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拟狮

✍ dations ◷ 2025-04-04 23:27:38 #狮,古动物,更新世哺乳类,北美洲史前哺乳动物

美洲拟狮(学名:)又名拟狮或拟狮兽,是一种从化石得知已灭绝的猫科动物,生存于更新世时期的北美洲(340,000 - 11,000 年前)。基因研究显示它是穴狮的旁系群,为更新世巨型动物群,化石主要发现于美国洛杉矶的拉布雷亚沥青坑。美洲拟狮体型与更新世中期的原始狮大小相近,且比现今非洲的狮子大25%,为目前已知体型最大的猫科。

美洲拟狮最早由美国古生物学家约瑟夫·莱迪于 1853 年以 为名命名并进行发表。Hemmer 于 1974 年提议将美洲拟狮以三名法命名为 ,这项提议于 1985 年受到 Björn Kurten(英语:Björn Kurten)的支持。

美洲拟狮一开始被认为是豹亚科下独立物种,学名为 /ˈpænθərə ˈætrɒks/,拉丁文意思是“凶残的豹”。但是一部分的古生物学家认为美洲拟狮应为现存非洲狮及穴狮的近亲,而在之后将美洲拟狮命名为 ,列为非洲狮的亚种而非独立物种。近年来,美洲拟狮与穴狮则再次被视为是独立物种。

美洲拟狮的体长(不含尾巴)估计为 1.6至2.5米(5英尺3英寸至8英尺2英寸),肩高则为 1.2米(3.9英尺),可比它的近亲原始狮,且大于斯剑虎(体重可达 280千克(620磅)),但仍小于同期体型最大的短面熊(当时北美洲体型最大的食肉目).。一项 2008 年的研究认为美洲拟狮的体重可达 420千克(930磅)。一项 2009 年针对最大体型样本的研究则认为雌狮的体重平均为 256千克(564磅),雄狮则为 351千克(774磅)。一项 2008 年的研究预估雄狮的体重为 235~523千克(518~1,153英磅),雌狮为 175~365千克(386~805英磅),高于斯剑虎。

在洛杉矶拉布雷亚沥青坑中已发现约有80个美洲拟狮标本,故此对它有较多资料。美洲拟狮的特征及牙齿非常像现今的狮子,但体型较大。

发现于巴塔哥尼亚阿根廷地区洞穴里的美洲拟狮遗骸尚保有部分皮肤残骸,从这些皮肤样本上可以知道美洲拟狮具有偏红的体色,而阿根廷圣克鲁斯省圣庞沙的石洞壁画也证实了这点。体色的差异有助于科学家区别美洲拟狮与美洲豹的遗骸,因为在壁画中美洲豹被描述为具有偏黄的体色。

美洲拟狮在更新世最先出现于阿拉斯加南部(桑加蒙间冰期,为最后一次的间冰期),并散布至亚伯达省与马里兰州,最南可至墨西哥恰帕斯州,北美洲中只有加拿大东部及美国东北部不见其踪影,可能因为当时当地环境为北方针叶林的关系。原先美洲拟狮被认为在南北美洲生物大迁徙时扩展至南美洲东北部,然而秘鲁塔拉拉沥青坑发现的化石其实属于一种大型的美洲豹不过另一方面在阿根廷及智利南部发现的化石,原先属于已绝种的美洲豹亚种 ,现在则认为属于美洲拟狮。就像其他巨大的哺乳动物,它于约1万年前的更新世末灭绝。美洲拟狮的遗骸在育空及拉布雷亚沥青坑中非常普遍。

美洲拟狮和现代狮子一样生活在疏林草原和草原,一些美洲拟狮是生活在冰冷的气候环境。它们有可能生活于洞穴中或岩缝间,以躲避冰冷的天气。它们可能以草或树叶铺巢,就像东北虎般。

美洲拟狮在拉布雷亚沥青坑中的数量较斯剑虎或恐狼为少,相信它们比剑齿虎更有智慧避开陷阱,或不是猎食坑中猎物。美洲拟狮似乎是猎食鹿、史氏马(英语:Equus scotti)、骆驼、加州貘、美洲野牛、猛犸象及其他巨型的草食性有蹄类。

美洲拟狮的灭绝与全新世灭绝事件有关。它们的骨头可以在旧石器时代美洲原住民的垃圾中发现,所以被人类猎杀有可能是成因之一。

美洲拟狮的第一个标本是一个颚骨,其复制品现正摆放在费城自然科学学院(英语: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Drexel University)的约瑟夫·莱迪(Joseph Leidy)雕像之下。

美洲拟狮被认为是狮的亚种,但有的认为本身是一个种。在比较头颅骨后,有指穴狮较美洲拟狮更为接近老虎,但是基因研究结果指美洲拟狮与现今狮子有更接近的基因关系。

因为目前业界对其是否能确定为狮类尚存在较大争议,故本文未从原文以美洲狮作译名,而是改译为美洲拟狮

相关

  • 总铁结合能总铁结合能(Total iron-binding capacity,TIBC),有时又称运铁蛋白结合能(transferrin iron-binding capacity)为医学上用于表示转铁蛋白携带血中游离铁的能力。TIBC的数值由抽血检
  • 3d1 4s22,8,9,2蒸气压第一:633.1 kJ·mol−1 第二:1235.0 kJ·mol−1 第三:2388.6 kJ·mol−1 (主条目:钪的同位素钪(Scandium),其命名Scandium源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拉丁文名称Sc
  • 恶病体质恶病体质(Cachexia)代表因疾病引起的体重减轻以及肌肉量减少,呈现衰落的状态,通常为癌症或艾滋病等严重疾病引起的并发症。
  • 萨格勒布大学萨格勒布大学(克罗地亚语:Sveučilište u Zagrebu, 拉丁语:Universitas Studiorum Zagrabiensis)是克罗地亚最大的大学,同时也是维也纳以南的中欧地区及东南欧持续办学时间最长
  • 压强梯度力压强梯度力事实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力”,它其实是由于气压不同而产生的空气加速度(即单位质量所受的力)。它是产生从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的空气加速度的原因,产生风。在气象
  • TCP/IP互联网协议套件(英语:Internet Protocol Suite,缩写IPS)是一个网络通信模型,以及一整个网络传输协议家族,为网际网络的基础通信架构。它常被通称为TCP/IP协议族(英语:TCP/IP Protoco
  • 碘酸盐碘酸盐是碘酸所成的盐类,含有三角锥型的碘酸根离子—IO3−,其中碘的化合价为+5。碘酸盐可由用硫醚还原高碘酸盐制得,副产物为亚砜。碘酸盐的例子有:同为卤素的氯和溴也可形成氧
  • 杨氏双缝实验在量子力学里,双缝实验(double-slit experiment)是一种演示光子或电子等等微观物体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实验。双缝实验是一种“双路径实验”。在这种更广义的实验里,微观物体可以
  • 弱精症弱精症(Necrospermia)也称为死精症,是指精液中有活动力的精子太少,大部分的精子都没有活动力或是死亡。弱精症可以透过精液分析来诊断,利用活力染色方式来判断精子是有活动力、无
  • 在黑暗中漫舞《在黑暗中漫舞》(),是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2000年时的电影作品,由冰岛歌手比约克主演。它是该导演拍摄的三部曲之第二部,另两部是《破浪》() 和《白痴》()。此片获得了2000年第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