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语

✍ dations ◷ 2025-11-25 13:16:39 #赫哲语
赫哲语(Нанай、Нанайэ)又称那乃语(Nanai)、赫真语(Hezhen)或戈尔德语(Gold),是赫哲族(在俄罗斯称为那乃族)的民族通用语言。通行于中国和俄罗斯接壤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一带。赫哲族族内根据各地区不同的自称,可分为“na nio”、“na bəi”、“na nai”三部。这三个自称的意思是“本地人”(直译“这里人”),其中“人”字的说法存在差别。“na nio”、“na bəi”二部多数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松花江上游地带,统称为奇勒恩人“ki lən”,说奇勒恩语(亦可定为赫哲语奇勒恩方言),另有极少数居于俄罗斯境内。“na nai”一部多数聚居于俄罗斯境内,少数居住于中国黑龙江省,他们统称赫哲人“χə d͡ʑən”。汉语中统称三部为“赫哲族”。俄语中将包括“na nio”、“na bəi”二部在内的全部赫哲族统称为那乃族。语言方面,早期中国境内的赫哲语实际多为“na nio”、“na bəi”二部的奇勒恩语,少数使用“na nai”一部的赫哲语。但因为清朝时期的针对包括赫哲族在内的索伦人的满化政策,以及后来民族内部不同程度的汉化,致使居于偏南的“na nio”、“na bəi”二部的奇勒恩人绝大多数失去民族语言,而偏北毗邻俄罗斯的“na nai”一部赫哲人还有相对多数人使用民族语言,所以中国境内采用“赫哲族”、“赫哲语”来统称奇勒恩人和赫哲人的民族和语言。俄罗斯境内赫哲族多数属于“na nai”一部的赫哲人,所以俄罗斯使用“那乃族”、“那乃语”来统称境内的赫哲人和奇勒恩人及其语言。从20世纪中叶起,中国和俄罗斯境内的赫哲族均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汉化和俄化,赫哲语在族内的母语地位被汉语和俄语代替,赫哲语面临濒危。在黑省除了约十数名50岁以上的族人尚能操赫哲语外,该族共1400余人已转用汉语。赫哲语是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南通古斯语支东南通古斯亚语支赫哲诸语言的一个语言。赫哲诸语言还包括奇勒恩语、奥罗克语和乌尔奇语。另外赫哲语和南通古斯语支的其他语言(奥罗奇语、乌德语、满语、锡伯语、女真语)有近亲关系。1920年代起,在俄罗斯远东地区Valentin Avrorin等语言学家以西里尔字母书写赫哲语。

相关

  • 物理化学家物理化学(英语:Physical Chemistry),是一门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物质体系化学行为的原理、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可谓近代化学的原理根基。物理化学家关注于分子如何形成结构、动态变化、
  • 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储备委员会(英语:Federal Reserve Board of Governors,简称联储会)是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主要管理机关。该会负责监管132个联邦储备银行,帮助推行货币政策。联储会理事由总统
  •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国家癌症研究所是美国政府为癌症研究和训练所设立的主要机构,也是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的其中一所。国家癌症研究中心是一个被联邦资助的研究与发展中心。该中心协调全国癌症计
  • 威廉二世威廉二世(William II,1056年-1100年8月2日),绰号“红脸威廉”或“威廉·鲁夫斯”。他是征服者威廉的三子,自1087年成为英格兰国王直到1100年。其势力也覆盖诺曼底,在苏格兰也具有
  • 董韫美董韫美(1936年3月4日-),中国计算机软件专家。生于云南昆明。195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生理机制肾生理学(renal physiology、拉丁语:rēnēs、"肾")为肾的生理学研究。这包括肾脏的所有的功能,包括葡萄糖、氨基酸,及其它小分子的再吸收;钠、钾及其它电解质的调节;体液平衡(Flui
  • 数据字典数据字典(英语:data dictionary)是一个自动的或手动的存储数据元的定义和属性的文档。指一组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流、数据文件、数据项及处理逻辑进行定义描述的表格。
  • 拉洋片拉洋片,又称拉大片,是一种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1人。使用的道具为四周安装有镜头的木箱。箱内装备数张图片,并使用灯具照明。表演时表演者在箱外拉动拉绳,操作图片的卷动。观
  • 内政部营建署内政部营建署(简称营建署)是中华民国内政部附属机关,为中华民国国土资源规划、利用与管理之最高主管机关。营建署同时也是各国家公园的主管机关,由国家公园组负责掌管。依照《内
  • 丙酸钙丙酸钙化学式Ca(C2H5COO)2,是丙酸的钙盐。丙酸钙可直接由氧化钙合成:生成的水会与过量的CaO生成氢氧化钙,过量的水于低压下(0.6〜0.95 bar),在70-90℃下蒸发。丙酸是一种常用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