实施了有利于马来西亚土著的“新经济政策”,《经济学家》将其称为“种族歧视”,政策目的是为马来西亚土著创造机会,缓和自1969年五一三事件后华人与马来人之间的紧张关系。这些政策成功打造了大量的马来人城市中产阶级,但是对于消除农村社区的贫穷状况见效甚微。一些分析学者注意到,那些被排斥在外的群体充满怨气,对这些政策强烈抵制,尤其是为数众多的华人和马来西亚少数民族。土著的概念是基于马来西亚的国家宪法(其中宪法第153条对土著的概念有非常的贡献)。但是,宪法没有把土著界别清楚。宪法只有界定以下文族的条文:因为政府没有一个统一界定来识别,所以,政府多个部门和机构都有不同(和互相不相容)的界别来釐定土著身份。根据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学生入学管理办公室”出版的2007至2008年入学指南,土著是以下的人:在马来西亚传统定义下,所有原住民都是土著。除此之外,马来西亚沙巴和砂拉越两州的伊班人、卡达山人、杜顺人、比达友族、达雅族等少数原住民也被列入土著的范围。土著特权是根据马来西亚宪法第153条。该例说明:“国家元首在此条文下有保护巫族人的合法地位和其它社区的合法性权利的责任。(英文:It shall b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Yang di Pertuan Agong to safeguard the special position of the Malays and the legitimate interests of other communit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rticle.)”因为马来西亚运用君主立宪系统组成政府,所以国家元首的责任被人视为是国家本身的责任。1969年五一三事件后,马来西亚政府为了缓和种族间的紧张关系,于是施行了一系列的新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土著在马来西亚的经济地位,然而这一系列的经济政策至今尚未成功,相反的,却引起了非土著的强烈不满。马来西亚土著政策是一个被视为只会维护马来西亚马来族的政策。而这一政策也被国际以及马来西亚非土著视为种族歧视政策。然而一些人认为,在马来亚独立初期,被视为非多数人口的华人(当时马来人占了人口的约50%,而华人占了约36%)却由于英国殖民时期,英国人控制了马来西亚的经济并采取了“分裂政策”的关系,华人大部分都从商,而马来人却是农夫,渔夫,工人等,基本上被排除在马来西亚的商业圈之外。这情况被一些人视为对马来西亚社会造成不稳。马来西亚政府认为,只有合法土著特权和经济利益才能够缓和马来西亚个种族间的紧张关系。于是在1969年五一三事件后制造了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以加强马来人在马来西亚的经济地位。另一个常被争议的问题就是马来半岛的原住民(Orang Asli),根据历史,这些原住民才是马来半岛上最早居住的人民。但在马来人施行的土著政策下,却没有把马来半岛原住民列入土著的范围,而这些原住民的经济状况实际上却比马来人更糟糕。这情况使得很多人同情原住民的状况,尤其是华人和印度人。马来西亚人权委员会一直不断的呼吁马来西亚政府承认并将原住民纳入土著的范围。然而,一些却反对说,原住民已经被当成土著。新加坡未独立前,李光耀以及他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提出了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政策,这一政策主要是所有马来西亚公民,不分种族和宗教一率享有平等的权利。他的主张却遭到很多马来人领袖的强烈反对,这些马来人领袖认为,马来西亚只有马来人才能享有特权。由于李光耀和这些马来人领袖政策上的冲突,再加上人民行动党当时与联盟代表华人的马华公会对立,最终导致新加坡被逐出联邦独立成国。而新加坡的独立也被认为间接让华人百分比减少以巩固土著地位和削弱了华人在民主选举投票中的人数效应,独立后马来西亚华人人口从原有的45%下降到35%,而马来人人口则从原来的45%上升至50%。新加坡的独立,马来西亚华人成为少数民族,土著政策的合法化,以及后来的新经济政策等都对马来西亚往后40年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些政策的实施也影响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外交和经济关系。