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释奠典礼
✍ dations ◷ 2025-02-23 10:24:04 #释奠典礼
释奠佾舞简称佾舞,又称丁祭佾舞、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佾舞。依不同编制又分有六佾舞和八佾舞,是释奠典礼的祭礼中所表演的舞蹈, 是东亚世界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南朝齐武帝永明三年(公元485年),对于释奠已有记载:“元嘉立学、裴松之仪、应舞六佾,以郊乐未具,故从权奏登歌,今金石已备,宜设轩县之乐,六佾之舞,牲牢器用,悉依上公”,六佾即六佾舞,是中国古代诸侯用舞的编辑,有六行六列,共三十六人。轩县就是轩悬,是中国古代诸侯乐队的编制。这是历史上乐舞并用祭孔仪式的开始,之后各朝代祭孔的规模和乐舞均有不同。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孝文帝时六佾舞中增加了“三献礼”的项目,三献礼即初献、亚献、终献。唐朝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的祭孔大祀,是采用六十四人的八佾舞。佾舞源自宗庙宫庭雅乐舞,舞者称为“佾生”,佾是队伍的行列,分祭天子、公侯、大夫、士,又有八佾、六佾、四佾、二佾之分。与宫庭乐舞相同,释奠佾舞也有文舞和武舞。跳文舞时右手执羽,常用雉尾,左手执籥,即短笛形的竹管,分别有立容、立声之意。每个动作皆代表一个字,一节乐曲一组动作。武舞又称干舞。武舞持干(盾牌)戚(斧钺)而舞。唐朝贞观年间的祭孔佾舞为文舞、武舞并用,唐玄宗开元年间曾用八佾。宋朝仅用文舞,表示谦逊礼让之义。明朝文舞武舞并用,采六佾,文舞佾生右手执三羽。清顺治年间,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并设立孔庙,春秋两季派遣大学士致祭,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后改谥孔子为“至圣先师孔子”,而各省府州县比照太学孔庙祭典,当地总督、巡抚、学政皆须率领所属官员祭致。释奠佾舞共有三成,各三个乐章,每个乐章由四言八句(32字)的诗词组成,总共有96个动作。佾舞自汉朝即有,但现今所存的佾舞舞谱只有明、清两代。明朝的舞谱又有前期的《南雍志》和后期的《頖宫礼乐疏》,台湾在满清时期所用的佾舞是依乾隆年间的《重修台湾县志》和《重修凤山县志》中的文字谱。目前尊行的释奠礼服以民国18年(1929年)公布《服制条例》所规定中式礼服为主,服饰撷取历代之精华,汇为今制。《服制条例》今已废止,目前台湾依旧惯成俗。原台湾各地文庙全遵循清代释奠礼制,现今惟台南祭孔仪式尊崇源自本地“雅乐十三音”仪轨,因此保有全体司礼人员均著清代礼服之俗。国服以近代满式服饰为基础,依照祭祀司礼层级区分:正献官、分献官、陪祭官、纠仪官与奉祀官等,需以国家礼服为礼服。汉服以传统汉服为基础,依照祭祀司礼层级区分:通赞、引赞、乐长、乐生、礼生与佾生(舞生),需以汉式礼服为礼服。现行的祭孔雅乐存在清制(清光绪十七年)与明制(民国六十七年复制)两种系统。原台湾各地皆遵循清代十三腔圣乐,现仅存台南一地。“大成乐章”又名“大晟乐”。其演奏速度较缓,风格庄严肃穆。目前除台南孔庙外,全国均采用明制“大成乐章”,其中以台北孔庙最具代表性。大成乐章前身为十一世纪宋王朝的“大晟乐”,明代时整编成“大成释奠乐谱”。全国仅台南文庙仍尊行“雅乐十三音”,又名“圣乐”。其发源自古府城礼乐局(今以成书院)。“雅乐十三音”演奏速度较轻快、舒畅,是目前台湾保存、演奏历史最悠久的雅正之乐。台南市大成至圣先师释奠典礼已列入国家文化资产民俗及有关文物。释奠仪式分为三十七个程序,主要祭仪共分:排班就位、迎神、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饮福受胙、送神、望燎等。在释奠典礼前,先进行祭祀至圣先师五代世祖的“崇圣祠祭五王”的仪式。。释奠典礼前的预演则称为“释奠习仪”。台南文庙始建于明郑时期永历19年(1665年)由郑经于台南兴建,直到清康熙年间,才有正式的释奠仪式。当时是采用明朝制定的释奠乐舞。日本统治时期的乐舞仪式因当时文化而有所变革。民国时期以后的释奠礼乐是采清制,佾舞是沿用清制圣门乐志上的舞谱,手执单羽。目前由忠义国小学生担任,保持传统,皆由男学生中挑选。彰化孔庙的佾生由彰化中山国小、民生国小、南郭国小、平和国小轮流担任,佾长由佾舞老师担任,佾生皆由男学生中挑选,直到1995-1996年左右,才开始选用女学生担任佾生。台中孔庙采八佾舞,佾生由台中力行国小学生担任。嘉义孔庙于1963年落成,1997年的祭孔大典中的佾生,是由兰潭国中的学生中挑选,指导老师为郑月娥、叶素贞及林丽珠,采明制乐谱服制,清制舞谱。