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壁理论

✍ dations ◷ 2025-10-04 06:14:56 #园艺与园林,植物生理学,树

四道壁理论又称为树木区隔理论(英语:Compartmentalization of decay in trees,英文缩写:CODIT),是由Alex Shigo博士经过多年的树木腐朽形态研究所提出的,这个概念现在普遍在现代树木栽培中被接受。

当树木被受伤时,真菌从树木的外伤口入侵,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感染,树木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使树木发生腐烂,在树木当中感染的方式受到导管排列分向和植物所产生的四道壁阻隔,使树木的腐烂受现在一定的范围内。

在抵抗腐朽的能力上,第一道壁是最脆弱;而第四道壁是最强壮的。有时树木无法抵御具有强侵略性的腐朽菌。第一、二、三道壁很有可能会被攻破,导致腐朽蔓延至树木内部,形成空洞。但第四道壁就很少被突破了,只是某些真菌仍有攻破防线的可能。屏障区在化学上很强韧,但在结构上却相对脆弱;因为担任第四道壁中结构一角的薄壁射线细胞并非连续性的排列。树木在对抗腐朽入侵到新长的木材时,也有可能会产生裂纹和龟裂。

相关

  • 亵渎法亵渎(英语:Blasphemy),又称冒渎,是指对上帝、神灵、宗教上的神话人物、书籍或圣物,作出侮辱的行为,发表批评或负面的言论,或是展现出缺少敬意、轻视的态度。在某些宗教中,认为亵渎是
  • 不完整的比较不完整的比较(incomplete comparison)是一种非形式谬误,系透过不完整而难以驳斥的断言证成观点。然而,正因为其不完整,因而也无法有效证成观点。“甲公司的产品比乙公司的产品更
  • 古大洋泛大洋(Panthalassa,或Panthalassic Ocean)又译泛古洋、盘古大洋,在希腊文中意为“所有的海洋”,是个史前巨型海洋,存在于古生代到中生代早期,环绕者盘古大陆。泛大洋包含太平洋与
  • 康拉德·艾德诺康拉德·赫尔曼·约瑟夫·阿登纳(德语:Konrad Hermann Joseph Adenauer,德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
  • 杜内期杜内期(英语:Tournaisian)是石炭纪的第一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358.9–346.7百万年前。
  • 硒氰酸盐硒氰酸盐是一类含有硒氰酸根离子(SeCN−)的盐类,常见的有硒氰酸钾、硒氰酸钠等。其酸HNCSe只存在于溶液中。含有硒氰基团的有机物被称为硒氰酸酯,如C6H5SeCN。硒氰酸盐在盐酸中
  • 松鼠猴松鼠猴(学名Saimiri sciureus)是一种小型的新世界猴,属于卷尾猴科,分布于南美的大多数国家。由于松鼠猴体型娇小,不具有攻击性,因此近年来深受全球各地动物园的欢迎,国内不少野生动
  • 对著作权的争议反著作权运动系指完全或部分反对著作权法律的运动或其主张。著作权系指著作权人所拥有,限制该著作仅能由著作人或其授权之人复制、播送、公开传输、出租权等的著作权利。支持
  • 清双唇擦音清双唇擦音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口语中。此音的国际音标符号是⟨ɸ⟩;X-SAMPA音标符号则是⟨p\⟩。汉语普通话没有此音,个别人将声母⟨f⟩发成清双唇擦音。虽然该音的符号是由
  • 长角野牛长角野牛(学名:),或称作宽额野牛,是一种已绝种的美洲野牛属,生活于 200,000 年前更新世时期的北美洲,大约于 21,000 至 30,000 年前末次冰盛期开始时灭绝。长角野牛的肩高可达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