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汉斯力克

✍ dations ◷ 2025-04-27 17:42:52 #1825年出生,1904年逝世,布拉格人,波希米亚人,奥地利音乐学家

爱德华·汉斯力克(Eduard Hanslick,1825年9月11日-1904年8月6日,生于布拉格,逝世于奥地利巴登),是一位有影响力的奥地利美学家音乐评论家。汉斯力克的著作甚丰,他在音乐方面拥护古典主义音乐,与同时代的勃拉姆斯为好友,而排挤以瓦格纳为首的新德国音乐潮流。

汉斯力克在布拉格长大。他的父亲约瑟夫·阿道夫·汉斯力克原想成为一位牧师,他在寺院里参加过儿童合唱团,并且发现自己的兴趣在于音乐,因而为此放弃了神学,而转头于美学和哲学。他曾经执教于布拉格高校,并与一位维也纳商人的女儿结婚。

汉斯力克后来在他的《回忆录》提到:他与四位兄弟姐妹其实是由父亲带大的,“他无所不教,就是我们的钢琴也是他教的。”

汉斯力克先是学习法律,并在1849年毕业且继续攻读博士。另外他还在瓦茨拉夫·托马谢克(Václav Jan Křtitel Tomášek)那里学钢琴和作曲。根据他的回忆录记述,他练习过肖邦的全套练习曲,还有另外还有汉瑟特和塔贝格的作品。至于作曲,他写过歌曲,但结集出版则是后来很晚的事。

汉斯力克在1850到52三年到克拉根福以法学家身份工作。他在1848/49年三月革命里因笔惹祸,被迫在复辟时转行。不过当时他以无意重操旧业,新起行投身到音乐科学中。他在回忆录中提到,他为当时维也纳音乐会和戏剧生活的面貌感到不安,它们是如此倚重于奥匈敌国后来的敌国意大利和法国。很快他就为《维也纳报》写稿,从1855年起更是投稿到《出版社报》(Die Presse),还有在1864年到1901年37年为《新自由报》()写作,其中包括有对当时维也纳女作曲家马蒂尔德·克拉力克(Mathilde Kralik von Meyrswalden)的评论。他最有名的笔作《关于音乐之美》()于1854年出版,并且成为他通过德语国家教授资格考试之作。这部作品非常成功,多年来不断再版,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

1861年汉斯力克成为维也纳美学和历史学教授,还建立了音乐科学这一门独立学科。他认为音乐史发展至当时,在维也纳古典乐派,如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时期达到高潮,而舒曼和勃拉姆斯则是后继者。因此他很自然地就站到了反对新德国乐派的一边,该乐派代表者如李斯特和瓦格纳。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他也会间或批评舒曼的作品。

汉斯力克笔锋犀利,措辞激烈刻薄,因此引来其反对者如华格纳的不满。瓦格纳在他的乐剧《纽伦堡的名歌手》中用反面人物贝克梅萨映射汉斯力克,在乐剧第二版脚本中,该人物被称作“汉斯·力克”,后来则是“维特·汉斯力克”。不过在乐剧概念成型时的1845年前后,汉斯力克其实是瓦格纳的乐迷。这两位在音乐上针锋相对的人在1845年夏天见过面,地点是马里安泉,当时瓦格纳到该地接受温泉治疗,而就在这下一天,瓦格纳完成了《名歌手》的草稿。不过此时汉斯力克对瓦格纳的锋芒已成过去。

汉斯力克对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的批评更是刻薄。他评论到:“这音乐让人不得不想到,这世间可有让人听了觉得臭的作品。”不过日后此曲大受好评,至今仍演奏不辍。雨果·沃尔夫也是汉斯力克批评的重要对象。汉斯力克还反对过维也纳大学邀请对十分尊敬崇拜华格纳的安东·布鲁克纳任教一事,不过后来在多数票赞成的情况下没有反对成功。不过,布鲁克纳的《第一交响曲》等作品其实是得到了汉斯力克的称赞的。

相关

  • 喷他佐辛喷他佐辛(Pentazocine)是第一个临床应用的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型镇痛剂,能提供包括吗啡、杜冷丁等阿片样药物相接近的镇痛作用;胃肠外给药产生快速强烈的镇痛作用,起作用时间比吗啡
  • JAK激酶JAK激酶(英语:Janus kinase,缩写JAK)是一个细胞内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介导细胞因子产生的信号,并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传递下去。它们最初被命名为"just another kinase"1和2(因
  • IGMP网路群组管理协议(英语: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缩写:IGMP)是用于管理网路协议多播组成员的一种通信协议。IP主机和相邻的路由器利用IGMP来创建多播组的组成员。像IC
  • 断袖男子同性间的情欲,自中国很早以来就有所纪录,称之为男色或男风。古代中国的史书即传有“美男破老、美女破舌”的说法,将美男与女色相提并论,用以劝谏君王离美色远谗言。在春秋战
  • 捷克克鲁姆洛夫捷克克鲁姆洛夫(捷克语:Český Krumlov,德语:Krumau an der Moldau或Böhmisch Krumau,德文原名为莫尔道河畔的克鲁毛或者波西米亚的克鲁毛)是捷克共和国的一个小城镇,亦作切斯基
  • 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26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信息机构之一。1959年3月,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成立。到2010年代,中国国防科技信
  • 赵东宛赵东宛(1926年-),河南南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1939年,赵东宛奔赴延安,入学八路军医科大学。1944年,担任延安联政干训组织干事。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奔赴东北,任东北企业管理局
  • 火麻火麻(英语:),古中国称汉麻、枲麻(拼音:xǐ,注音:ㄒㄧˇ)、苴麻(拼音:jū,注音:ㄐㄩ),通称大麻,俗称麻,是大麻(学名:)的变种之一,源产于中国。该变种目前商业种植的品种都是THC含量<0.3%的一种经济
  • 日本法西斯主义日本法西斯主义,是指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军事独裁主义的意识形态及政治体制。学术界对于日本在此时期是否属于法西斯主义看法两极,并无共识。二战前多数西方学者与二战后多
  • 史积容史积容(1748年-1815),字文量,号柘溪,顺天宛平(今北京市)人,祖籍浙江余姚半霖下宅,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史积容在顺天戊子科乡试中考中举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