这也使得这40年来,李光耀不断对马来西亚政府的土著政策表达不满。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时常在公共场合抱怨马来人过度依赖土著特权。他常告诉马来人如果马来人经常依赖土著特权下的津贴,种族将会变的很弱。马哈迪也曾在2004年也说,“马来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低于华人大学毕业生,这是因为华人懂得选择对的科目修读,所以他们在市场上比马来人更有竞争力。那些马来人毕业生,尤其那些来自马来语环境的学生,一般都不能有效使用英语,不管你文凭上的成绩多好,在现实商场上,雇主只要那些懂得和他们沟通的人。雇主未必是一个马来人,他可以是个外国人,如果他无法和你沟通,他不会雇用你。”除此之外,那些被马来西亚政府资助的马来人学生,他们一般都会选择修读回教法律,回教历史,或是一些有关回教的科目,他们不但没有选择修读英语,也没有选择去修读一些有经济价值的科目如工程学和医学等,相反的,他们选择到中东国家修读阿拉伯语,这些现象被不少人认为不实际。2006年6月,169名被送去在埃及开罗的艾资哈尔大学的马来人学生,都面临阿拉伯语问题,最终只有五人通过考试。这新闻在马来西亚媒体报光后,使得马来西亚的保送马来人政策非常尴尬,认为这在浪费马来西亚人民的纳税钱。马来西亚前首相阿都拉巴达威强烈批评马来人学生只会选择容易的科目修读,这些容易科目往往都没有实际商业价值。2018年大选时,马哈迪带领由土著组成的土著团结党和希望联盟成员党打败国阵组成新政府。慕尤丁并在同年表示将建议落实新土著议程政策,而此政策将注重在创造平等成果,而不是提供平等机会,因为达到平等成果的平等机会不是公平的政策。慕尤丁也表示马来人(土著)在经济成就上还是落后的,因此需要通过落实新土著议程政策来使他们能在国家的繁荣下公平受惠。

相关

  • 潮气量潮气量是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对于健康的年轻人而言,潮气量为每次呼吸500毫升,或者是身体重量乘以7毫升每千克
  • 乌德穆尔特人乌德穆尔特人(俄语:Удму́рты),又名沃吉亚克人,分布在乌拉尔山,维亚特卡,乌德穆尔特共和国与彼尔姆,少数分布于基洛夫州、马里埃尔共和国、巴什科尔托斯坦一带,在俄罗斯史料中
  • 酚类在有机化学中,酚类化合物(英语:phenol)是一类通式为ArOH,结构为芳烃环上的氢被羟基(—OH)取代的一类芳香族化合物。酚类化合物中最简单的酚为苯酚(C6H5OH,亦称石炭酸)。虽然结构与醇类
  • 78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变性乙醇变性乙醇,亦称变性酒精(Denatured alcohol),是指加入添加剂的乙醇,主要做工业用酒精(Industrial alcohol; Industrial spirit)的用途。这种乙醇有毒、难闻、难吃、令人作呕。为避免
  • 啃食在动物学当中,食叶动物是指专门吃树叶的草食性动物。因为老叶子当中难以消化的纤维素含量较高而热量则较低,并且通常还含有一定的有毒化合物,所以食叶动物通常有较长的消化道以
  • 江西填湖广江西填湖广,是指大量江西人迁居到湖广(今湖南与湖北两省范围)的一次大规模移民拓垦活动,影响十分深远。共有两次,一次是发生在明初,另一次是明末清初。明朝驱逐蒙古人后,为了巩固新
  • 潮州断层潮州断层(英语:Chaochou Fault),为逆移断层兼具左移性质,呈南北走向。断层可以分为2段:北段由高雄市六龟区宝来里向南延伸至屏东县三地门乡大津村,长约28公里,本段又称土垄湾断层南
  • 亚历山大·费奥多罗维奇·阿基莫夫亚历山大·费奥多罗维奇·阿基莫夫(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Фёдорович Акимов,1953年5月6日-1986年5月11日)是一名苏联工程师。在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 自由之子自由之子(英语:Sons of Liberty),是美国独立革命期间反抗英国统治而建立的秘密组织,曾经发动了波士顿茶党事件,故俗称波士顿茶叶党、波士顿茶党。是由约翰·亚当斯的堂兄塞缪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