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斑疹伤寒

✍ dations ◷ 2025-02-24 09:28:42 #细菌性皮肤病,人畜共患病,昆虫传播的疾病,生物武器,啮齿动物携带疾病

流行性斑疹伤寒(英文:Epidemic typhus),又称虱传斑疹伤寒(louse-borne typhus),是斑疹伤寒的一种,常在战争爆发后或自然灾害过后引起流行。流行性斑疹伤寒常由携带病菌的体虱在人群中传播,由普氏立克次氏体(英语:Rickettsia prowazekii)致病。流行性斑疹伤寒与地方性斑疹伤寒有所不同,后者一般由跳蚤传播、病原为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英语:Rickettsia typhi)。地方性斑疹伤寒的死亡率较流行性斑疹伤寒低。

历史上,流行性斑疹伤寒曾造成过数以百万计的死亡,但依然属于较为罕见的疾病,常在人群密度较大、卫生环境差的地区爆发。在发达的工业国家中,斑疹伤寒非常罕见,常出现在中非、东非、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区较为寒冷的山岳地区。如果感染后不接受治疗,死亡率可达40%。

流行性斑疹伤寒常在接触病原体后2周内发病,症状包括:

5-6天后,身体开始出现黄斑皮疹,常由上而下起疹,但极少出现在脸部、手掌或脚掌。

布里尔-津瑟病,又称复发性斑疹伤寒,是一种较轻微的流行性斑疹伤寒,是经过长时间的潜伏后复发,常因为人体营养不良或患上其它疾病而导致抵抗力下降。

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IFA)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

流行性斑疹伤寒感染可采用抗生素治疗,输液和输氧也可用于稳定病人情况。无治疗的病患死亡率和经过治疗后的病患死亡率存在显著差异:无治疗的死亡率为10%-60%,而在首次感染8天内进行抗生素治疗可使得死亡率接近0%。多西环素、四环霉素、氯霉素常被用于治疗。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前,地方性斑疹伤寒出现于波兰及邻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流行性斑疹伤寒在俄国可能造成了约300万人死亡,在波兰、罗马尼亚等地也有数百万平民因此丧生。 1914年起,许多军人、囚犯甚至医生都受到感染,在塞尔维亚至少有15万人染病死亡,其中5万人是囚犯。一战的西部战线专门为部队设有除虱站,而东部战线则饱受该疾病困扰。当时该病的死亡率达10-40%,也是许多医护人员死亡的主因之一。一战和俄国内战期间,1918年-1922年,俄国境内共有2000-3000万人染病,其中200-300万人死亡,是历史上致死人数最多的流行病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流行性斑疹伤寒也造成了数十万人死亡。 1941年,在德军侵略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中,流行性斑疹伤寒侵袭了德军。 1942-43年,北非和伊朗也出现了大规模流行性斑疹伤寒疫情。 在德军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等地,该病也导致许多囚犯死亡。

二战之后,随着疫苗的研发,西欧和北美地区逐渐控制了疫情。此后,该病主要在东欧、中东以及非洲部分地区出现。1993年,非洲布隆迪爆发内战,出现76万难民,1995年该国的一处监狱发生大规模流行性斑疹伤寒疫情。

医学导航:病菌

细菌(分类)

gr+f/gr+a(t)/gr-p(c/gr-o

药物(J1p、w、n、m、疫苗)

相关

  • 边缘型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缩写:BPD)又称情绪不稳定人格障碍 (EUPD),简称边缘人格ICD-10,是一种B型人格疾患。患者出现长期的不稳定行为,容易被周遭认为不正
  • 非平衡非平衡态热力学是热力学的一门分支,研究时变热力学系统、不可逆转变和开始系统。非平衡态热力学,和平衡态热力学(英语: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s)相对,是研究在非零合力、流动及
  • 穆荫穆荫(?-1864年),字清轩,托和络氏,满洲正白旗人,晚清大臣。咸丰元年,命以五品京堂候补,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兵部尚书穆荫与怡亲王载垣授命为钦差大臣,赴通州
  • 印度超级板球联赛印度超级板球联赛(Indian Premier League, IPL),简称印超,是由印度板球总会(Board of Control for Cricket in India)创立,采行2020制的板球比赛。本联赛自2008年开打至今,球季时间
  • 灭虱草灭虱草(学名:)是毛茛科灭虱草属的模式种,曾经属于翠雀属。古希腊人把灭虱草叫做σταφὶς ἀγρία(),意思是“野葡萄干”。迪奥斯科里德斯描述其叶似野葡萄叶,但也有人认为这
  • 煎蕊煎蕊(闽南语tsian-luí;印尼语:es cendol;/ˈtʃɛndɒl/),又译煎律闽南语tsian-lu't、晶露(印尼语的音是卷舌音)、珍多冰,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地区的传统冰冻甜点,也流行于马来西亚、新
  • 雀尾唇鱼雀尾唇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隆头鱼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西印度洋区,红海至阿曼湾海域,栖息深度2-30米,体长可达50公分,栖息在沿海礁沙区海域,以软体动物为食,生活习性不明,可
  • 德雷维茨湖坐标:53°32′31″N 12°21′48″E / 53.54194°N 12.36333°E / 53.54194; 12.36333德雷维茨湖(德语:Drewitzer See),是德国的湖泊,位于该国东北部,由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负责
  • 哈当阿哈当阿(满语:ᡥᠠᡩᠠᠩᡤᠠ,穆麟德:;18世纪-1799年),蒙古正黄旗人,把岳忒氏(巴岳特),清朝军事人物。笃信佛教,嘉庆元年兼任台湾镇时曾将今台南开元寺改名为“海靖寺”,并予以重修、题献三
  • 相亲数链若干个正整数,其中第一个数的除了本身之外全部因数的和,等于第二个数;第二个数的除本身之外全部因数的和,等于第三个数;最后一个数的除本身之外全部因数的和,等于第一个数。这些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