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鬣狗

✍ dations ◷ 2025-04-04 19:24:26 #斑点鬣狗属,古动物,更新世哺乳类,亚洲史前哺乳动物,欧洲史前哺乳动物

洞鬣狗(学名:)是斑鬣狗已灭绝的一个亚种,分布于伊比利半岛至西伯利亚东部。虽然洞鬣狗最初因前后肢的不同而被描述成独立的物种,但基因分析显示洞鬣狗与斑鬣狗并没有DNA的明显分别。除了洞鬣狗的化石外,一些石洞壁画亦有发现洞鬣狗。洞鬣狗于约2万至1万年前的冰河时期末灭绝,原因仍然未知,但多半认为是气候变迁以及与其他掠食者竞争造成。

洞鬣狗的体型远大于现存于非洲的斑鬣狗,体重可达 102千克(225磅),掌骨与跖骨也较短而粗壮,肱骨与股骨则较长,这是为了生活于和斑鬣狗不同的环境所做出的适应。与斑鬣狗同样为两性异形,雌性鬣狗体型大于雄性。由一些石洞壁画可知,洞鬣狗和斑鬣狗一样具有斑点。

对于洞鬣狗的社交习性只知很少。一般接受它们都是生活在洞穴中。现时未有显示它们是成群生活或是独自生活的,但更新世环境似乎不可能有成群生活的动物。

洞鬣狗像现今的鬣狗般会在巢穴积存猎物的骨头及角,供日后食用或玩耍,但这些骨头并不清楚是属于腐尸的或是被猎杀的动物。就波西米亚岩洞内遗骸的研究显示,普氏野马明显是它们的猎物,约占16-51%。洞鬣狗最大的猎物是披毛犀,在很多洞鬣狗的巢穴中都有发现它们的骨头及头颅骨。在一些区域,披毛犀占其猎物的25-30%。驯鹿亦是另一个重要的食物来源,约占7-15%。长角野牛及马鹿分别占1-6%及3%,其他的亦包括了爱尔兰麋鹿、臆羚及野山羊则只有少于3%。

一般相信洞鬣狗是将洞熊骨骼拆解及破坏的元凶。这么大型的腐肉是洞鬣狗的重要食物,尤其是在冬季当食物短缺时。穴狮、狼及貂熊的遗骸亦于洞鬣狗的巢穴发现。另外有证据显示洞鬣狗有时会同类相食的。

有证据指洞鬣狗会偷取尼安德特人的猎物,而它们亦会为洞穴而竞争,并会取代对方拥有该洞穴。在洞鬣狗的骨头积存中亦发现有大量的人科骨头,包括尼安德特人的。现今人类亦会与洞鬣狗并存,估计他们之间亦有相似的关系。

相关

  • 叶绿体叶绿体(英语:chloroplast)是绿色植物和藻类等真核自养生物细胞中专业化亚单元的细胞器。其主要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其中含有的光合色素叶绿素从太阳光捕获能量,并将其存储在能量
  • 伯克氏菌目伯克氏菌目(学名:Burkholderiales)是变形菌门β-变形菌纲的一个目,跟其他变形菌一样,都是革兰氏阴性菌。本目包含了许多致病性病原菌如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和博德氏菌属(Bordet
  • 朝鲜在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朝鲜的决议已经通过了24项。五十年代朝鲜战争期间通过了五项决议。1991年关于朝鲜加入联合国的决议后。作为联合国会员国,安理会至今通过了关于朝鲜的导弹
  • 法兰克福大学歌德 - 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大学(德语:Goethe-Universität Frankfurt am Main),德文简称为“法兰克福大学”(Uni Frankfurt)或“歌德大学”(Goethe Uni)﹔据此,中文亦有称作“歌大”或“
  • 黑脊鸥银鸥(学名Larus argentatus),又名黑脊鸥,是一种大型的海鸥,于北美洲、欧洲、澳洲和亚洲等地繁殖。它会于冬天时向南迁徙。有些会永久居住于五大湖及北美洲的东岸。银鸥在内陆的垃
  • SAR 11远洋杆菌属(Pelagibacter),目前仅包括遍在远洋杆菌(P. ubique)一个种,可能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细菌(估算数量级有1028)。早在1990年,就已在马尾藻海中得到属于α-变形菌的rRNA序列,此后
  • 沙鲍弱氏琼脂沙鲍弱氏琼脂(英语:Sabouraud's agar)是一种琼脂培养基的配方,拥有蛋白胨和葡萄糖为其营养成分,所以益于酵母菌及霉菌的生长。它之所以抑制一般的细菌生长是因为它的酸碱值较低(pH
  • 卤酸盐卤酸盐是指卤素的含氧酸盐,包含次卤酸盐(XO-)、亚卤酸盐(XO2-)、卤酸盐(XO3-)和高卤酸盐(XO4-)。狭义上,卤酸盐特指含+5价卤素的含氧酸盐。卤素所存在的含氧酸如下表:其中,HIO3和H5IO6都
  • 莉迪亚·戴维斯莉迪亚·戴维斯(英语:Lydia Davis,1947年7月15日-)是一位以短篇小说为主的美国作家,同时也是一名长篇小说作家、散文家。她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平时也从事将法语翻译成英语的工作,并且
  • 支月英支月英(1961年5月-),江西进贤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江西省代表。2018年,支月英被选为江西省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