服装的头饰是明朝朱载堉《六代小舞谱》和《灵星小舞谱》的童子舞型,戴明式假发,插白色骨簪束红缎带,身穿黑色金边黄绸袍,系绿绸腰带,下身为白绸裤,黑靴。高雄孔庙采八佾舞,佾生由高雄旧城国小学生担任。桃园孔庙采六佾舞,佾生由桃园东门国小学生担任。台北孔子庙,日治时代由辜显荣、陈培根等捐地兴建。在1967年前的佾舞在]改变服饰,1931-1932年(昭和6-7年)的佾生是着白衣系红带,执雉羽。到了1934年-1936年(昭和9年-11年)佾生是着白长袍黑短挂,到了1943年,日本对台湾的统治进入皇民化时期,此期的佾生服装也稍有不同。1946年-1967年共22年间,和1968年后,佾生的服装也有两个不同的变革。后期至今改用明朝服饰,佾生为黄袍墨绿腰带黑靴,节生为绿袍墨绿腰带黑靴。长期由大龙国小学生担任,男女生皆可,采六六三十六的佾舞编制。由佾舞老师躬身教导后学生须自行记忆所有舞步。民国60年(1971年),辜、陈后裔将台北孔庙捐献台北市政府,政府接管后,民国61年(1972年)成立台北市孔庙管理委员会,专责办理台北孔庙相关事务。采六佾舞,佾生由宜兰力行国小学生担任。新竹市孔庙采六佾舞,佾生由新竹市民富国小舞蹈班高年级学生担任。
相关
- 嗜二氧化碳菌嗜二氧化碳菌(英语:Capnophiles)是一类适合在高浓度二氧化碳下生存的微生物。“嗜二氧化碳菌”只是一个对这类生物进行大致描述的术语,对其所描述生物的分类和进化关系的建立贡
- 还原还原是一种化工单元过程。在化学反应中,还原反应是氧化反应的逆过程,即是得到电子的过程,因为有一方失去电子,就会有另一方得到电子。因此,还原反应经常和氧化反应合在一起,被称为
- 闪长岩闪长岩(Diorite)是中性深成岩的典型代表岩石,全晶质,粗粒状结构,二氧化硅的含量比基性岩已经显著的增高,达到53%-62%,三氧化二铝的含量增高达到16%-17%。主要是由中性斜长石、普通
- 生态稳定性生态稳定性是指一个包括生态再生(英语:regeneration (ecology))及生态恢复能力(英语:Ecological resilience)(很快的恢复到原有状态),而且可以持续维持的稳定状态。其准确的定义会依
- 人类博物馆人类博物馆(Musée de l'Homme)是位于法国巴黎的一座人类学博物馆,1937年为举办国际艺术和技术展而由人类学家保罗·里维创立。现在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各个领域的专家
- 有机氯有机氯化合物(英语:Organochloride)指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由共价键连接至其他原子的氯原子的有机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在工业、农业、医学等各方面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常用的有机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1999年规定:印章直径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国务院制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标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徽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英语译名:China Food and
- 主题模型主题模型(Topic Model)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是用来在一系列文档中发现抽象主题的一种统计模型。直观来讲,如果一篇文章有一个中心思想,那么一些特定词语会更频繁的出
- 蝉蝉(学名:Cicadidae)是蝉总科下的一科,俗称“知了”(普通话: 蛭蟟 Zhi4 Liao3)或“借落子”。生活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已知纪录约2500种蝉)。一些分布于沙漠地区的种类,当体温过热时
- 苯丙酸诺龙苯丙酸诺龙(英语:Nandrolone phenylpropionate或 Nandrolone hydrocinnamic,缩写NPP,商品名为Durabolin)是一种雄激素同化类固醇(AAS)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和骨质疏松症女性,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