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 dations ◷ 2025-07-05 18:48:16 #信号处理,经典控制,稳定性理论

在控制理论和稳定性理论中,奈奎斯特稳定判据(英语:Nyquist stability criterion)是贝尔实验室的瑞典裔美国电气工程师哈里·奈奎斯特于1932年发现,用于确定动态系统稳定性的一种图形方法。由于它只需检查对应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可以不必准确计算闭环或开环系统的零极点就可以使运用(虽然必须已知右半平面每一种类型的奇点的数目)。因此,他可以用在由无理函数定义的系统,如时滞系统。与波德图相比,它可以处理右半平面有奇点的传递函数。此外,还可以很自然地推广到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复杂系统,如飞机的控制系统。

奈奎斯特准则广泛应用于电子和控制工程以及其他领域中,用以设计、分析反馈系统。尽管奈奎斯特判据是最一般的稳定性测试之一,它还是限定在线性非时变(LTI)系统中。非线性系统必须使用更为复杂的稳定性判据,例如李雅普诺夫或圆判据。虽然奈奎斯特判据是一种图形方法,但它只能提供为何系统是稳定的或是不稳定的,或如何将一个系统改变得稳定的有限直观感受。而波德图等方法尽管不太具有普遍性,有时却在设计中更加有用。

考虑一个线性系统(例如,一个控制器),它的开环传递函数(Open-loop Transfer Function)是 G ( s ) {\displaystyle G(s)\,} ,当它与反馈 H ( s ) {\displaystyle H(s)\,} 组成闭环系统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Closed-loop Transfer Function)则为 G ( s ) 1 + G ( s ) H ( s ) {\displaystyle {\frac {G(s)}{1+G(s)H(s)}}\,} 。当考察这个系统的稳定性时,一般可以考察其特征方程 1 + G ( s ) H ( s ) = 0 {\displaystyle 1+G(s)H(s)=0\,} 并求解这个方程的根,例如劳斯表就是基于这种方法,其缺点是比较繁琐。事实上,只通过考察这个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OLTF) G ( s ) H ( s ) {\displaystyle G(s)H(s)\,} ,并应用波特图或奈奎斯特图就可以得出结论。

任何拉普拉斯域中的传递函数 T ( s ) {\displaystyle {\mathcal {T}}(s)} 都可表示为两个多项式的比值: T ( s ) = N ( s ) D ( s ) . {\displaystyle {\mathcal {T}}(s)={\frac {N(s)}{D(s)}}.}

T ( s ) {\displaystyle {\mathcal {T}}(s)} 的零点是方程 N ( s ) = 0 {\displaystyle N(s)=0} 的根, T ( s ) {\displaystyle {\mathcal {T}}(s)} 的极点是“特征方程” D ( s ) = 0 {\displaystyle D(s)=0} 的根。

T ( s ) {\displaystyle {\mathcal {T}}(s)} 的稳定性由它的极点来决定:只有当系统的每一个极点的实数部分都为负值,即极点都在左半平面时,系统才是稳定的。而对于一个具有单位负反馈的闭环系统,若其开环传递函数由 F ( s ) = A ( s ) B ( s ) {\displaystyle {\mathcal {F}}(s)={\frac {A(s)}{B(s)}}} 给出,则闭环系统的稳定性由特征方程 1 + F ( s ) = 0 {\displaystyle 1+{\mathcal {F}}(s)=0} 来决定,即等同于求解方程 A ( s ) + B ( s ) = 0 {\displaystyle A(s)+B(s)=0} 的根。

根据复分析理论特别是其中的辐角原理,可以知道对于复平面 s {\displaystyle s} 上的一条围道 Γ s {\displaystyle \Gamma _{s}} ,如果函数 F ( s ) {\displaystyle F(s)\,} 在围道上没有极点或零点,则围道可通过函数 F ( s ) {\displaystyle F(s)\,} 映射到另一平面( F ( s ) {\displaystyle F(s)\,} 平面)。映射后的围道 Γ F ( s ) {\displaystyle \Gamma _{F(s)}} 将卷绕 F ( s ) {\displaystyle F(s)} 平面的原点 N {\displaystyle N} 次,而 N = Z P {\displaystyle N=Z-P} 。这里 Z {\displaystyle Z} P {\displaystyle P} 分别是函数 F ( s ) {\displaystyle F(s)} 在围道 Γ s {\displaystyle \Gamma _{s}} 内的零点数和极点数。注意这里在数 F ( s ) {\displaystyle F(s)} 平面内的卷绕数时是和围道 Γ s {\displaystyle \Gamma _{s}} 的方向一致的,从而反向的卷绕会被计为负数。

奈奎斯特于1932年发表最初的论文时没有采用辐角原理,相比之下他所用的方法并不那么简洁优美。这里介绍的方法类似于Leroy MacColl(《伺服系统的基础理论》,1945年)和亨德里克·波特(《网络分析和反馈放大设计》,1945年)所用的方法,他们两人都在贝尔实验室工作过。同时这也是当代大多数有关控制理论的教科书上所介绍的方法。

首先建立一条奈奎斯特围道,这条围道包围了复平面的右半部分:

