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英语:Piano Sonata No. 14 in C♯ minor),作品27/2,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801年在匈牙利创作的独奏钢琴作品,别称“月光奏鸣曲”(英语:Moonlight Sonata、德语:Mondscheinsonate)。该作品是贝多芬最受欢迎的钢琴作品之一。
贝多芬将“月光奏鸣曲”于1802年题献给贝多芬的学生裘莉塔·圭齐亚蒂(Giulietta Guicciardi),据说贝多芬曾与她有过一段恋情。但据称,题献给圭齐亚蒂其实并非贝多芬的原意,在该曲的创作过程中,贝多芬并未考虑到圭齐亚蒂。在亚历山大·会德丰·泰勒(Alexander Wheelock Thayer)所撰的《贝多芬的一生》()一书中表示,贝多芬原本要题献给圭齐亚蒂的作品是《C大调轮舞曲 作品51/2》(Rondo in G major, Op. 51, No. 2),但该作品由于某些原因已经题献给里奇洛乌斯基(Lichnovský)伯爵夫人。贝多芬于是在出版的最后一刻撰文,将“月光奏鸣曲”改为题献给圭齐亚蒂。
该作品的首版被命名为“幻想曲式的奏鸣曲”(意大利语:Sonata quasi una fantasia),与贝多芬的前一首作品《降E大调第十三钢琴奏鸣曲 作品27/1》(Piano Sonata No. 13 in E-flat major Op. 27, No. 1)采用相同的标题。而“月光”(英语:Moonlight Sonata)一名来源于音乐评论家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在1832年(贝多芬逝世5年后)撰写的一篇评论,他说第一乐章的朦胧气氛有点像琉森湖夜晚的月色。。在此后十年闲,德国与英国出版物普遍采用“月光奏鸣曲”作为该曲的标题。该奏鸣曲在十九世纪后期便以此标题闻名于世。
但许多批评家对于“月光”标题所表达的浪漫性质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月光”这一标题很荒诞,且会有将此作品误导成葬礼进行曲之嫌。据评论家费舍尔所说,“月光”这个标题极具误导性,并非贝多芬本意。他更指出贝多芬在手稿上有对莫扎特《唐·乔望尼》的备注,其中点明唐璜杀人后的音乐也是升C小调,且与贝多芬作品的第一乐章有相近之处。亦有人称此乐曲表达了对裘莉塔·圭齐亚蒂的爱意,甚至称后者即是所谓“不朽的爱人”。
而其他批评家则表示接受“月光”这一称呼,认为这个名字令人回味,而且与该曲自身所表达的含义相符。
后人根据“月光”的名字编纂出许多传说,其中一篇名为《月光曲》的文章被收录入中国大陆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本。
该作品由3个乐章组成:
全长约14到20分钟。
首乐章(迟延的柔板,Adagio sostenuto),升c小调,二二拍,十分粗糙的奏鸣曲式(其第二主题并非在属调上,而是在不相关的b小调上)。乐章以左手的八度音和右手的三连音琶音开头,渐渐引入右手的主旋律;同时,右手的三连音固定节奏型依然不停,一直贯穿全曲。力度非常弱,多标注有“pp(很弱)”,最响处也不过是“mf(中强)”。该乐章时长约6分钟。
该乐章气氛沉着、朦胧、有着静想的意味,令人印象深刻。柏辽兹评论说:“这是人类语言所不能描述的诗篇。”他亦将右手的旋律称为“追悼”,这与“月光”的解读大相径庭。即便在贝多芬的时代,该乐章也享有盛名,甚至到了令贝多芬烦恼的地步——他对自己的学生卡尔·车尔尼说:“我绝对写过更好的东西。”
第二乐章(稍快板,Allegretto),降D大调,三四拍。是较常规的谐谑曲,包括谐谑曲主题和三声中部,之后谐谑曲主题再现一次。采用了升c小调的和声大调降D大调(之所以称“降D”是为了记谱识谱上的方便)。乐章时长仅2至3分钟。
该乐章篇幅短小,主题简短(四音固定音型),有多次重复;较为平静、优美,充当前后两乐章之间的桥梁作用。李斯特称之为“两道深邃的鸿沟间的一朵小花”。
末乐章(激烈的急板,Presto agitato),升c小调,四四拍,奏鸣曲式。该乐章是全曲的重心,也是贝多芬实验性质的一曲。第一主题是右手爬升的琶音,左手是强烈的断奏。第二主题较如歌,与第一主题交织细密。发展部开头回顾了两个主题,并在再现部结尾处达到戏剧性的高潮。该乐章时长约5至6分钟。
该乐章情感爆发十分激烈,有许多快速的琶音、颤音和夸张的表情记号,对于演奏者的技巧和情感体验有着很高的要求。查尔斯·罗森(英语:Charles Rosen)曾就该乐章说过:
此曲在结构上颇有革新之处:并没有遵照传统的规矩,采用“快—慢—快”的结构,其第一乐章也并非奏鸣曲式;反而该曲的重心和高潮部分都在最为戏剧性第三乐章。这种突破是贝多芬所追求的。德国评论家保罗·贝克撰文称:“如果一部作品以奏鸣曲式的快板乐章起头,那么一上来就定下了基调,让后面的乐章只能补充而不能改变;但贝多芬想要的是一个前奏曲、一个序幕、一个引言,而非一个概括性的呈示。”
该曲第三乐章充分利用了“sforzando(突强)”的力度记号。贝多芬经常使用这个记号来表达激烈、跌宕的情感起伏,以增强乐曲的戏剧性。因而虽然第三乐章还是以“piano(弱)”为主,但却有着很强的冲击力。
全曲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小节,但大多都有着紧密的关联,例如第一乐章中的固定节奏型,以及第三乐章中类似但有所变化的上行音组。这样的处理增强了张力和多样性。
对于本曲,尤其是第一乐章,历来有着不同的解读,包括对自然景色的描摹、对朋友的追思和对女学生单恋的宣泄等。柏辽兹认为其气氛如哀歌一般。费舍尔也认为第一乐章是葬礼上的歌。贝多芬的一位传记作者阿诺德·谢灵(英语:Arnold Schering)则称此作品与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在情绪上有所关联。在具体内容的诠释上,并没有共识。
贝多芬在乐曲开头写有意大利文提示“Si deve suonare tutto questo pezzo delicatissimamente e senza sordino”,意为全乐章都应当踩延音踏板。然而这一指示是针对当时的钢琴而言的;现今钢琴的延迟音已经长得多,如果全程踩踏板,会造成极其不和谐的混杂声响。有些演奏家特地使用复古的乐器,以营造贝多芬原设想的效果。
对于现代钢琴演奏而言,大多数演奏家都尽量多地踩踏板,只要不造成负面效果即可。也有使用“半踩踏板”的,这样可以避免太过分的混音。巴诺维茨(Banowetz)提出了另一个建议:在第一乐章开头轻轻按下最低的几个音,并固定使之持续整个乐章,以达到共振的朦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