奈奎斯特围道通过开环传递函数 F ( s ) {\displaystyle F(s)} 的映射即为函数 F ( s ) {\displaystyle F(s)} 的奈奎斯特图。根据辐角原理,顺时针为正的情况下卷绕原点的次数等于函数 F ( s ) {\displaystyle F(s)} 在右半平面中零点的个数减去右半平面中极点的个数。如果考察围道卷绕(-1, j0)这一点而非原点的次数,则可得知函数 1 + F ( s ) {\displaystyle 1+F(s)} 在右半平面中零点的数量与右半平面中极点的数量之差。由于方程 1 + F ( s ) = 0 {\displaystyle 1+F(s)=0} 的根就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并注意到方程 1 + F ( s ) = 0 {\displaystyle 1+F(s)=0} 和方程 F ( s ) = 0 {\displaystyle F(s)=0} 具有相同的根的数量,可以得到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对于给定的奈奎斯特围道 Γ s {\displaystyle \Gamma _{s}} ,假设 P {\displaystyle P} 是开环传递函数 F ( s ) {\displaystyle F(s)} 在围道内部的极点数量, Z {\displaystyle Z} 是特征方程 1 + F ( s ) = 0 {\displaystyle 1+F(s)=0} 在围道内部的根数量——因而 Z {\displaystyle Z} 也是对应的闭环传递函数 T ( s ) = 1 1 + F ( s ) {\displaystyle {\mathcal {T}}(s)={\frac {1}{1+F(s)}}} 在围道内部的极点数量,从而奈奎斯特围道在 F ( s ) {\displaystyle F(s)} 平面内的映射 Γ F ( s ) {\displaystyle \Gamma _{F(s)}} ,即函数的奈奎斯特图将卷绕(-1 , j0) N {\displaystyle N} 次,其中 Z = P N {\displaystyle Z=P-N} 。对于一个稳定系统,要求 Z = 0 {\displaystyle Z=0} 。也就是说,闭环传递函数在右半平面上的极点数必须为零,为此开环传递函数 F ( s ) {\displaystyle F(s)} 的奈奎斯特图逆时针卷绕(-1 , j0)这一点的次数必须等于 F ( s ) {\displaystyle F(s)} 在右半平面上的极点数量。

上面的讨论都假定了开环传递函数 F ( s ) {\displaystyle F(s)\,} 在虚轴上没有任何极点(即没有任何极点具有形式 0 + j ω {\displaystyle 0+j\omega \,} )。这个假定来自于辐角原理中围道不能经过映射函数上任何一个极点的要求。但事实上某些传递函数的极点确实是位于虚轴上的,最常见的例子是积分器(极点在原点上)。

若要分析这类极点在虚轴上的系统,需要对奈奎斯特围道的路径进行修改,使其绕过极点 0 + j ω {\displaystyle 0+j\omega \,} 。一种方法是在极点 0 + j ω {\displaystyle 0+j\omega \,} 附近建立一个很小的半圆弧,其半径 r 0 {\displaystyle r\to 0\,} ,起始于 0 + j ( ω r ) {\displaystyle 0+j(\omega -r)} 并经逆时针绕到 0 + j ( ω + r ) {\displaystyle 0+j(\omega +r)} 。这一修改意味着在这一极点处, F ( s ) {\displaystyle F(s)\,} 的相矢量在一段无限远为半径的圆弧上转了 l π {\displaystyle -l\pi \,} 角度,其中 l {\displaystyle l\,} 是虚轴上这一极点的重数。

相关

  • 紧身衣紧身衣(英语:skin-tight garment)指的是利用延展纤维(英语:stretch fabric)的弹性使其紧贴在身上的服装。历史上,首个进入市场的延展纤维(弹性体)例如:氨纶或elastane(品牌名称为:Lycra)
  • 甲基红试验甲基红(methyl red),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为IMViC测试的其中一项目。由邻氨基苯甲酸与亚硝酸作用发生重氮化生成重氮盐,然后与N,N-二甲基苯胺偶联制得:左边的结构式呈现黄色,右
  • 泛化广义化(英语:Generalize),又称一般化、通常化、普遍化、概念化,与之相对的是特殊化。概括作用是指将事物的定义进行修改或者补充以使其适用于更加大的范围,过程会伴随将该主体的定
  • 北方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英语: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北方工大、NCUT,原名北京冶金机电学院。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46年的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以后几经变迁,1978年经
  • M29装甲车M29鼬鼠是第二世界大战的装甲车,由斯图贝克建造 ,设计用于在雪中作战。.
  • 第一代克罗默伯爵埃弗林·巴林埃弗林·巴林,第一代克罗默伯爵(Evelyn Baring, 1st Earl of Cromer)(1841年2月26日-1917年1月29日),英国行政官员和外交家。作为英国代表和总领事统治埃及24年(1883——1907)之久,
  • 审视知识在一个空间中,将直线距离及空间角度概念与适当路标(landmark)作连结的知识(Thorndyke &Hayes-Roth, 1982)。通常可透过2种方式获得:(1)阅读地图。(2)环境导航。上述2种方式所
  • 谢苗·彼得罗维奇·巴巴耶夫斯基谢苗·彼德罗维奇·巴巴耶夫斯基(俄语:Семён Петро́вич Бабае́вский,1909年6月6日-2000年3月28日),苏联俄罗斯族作家。出生于乌克兰哈尔科夫州库尼耶乡
  • 卡廷惨案 (电影)《卡廷惨案》(Katyn)是一部2007年上映、内容关于1940年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卡廷大屠杀”的波兰电影。由阿克森电影工作室制作,导演为安杰依·瓦依达。剧本取材于安杰伊·穆拉
  • 大阪城大阪城,位于日本大阪市中央区(古属摄津国东成郡)的大阪城公园内,为大阪名胜之一,和名古屋城、姬路城并列日本历史上的三名城,别名“金城”或“锦城”。在天下统一的桃山时代是丰臣